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难耐!中国经济腹地面临高温酷暑考验 - 新闻详情

高温难耐!中国经济腹地面临高温酷暑考验

来源:德国之声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7-05 01:35:33

中国东部沿海预计在接下来的一周持续遭遇37至40摄氏度的高温。中国部分地区同时遭遇暴雨天气带来的损害。



周五(7月4日),由于高压笼罩中国人口最密集的东部沿海,该地区陷入酷热之中。长江沿岸的主要农业和制造业中心在高温下炙烤,引发人们对干旱和经济损失的担忧。

中国大片经济腹地将在未来一周面临37至39摄氏度的高温。气象部门警告,安徽、浙江等省份,以及位于中部的湖北和河南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超过40摄氏度。

导致此次高温的副热带高压系统今年来得异常之早。

“三伏天”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历法概念,据认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通常从7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底。此期间,民众纷纷躲避烈日酷暑。

“现在天气热得越来越早了。”30岁的上海居民陶思佳(TaoSijia,音译)说。“我更喜欢小时候那种凉爽的天气。记忆中的夏天很清凉。现在真的太热了。”

热浪带来的挑战

极端高温被气象学家与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已成为中国决策者面临的重大挑战。除了灼烧农田、减少农民收入,高温还会影响制造业中心的运作,扰乱主要港口城市的物流,并给本已负荷沉重的医疗体系带来压力。

此次热浪已对中国电网造成考验。据央视报道,全国最大用电负荷在周五(7月4日)飙升至14.7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

在中国东部,用电负荷达到4.22亿千瓦,其中空调用电占约37%。

“热浪在中国带来干旱风险,今年西南地区可能尤为令人担忧。”经济学人智库能源与气候变化高级分析师李子谦(ChimLee)表示,“四川降雨量已低于往年平均水平,这将影响该地区水电产能,进而影响其对东部地区的电力输出。”

不过,李子谦也指出,中国今年似乎不会经历破纪录的夏季。他说,目前中国北方的高温情况和出现高温天数仍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

尽管如此,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多个地区已发布高温预警,提醒民众采取防护措施。由于高温和高湿的双重影响,通勤过程中的中暑风险加剧。

“我一出办公室就觉得热浪滚滚。”21岁的学生艾瑞斯(Iris Chen)说。“现在才刚到七月初,可能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全球最大乐高乐园在酷暑中开业

酷热似乎并未阻挡人们对上海最新景点——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的热情。该乐园将于周六(7月5日)在上海开业。

据中国旅行平台去哪儿网(Qunar)数据显示,6月对该主题乐园的线上搜索量较5月增长了五倍,周边地区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50%。

中国因热浪导致的死亡人数未知

2022年,中国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热浪。多个地区从6月中旬到8月下旬,持续了79天的高温天气。官方未公布具体死亡人数,中国也未设立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统计,不过国内媒体偶尔会引用地方政府的消息报道死亡案例。

根据医学期刊《柳叶刀》(TheLancet)在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2022年中国因热浪导致的死亡人数估计为50900人,比2021年翻了一倍。

伴随着酷热的是暴雨

并不只有中国在应对极端高温带来的潜在灾难。本周早些时候,希腊消防人员在克里特岛和雅典附近扑灭野火。一次早到的夏季热浪席卷欧洲,已导致至少8人死亡。

近年来,加州也多次在野火季节之外爆发大规模火灾,导致数万人失去家园。

中国政府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当东部地区被高温炙烤时,其他地区却遭遇暴雨。分析人士也将这种现象归因于气候变化。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预测,周五(7月4日)和周六(7月5日),中国北部和西南部部分地区将继续出现强降雨。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成都大暴雨后道路被淹,居民划着皮划艇穿行其间。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