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倒在了亚马孙雨林,露出了原住民的“骨灰盒” - 新闻详情

一棵树倒在了亚马孙雨林,露出了原住民的“骨灰盒”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7-04 21:36:10



考古学家乔治亚·霍兰达(GeórgeaHolanda)正在巴西亚马孙雨林中,对一件已出土的葬礼瓮进行研究。霍兰达及其同事表示,这些瓮与该地区此前已知的陶器传统并不相符。|国家地理图片集



巴西亚马孙地区的丰特博阿(FonteBoa)洪泛区,一棵大树轰然倒塌,当地渔民发现了件怪事:树根竟将两个巨型陶罐抬到了地面上。没人知道这些罐子是什么,也不清楚是谁埋下的。

今年6月,巴西政府宣布,考古学家已确认这些陶罐是葬礼瓮(骨灰罐),其历史或许能追溯到数千年前,属于葡萄牙人约500年前首次抵达巴西前就居住在该地区的原住民群体。

挖掘工作发现了7个瓮(部分已碎裂),它们缠绕在树根之间,里面装有人骨。巴西特费(Tefé)马米拉瓦研究所(MamirauáInstitute)的考古学家马尔西奥·阿马拉尔(MárcioAmaral)协助主导了此次挖掘工作,他介绍道:“最大的那个瓮直径近3英尺,重约770磅。”他还补充说:“我们花了一整天才把这个大瓮从树根中弄出来,还得6个人一起才把它从那里移走。”

将这些瓮从地下取出并运到特费(Tefé)的马米拉瓦(Mamirauá)研究实验室进行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

组织渔民协助挖掘工作的社区领袖瓦尔弗雷多·塞尔凯拉(WalfredoCerqueira)回忆起这段特别的经历:“我们原以为带着锄头去,轻松就能把东西挪开,但从电视上看到的考古学家工作场景来看,我就知道这活儿肯定慢。”

大树倒下的地方是科奇拉湖(CochilaLake),这里是索利蒙伊斯河(Solimões)中游地区的一处考古遗址。该地区有70多个人工平原,约2000年前由原住民群体建造,目的是在河流汛期躲避洪水,科奇拉湖便是其中之一。

未参与此次挖掘工作的西帕拉联邦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the WestPará,UFOPA)考古学家卡伦·马里尼奥(KarenMarinho)表示:“鉴于我们对这个地区的过往知之甚少,而且很难到达那里,这确实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发现。”



去年10月,阿芒达鲁宾哈(Amandarubinha)社区的居民发现了这棵倾倒的大树,他们联系了当地一名神父,神父随后与150多英里外的马米拉瓦研究所(MamirauáInstitute)取得了联系。在社区的协助下,该研究所的考古学家于今年早些时候对这些瓮进行了发掘。| 国家地理图片集



这些瓮与之前在附近发现的文物并不匹配,就目前而言,它们带来的问题远比答案要多。

关于亚马孙早期陶器的已知信息

陶器在亚马孙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潮湿炎热、不利于考古遗存保存的环境中,陶器是少数能留存下来的文物类型之一





马米拉瓦研究所(Mamirauá Institute)的考古学家与社区居民携手,共同对这些瓮进行了发掘。|国家地理图片集



已知最早居住在亚马孙地区的人类创造了波科-阿库图巴(Pocó-Açutuba)传统的陶器,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200年之间。这一传统的陶瓷容器装饰丰富,上面有各式雕刻图案。之后是博尔达·因西萨(BordaIncisa)传统,其主要特征是陶瓷花瓶和容器的边缘有切口。

最后,从公元5世纪到16世纪,多彩陶瓷(Polychromeceramic)传统出现,这种陶器采用了不同颜色的染料,尤其会在白色或灰色的底色上使用棕色、红色、黑色和橙色。

这些瓮和在索利蒙伊斯河中游及巴西亚马孙更广泛地区已知的陶瓷传统都不相符。“这是一种我们尚未有记录的类型。”阿马拉尔(Amaral)说道。未参与这项研究的西帕拉联邦大学(UFOPA)考古学家安妮·拉普·皮-丹尼尔(AnneRapp Py-Daniel)指出,从艺术风格来看,这些葬礼瓮有其独特之处,它们没有陶瓷盖子,而且比已知风格的瓮更圆。

古代原住民如何安葬逝者?

这些瓮的精湛工艺,能让我们了解到亚马孙古代原住民群体对死亡的态度。

皮-丹尼尔观察发现,对这些群体而言,“死亡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瞬间”。这是另一种人生礼仪,需要整个群体付出努力、全心投入,尤其是当逝者在群体中扮演重要角色时。



部分瓮的宽度可达3英尺,要将其从树根系统中取出,需要格外费力。图中,团队正在努力移走其中一个瓮。| 国家地理图片集



皮-丹尼尔解释说,将骨头放入陶瓷容器中,是葬礼流程的第二步。首先,逝者要经过去除肉体的仪式,方式可以是土葬、火葬,或是将尸体用编织网包裹后沉入河中,让鱼来啃食肉体。

之后,人们会小心翼翼地收集骨头并整理好,再通过另一场仪式将其放入瓮中。皮-丹尼尔表示:“那些传统未被传教士的到来所磨灭的原住民群体,至今仍遵循着这种仪式。”

与阿马拉尔共同主导挖掘工作的考古学家乔治亚·霍兰达(GeórgeaHolanda)称,在整个亚马孙地区,许多群体曾将这样的瓮连同逝者一起埋在自家房屋下方(有些群体至今仍这么做)。

她说道:“社交媒体上很多人问我们,怎么会有树长在这些瓮上面。这棵树很可能是在曾经居住在那个地区的人离开后才长出来的。”霍兰达还补充说,随着树不断生长,树根可能被骨头中的营养吸引,从而钻进了这些瓮里。

虽然这棵树的确切树龄尚不清楚,但从其大小来看,可能已有数百年历史,研究人员则推测这些瓮的年代更为久远。

社区主导的考古工作

目前,这些瓮的确切年代和起源仍是个谜。部分陶瓷碎片周围还发现了鱼和海龟的骨头,这也引发了一些疑问。

阿马拉尔表示:“我们还得弄清楚这些残留物是什么,它们是否是相关仪式的一部分。”马米拉瓦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清理瓮内的沉积物,并对其进行挖掘,同时也在寻求资金来研究这些材料。

他们最终希望对骨头和煤的碎片进行碳年代测定,以更精确地估计其年代。霍兰达强调:“这一切都取决于资金情况以及我们能建立的合作关系。”尽管存在这些未知之处,阿马拉尔和霍兰达都认为,这一发现最重要的一点是阿鲁曼杜宾哈和阿拉拉村庄当地人的深度参与,他们协助考古学家规划了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阿马拉尔说:“是他们提出想弄清楚这些文物是什么,否则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些瓮的存在。”

社区成员帮忙搭建了特殊支架,以便在不造成进一步损坏的情况下取出这些瓮,还指导研究人员选择最佳的挖掘时间。霍兰达表示:“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