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孩,高温下穿过千里麦田 - 新闻详情

00后女孩,高温下穿过千里麦田

来源:极昼story

分类: 🏡 生活

发布时间:2025-07-08 21:05:43



●在石家庄收完麦子,杜梦园继续北上收麦。

00后女孩杜梦园来自河南平顶山。2022年大学毕业后,当同学们纷纷前往一线城市,作为长女的她选择留下帮衬家里。农忙时节,她跟着父亲驾驶收割机,从河南一路北上到山东、河北,一个月辗转上千公里,马不停蹄地转战一块又一块麦田。

收割工作远非简单的机械操作。每块地都要清理障碍、测量湿度、调整割台,还要和带车人讨价还价。往年每亩收割价60-70元,但随着“农机博主”增多,行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边收麦边直播,麦田成了新的流量场。

收割机数量激增,引发价格战,谈好的50元一亩常被40元的抢单。这场千里跋涉的麦收途中,处处充满了变数。

以下是杜梦园的讲述。



今年我是6月1号从家里出来的。5月中旬先在老家平顶山开始收麦子,那时候河南以北的麦子还泛着青。等在家乡收上十几天,到六月初,北方的麦子就陆续熟了,我们正好赶上,开始跨区收麦。

路上走走停停,哪儿麦子熟了,哪儿活儿好就去哪儿,追着麦子跑,收割季要持续一个月左右。

麦田里基本找不到阴凉的地方,运气好的话能在地头的小树底下蹲会儿。去年在河北干活,收割机的刀片坏了,中午我顶着太阳修车,机器烫得根本没法下手。有时天气预报说30多度,但地里能到40度了。

我在田里的坟头睡过,因为周围有树荫。那天特别热,七八亩的地,没等收完就在坟头眯了一会儿,已经连续干了十多天,实在撑不住就直接睡着了。



●小货车上的洗漱用品。

我去年拿的收割机驾照,是我们县第一个拿收割机驾照的女生。之前基本是我爸开,我跟车帮忙。有一次收割机坏了,他开车去买零件,当时太困,路上打瞌睡,把车前面撞烂了,好在人没事。我就把驾照学了,他累了或者吃饭的时候,能替一会儿。

这个行业就是高强度作业。天刚亮就要下地,到地里等着,因为七点多麦子还太潮,没法直接收,得等到八点多干了才开始干活。一干就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整天都泡在地里。晚上有时候还得修车,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注意力很难集中。

前两年,一个月的奔波还能赚一些钱,今年价格突然降下来了。现在收割机太多,大家都觉得能赚钱,一窝蜂买机器。



●麦田里的收割机。

麦地里也开始卷,活就那么多,开始打价格战——你报50,我就报45;你降到40,我敢喊35。一进村,周围停着好多收割机在那等活儿。最近一次在任丘收地,明明跟农户谈好50块钱一亩,因为晚到一会儿,就被其他农机手压价。你不干总有人干,只能少赚点。

其实去年网上就冒出各种收割机视频,穿的光鲜靓丽,专业团队拍摄,在地头晃一圈就走,连收割机都没启动。真正的农机活儿哪来的“美感”,整天灰头土脸的。

今年更夸张,穿包臀裙、穿高跟鞋开收割机的,运镜专业的博主很多。干活的人都是裹得严严实实,怕自己被晒黑,哪有这么穿的。

那些视频剪得行云流水。帮老人收麦的“好人好事”也突然多了,有些确实是做公益,有些是摆拍博眼球,这条赛道已经挤爆了。我以前流量分成每天收益能有几百块,现在不到百十来块。

也错过了挺多合作机会。玉米种子公司的广告,收割机滚筒的广告,都找过我,一条视频给五六千块,拍完发出去就行。当时没及时看消息,每天要帮我爸打下手,开收割机,各种杂活都得处理。

