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不够钱?马斯克弹药告急,xAI陷资金危局! - 新闻详情

首富不够钱?马斯克弹药告急,xAI陷资金危局!

来源:深网

分类: 💼 产经

发布时间:2025-07-14 20:35:59





在全球AI军备竞赛进入决胜阶段之际,埃隆·马斯克旗下xAI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最新财务数据显示,这家估值突破千亿美金(1130亿美元)的AI新贵正以每月超10亿美元的惊人速度“烧钱”,即便对世界首富而言也难以为继。

在经历与特朗普政治切割、成立“美国党”等系列风波后,xAI即将启动第三次大规模融资,目标估值直指2000亿美元。这场关乎AI霸主地位的资本博弈,正在考验着市场的承受极限。

当地时间7月12日,外媒报道称,马斯克的xAI正计划启动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或高达200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其2023年初估值的10倍。若融资成功,xAI将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

据悉,此次融资谈判已进入初步阶段,最快将于下月启动。这将是xAI在不到两个月内的第三次大规模融资:今年6月,通过二级股票发行筹集300亿美元;7月,通过贷款和现金投资获得100亿美元资金。

若本轮融资完成,xAI的估值将较去年5月B轮融资时的180亿美元实现飞跃式增长。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目标估值区间为1700亿至2000亿美元,但强调谈判尚存变数。

然而,xAI的烧钱速度同样惊人。上月外媒披露,该公司因研发尖端AI模型、构建数据中心及采购专用芯片,每月支出高达10亿美元。财务预测显示:2024年总支出预计达130亿美元,营收仅5亿美元;2026年营收或增至20亿美元,但仍难覆盖成本缺口。



截至3月底,该公司持有40亿美元现金。数据来源:熟悉xAI财务状况的人士。图源:彭博社

在AI行业军备竞赛白热化的背景下,xAI的困境并非个例。训练Grok、ChatGPT等大模型需投入天量算力资源,头部企业均面临巨额资金压力。作为世界首富,马斯克能否在这场持久战中保持优势,仍是未知数。

月均10亿美金消耗:世界首富也难承受的“烧钱”速度

xAI成立于2023年年中,目标是打造全球最先进的AI模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为实现这一愿景,马斯克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其中一个集群部署了20万个英伟达Hopper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且硬件采购仍在持续扩张。

尽管马斯克曾承诺xAI将“彻底改变社会”,但该公司目前仍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其烧钱速度远超传统行业,甚至让部分投资者担忧其可持续性。自成立以来,xAI已通过股权融资筹集140亿美元,但仍难以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

目前,xAI正在敲定一笔43亿美元的新股权融资,并计划在2025年再筹集64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上述提及的50亿美元债务融资。有知情人士透露,预计公司债务融资将有助于支付xAI的数据中心开发费用,而其他公司则已决定转而进行项目融资。

然而,融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早期债务融资曾因投资人质疑条款结构而受阻,xAI随后调整协议,包括限制资产转移、设定债务上限等措施,以增强投资者信心。这一调整成功吸引部分机构重返谈判桌。

此外,xAI已经从硅谷的一些顶级风险投资公司获得大量投资,比如红杉资本。但知情人士透露,尽管xAI“筹款力度极大”,其资金仍仅能勉强维持运营。

xAI的财务需求主要源于其激进的硬件战略。与依赖租赁算力的竞争对手不同,xAI坚持自建基础设施。马斯克甚至宣布计划打造一台配备100万个英伟达BlackwellGPU的超级计算机,预计耗资50亿至6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00亿元),有望成为史上最昂贵的AI基础设施项目。

目前,xAI已在北美部署数十万GPU,部分与特斯拉和X(原Twitter)的数据中心共享资源,以优化成本。但如此庞大的硬件投入仍需巨额资金支持,而xAI尚未明确披露资金来源。

尽管外界对xAI的“月耗10亿美元”议论纷纷,马斯克在X上驳斥该说法为不实言论,但未提供具体数据。知情人士称,这一估算基于内部简报和投资者文件,反映出xAI的激进扩张策略。

分析认为,马斯克正采取“烧钱换领先”的战略,试图通过大规模融资、硬件投资和快速迭代,在AI军备竞赛中超越OpenAI、Anthropic和GoogleDeepMind。然而,能否在资金耗尽前实现技术突破,仍是未知数。



估值1130亿美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截至目前,xAI最广为人知的产品是马斯克的“反觉醒”聊天机器人Grok。这款AI曾因发表争议性言论(如涉及“白人种族灭绝”的讨论)引发关注,其表现不稳定,甚至被戏称为“有时会突然醒来”。

2024年3月,xAI以全股票交易正式收购社交媒体平台X(原Twitter)。这笔交易对xAI的估值为800亿美元,对X的估值为330亿美元。由于X背负120亿美元债务,实际交易成本达450亿美元。合并后公司整体估值升至1130亿美元,标志着AI行业估值的快速攀升。

此次收购为xAI带来两大核心优势:数据资源,X平台的海量用户帖子和机器人生成内容,可直接用于训练Grok,省去高昂的外部数据采购成本;算力共享,X此前采购的AI芯片集群,现由xAI调配使用,进一步降低硬件投入。

xAI向投资者承诺,公司将于2027年实现盈利。摩根士丹利预测,其2029年收入或突破130亿美元。若成真,xAI将比竞争对手OpenAI提前两年迈入盈利阶段——后者预计最早2029年才能实现正现金流。

不过,这一乐观预测建立在多重假设之上:Grok快速普及并深度集成至X平台;成功开拓企业级AI工具市场;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等业务协同落地。

目前,xAI的营收几乎全部依赖XPremium订阅服务,2024年预期收入仅5亿美元,远不足以覆盖运营成本。相比之下:OpenAI2024年预计营收127亿美元,ChatGPT用户超1亿,并深度嵌入微软生态;Anthropic等对手也在加速商业化。

此外,xAI仍需填补9.3亿美元资金缺口。尽管马斯克个人财力雄厚(曾支撑特斯拉、SpaceX度过亏损期),但分析师指出,其自建超算集群的策略成本极高。例如,计划中的百万量级英伟达BlackwellGPU集群,耗资可能达625亿美元。

经济学家盘和林分析,xAI的高成本源于两大因素:合成数据训练,与主流“数据蒸馏”不同,xAI需先构建AI生成数据,再反哺模型,形成闭环。这一技术路径成本高昂,但长期或更具竞争力;政治关联成本,马斯克团队曾为特朗普政府无偿提供AI服务,如今既无名誉回报,也未转化为商业收益。

xAI的估值故事充满野心,但能否实现,取决于三个关键:Grok能否突破ChatGPT的生态壁垒;自建算力能否持续压制对手成本;马斯克的资金实力能否撑到技术拐点。

这场AI军备竞赛的残酷程度,可能远超特斯拉当年的“产能地狱”。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