细看哈佛的狂风暴雨,内涵不一般... - 新闻详情

细看哈佛的狂风暴雨,内涵不一般...

来源:ZAKER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5-27 19:34:07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6日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再度向哈佛大学发出威胁,声称正考虑“拿走”30亿美元拨款,并将其分配给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看来,他“死磕”哈佛外国学生名单以供审查的态度,并未改变。

早在2月,特朗普便向美国大学“开战”,以打击反犹主义为由,要求各校整改,否则就冻结联邦拨款。其间,有的大学作出妥协,而哈佛则选择了“硬刚”到底。于是乎,对峙愈演愈烈:一方威胁冻结资金、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以及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另一方则提起诉讼,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操纵学术决策。

近几天,对峙更是走向白热化。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撤销哈佛大学的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认证,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现有超过6700名在校国际学生也需转学或离境。哈佛大学则继续向波士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法官裁决禁止政府在案件审理期间执行禁令,而听证会初步定于5月29日举行。



哈佛大学校园。图源:央视新闻

禁令既出,舆论哗然。作为美国顶级高校的代表,哈佛大学长期依赖国际学生的高额学费。据统计,在哈佛大学,2024-2025学年的国际学生占比达27.2%。禁止招收数量庞大的国际学生,势必对学校财政收入与学术声誉造成重创。

更何况,哈佛大学全球性的影响力赋予其远超普通高校的象征意义,无论禁令能否生效,这场哈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风暴雨”已然颠覆着社会的常规认知,也让很多人不解:哈佛大学数百年来为美国培养了无数政界领袖、学界泰斗与商界巨擘,政府何以自断臂膀?

有美国教授直言,对美国顶尖大学下手,威胁它们,看它们是否会屈服投降,某种程度上也是特朗普“交易的艺术”。“他想要的,只是每天出现在镜头前,完成一场‘特朗普秀’。”

事实上,除了刷出存在感的目的外,上述禁令的出台与特朗普阵营的当选也形成逻辑闭环,本质是“反精英”与“反全球化”思潮在美国的阶段性胜利。这些年,在全球化加持下,美国获得了大批国际人才,极大支撑了创新发展,但同时,美国自身痼疾也在加剧,比如贫富分化愈加严重,本土中低收入群体失业率攀升等等。经济失衡重构了美国社会对精英群体及全球化的认知。而特朗普推行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框架下反精英民粹主义与反全球化保护主义叙事,成功吸引了大量拥趸。因此,政府的“自断臂膀”反而被不少美国民众视为“刮骨疗毒”。以特朗普政府为代表的反精英主义,还常伴有更为激进的反智表达,比如特朗普声称,“哈佛有些学生连2+2都不会算”。

5月初辞世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军事与经济(硬实力)之外,强大的国家亦可通过文化吸引力与价值观等影响他国乃至世界。然而眼下,反精英与反全球化思潮,正在严重侵蚀美国的国际声誉等“软实力”,其影响恐将持续多年。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