在地里,手机总是过热提醒,只能傍晚不忙的时候直播一会儿,粉丝留言或者广告商找我,很难及时看到。等过几天再回复人家,这事(广告合作)就错过了。



●开收割机的杜梦园。



●收割机将一片片麦子切割、脱粒。每天杜梦园自己开车收割三四十亩的麦子。



收麦就像打游击战一样,大家都想出来一趟多干活儿,多挣钱。

今年我们已经跑了1000多公里,第一站到开封,接着去了濮阳,然后一路往北到石家庄、沧州。一个村子大概要待上两三天。等活干完了,联系好下个村子的活儿就接着走。

我开的是一辆五菱的手动小货车,带了两箱油桶、工具、换洗的衣服,还有床铺和洗漱用品。通常是我爸开收割机,我开小车,在前面带路,他在后面跟着。

大块地我来收,那些难走的小块地就交给他,我负责量地、跟村民谈价。午饭随便对付,车上常备包子和熟食,有什么吃什么。要是早上在加油站附近,就顺便买点早餐,一般会多买些熟食留着中午吃。

这活儿就是这样,得时刻盯着,想多睡会儿都难,车上的人要开车,车下的人得看着地里有没有石头、水管,周围有没有电线。

6月12号那天,在石家庄辛集村,急着赶工。我爸卸粮的时候,粮筒伸出来碰到了电线,噼噼啪啪冒火花。当时我吓的一身冷汗,幸亏不是高压线。收割机要是碰到高压线,司机当场就没了。

收麦子的活儿必须两个人配合,一个人开收割机,另一个人负责量地、收钱、买饭,车绝对不能离人,大多是夫妻档,我是和我爸一起干的。



●收割机在电线旁作业。



●担心收割机触碰电线,杜梦园把靠近电线的麦子割开。



●麦田里路不好走,杜梦园指挥进田拉麦的三轮车。

很多粉丝私信说,看我的视频会让他们想家,好像我真的去了他们家一样,帮他们的爷爷奶奶收完了麦子。

有个在广州上班的商丘小伙,上班朝九晚六,经常在直播间留言,说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在河北收麦子,网友就留言说“邢台人,在武汉,想家了。”有个粉丝说,下班回家看我的视频,好像闻到了老家的麦香。

也有本地人叫我去他们那里收麦子的。

开封的一位大哥,让我去他们那收地,他是包地搞农机队的,下雨了他就让我和我爸去他家住。一个濮阳的粉丝帮我联系了200多亩承包地,第二天下午,到地里的时候已经有人在收,这个大哥出面,硬是把地要过来让我收。

网上找活儿也有被坑的时候。去年邯郸一个人在网上联系我说,村里上千亩地等着收,结果跑过去一看,全是零碎的小地块,东一块西一块,很难干,那人还想从我这儿抽成。

还有很多粉丝说,“不想上班了,想跟我一起干”。我就劝他们不要盲目入行。这一路干下来每天都是未知数。永远猜不到第二天会发生什么,车会不会坏,能接到多少活儿,下一顿饭在哪儿吃、晚上睡哪儿都是问题。

抢收的时候,就顾不上吃饭,比如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地里的麦子熟透了,就得连夜赶工。小麦要是湿度大,麦子会发芽、发霉,必须抢时间收完。最怕没收完就下雨,等雨过,地都泡软了,车根本进不去,想收都收不了。

干活太晚了就直接睡在地头,最多的是去加油站落脚,因为加油站有水和厕所,是我们路上的“第二个家”。座椅放倒就是床,蜷着身子将就一宿。

洗澡全看运气,赶巧了能两天洗一回,找老乡借地方冲个凉。实在没辙,就去加油站厕所,接水擦擦小腿,再抹把脸、搓搓脖子,好歹算收拾过了。



●收完一片麦子,收割机开始放粮。

这活儿特别操心。每到一个新地方,都得先联系本地的带车人——专门帮外地收割机联系活干,他们会有提成。

带车人能找到多少活,直接决定我们能挣多少钱。遇到问题也得靠他们解决,碰到赖账的,不小心压到邻家地里的庄稼,都得他们出面协调。

第一年经验不足,只跑了河南、山东两个省。没有合适的带车人,我就站在路边找活,结果没接到多少,最后亏了钱。

第二年想着,拍一拍视频,网上找活儿,让更多人知道我在收麦子。文案写“00后女大学生陪父亲开收割机”,没想到突然就火了。当时还没有我这种类型的账号,很少有小女孩去干收割机,大家觉得新鲜,粉丝慢慢涨到1万多,再到10多万。



●收麦子的杜梦园。

和我爸跨区收麦子已经第5年了,我今年23岁,家在河南平顶山鲁山县马楼乡,是个小地方。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我爸开收割机、打零工,我妈在大集上摆摊卖焦米棍、三角酥。小学那会儿,家里住的是两间旧瓦房,厨房用石棉瓦搭的棚子,客厅摆一张黄色硬沙发床,我和两个妹妹就挤在上面睡。

上了初中,我整个冬天就穿一件羽绒服,是我大娘给的旧衣服,黑色短款带帽子,胸口那块是皮的,一冬天穿下来,皮都磨掉了。有一次,我妈在集上给我买了件新棉袄,红色的,当时觉得可好看了。结果穿到学校,同学说我穿的像要去结婚一样,我还傻乎乎觉得“这可是新衣服”。



●麦收路上,杜梦园在路边短暂休息。

我在外面不敢让别人知道我家是干什么的,总怕别人觉得我们穷。那时候别家都是两个孩子,就我家四个,弟弟没出生的时候,都看不起我们家。

我2022年从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毕业,上学开销基本都自己解决。

每年能拿5000块励志奖学金。寒暑假去苏州工厂打工,一天200块钱日结,干一个多月挣的钱就当生活费。快毕业那会儿,同学们去杭州、上海做新媒体实习。其实我也特想去大城市,但正赶上5月份,我选了自主实习,回家帮我爸收麦子。

回家发展也不是一时冲动,“大女儿得帮家里分担”的念头好像是刻在骨子里的,总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起码能看着我妹我弟。我爸一个人开收割机,也不放心。那时候就想,家里很多事都得担着。

我们家地不多,主要靠给别人收割麦子挣钱。一个人跨区收很难,最开始我爸只在本地收麦子,我帮他后才开始跨区的。



●一块地收完,结账前,村民在和杜梦园压价。



●收割机经过,扬起一片灰尘。



●下午高温,收麦的村民给杜梦园买了雪糕降暑。

去年收麦还挺焦虑的,看到别人自媒体做得好,自己也急。我算是在网上最早发收麦视频的,之前的一些粉丝,现在也做了博主,刚开始还一起聊接广告的事,同步消息,现在都不跟我说了,人家发展得比我好。这个圈子就是这么现实,谁有流量谁就硬气。

当时真的挺无助,找不到人指点,爸妈不懂互联网,妹妹们还觉得我这个姐姐很厉害。我就整天胡思乱想怎么做号。

帮老人免费收麦子能火,但总觉得太假,要是被人发现是摆拍作秀,也会挨骂。想不出来,熬得内分泌都失调了,一抓头发能掉十几根,月经停了两个月,晚上睡不着,医生给开了安眠药。后来慢慢调整,有一些网友也给跟我说,让我踏实做自己。

这趟出来,干了不到3000亩,今年行情算下来一亩少赚10块,除去油钱、修车这些开销,能落个三四万。

车是去年新买的,办的免息贷款,这次钱差不多能抵新车的折旧费,一台新车一年折旧费五六万。赚的钱都转给我爸了,我自己没留,这些年一直这样,钱都给家里。

整个麦收季,我最爱拍晚上六点多的夕阳,在收割机上看到,每天的天空颜色都不一样。外人看麦田觉得就是一片金黄很美,但对我们收麦人来说,每一刻都是紧张刺激的。

等收完麦回老家,我会在网上卖一些特产,主要卖我们那的梨、桃子这些,现在是刚刚起步,各种农产品都想试试,每个月收入三四千,我觉得现阶段钱够用就行,省着点花,还能存下钱。

明年打算亲自跑一跑,把后台私信里联系的活儿都核实清楚,等时机成熟,组建个车队,我可以当带车人。大伙有活干,我也能赚点中介费,不用天天这么辛苦了。



●傍晚收割机坏在地里,杜梦园和父亲在修车。



●她在收割机上拍晚霞。



●傍晚继续收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