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纪念那个“被网暴”的粉色头发的女孩 - 新闻详情

人物志:纪念那个“被网暴”的粉色头发的女孩

来源:人物

分类: 📖 文史

发布时间:2025-07-18 23:06:10



今年的毕业季,像往年一样,社交网络上都是年轻人们的毕业照,是青春无敌的样子。但今年不太一样的是,你会看到很多粉色——6月中旬,先是有一两个女孩子染了粉色头发、穿着学士服,把她们的照片发布到网络上,接着,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女孩,越来越多的粉色。她们在帖子里都提到了同一个名字,郑灵华。

三年了,她们无法忘记郑灵华。

2022年的夏天,郑灵华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保研到华东师范大学,她拿着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染着粉色头发,在病床前和爷爷合照。此后,她遭受了长达半年的网络暴力。2023年1月,与抑郁症缠斗良久之后,她自杀离世。

如果一切没有发生的话,今年也是她的毕业季。

郑灵华去世后,《人物》与她的代理律师金晓航做过一次访谈。金晓航谈到了在整个维权过程中,郑灵华经历了什么困难——首先是钱,仅仅在固定证据环节,她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其次是,她想追究到每一个责任人,但大多数言论都只是一两句简单的评论,没有达到入罪标准;最后,她筛选出了30多人,要通过平台获取这些人的信息是困难的,经历了很多轮沟通。

在参与网暴的所有人中,金晓航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人:有一个百家号的账号,常常发一些有争议性的帖子「截取流量」,他盗取了郑灵华的照片,以自己的名义发帖,这条帖子下面的评论最不堪,对她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另一个人,是浙江一家银行的员工,还是法律专业毕业,持续在知乎抨击、辱骂郑灵华,直到她投诉到此人的公司,他才道歉。

因为网暴、诉讼以及真实生活中的压力,郑灵华的身心持续受创。2022年11月,案件进行到中途,她休了学、住进医院,身体逐渐虚弱,最后选择撤诉。

在她去世后,她的朋友们依然在遭受断断续续的网络暴力。有一位女生,今年4月还收到了垃圾短信的轰炸。但朋友们每年都会去墓地看看她,去年,她们是拿着粉色的玫瑰花去的。她的墓志铭,是她的爸爸用心为她写的。

也是在她去世之后,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针对网络暴力行为明确列出了5类依法从重处罚的情形。此后,提起网络暴力,郑灵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粉色成了特别的颜色,粉色头发,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心照不宣的暗号、一个纪念她的方式。

我们找到了五位在今年毕业季染粉色头发的女孩,跟她们聊了聊。

她们有的刚刚研究生毕业,有的刚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她们成绩很好,都爱染头发,她们是对世界有疑问的女孩,是文科生、理科生、医学生……通过全染、挑染、粉色假发的方式,在这个人生的重要时刻,她们完成了对郑灵华的纪念。有人在这个过程中,也遭遇了网暴,也有人把粉色头发,当做自己学术道路的宣言……所有的这些言说,都汇入了一条粉色的河流。

如果郑灵华还活着,今年,她也该毕业了。就像今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秋雨所说的那样:「又一年毕业,我还是控制不住想起曾在此处、也在盈盈浅笑的某人,因为粉头发被迫承受罪恶乃至失去生命,我想要说,粉头发既不是一种示威,更不是什么可怖的性符号,但既然被有些人默认为一种欲加之罪,那只要有人是粉色头发,就可以记住她。纵使素不相识,也可以记住她。记住她。」

以下是受访者的口述——

文|林松果

编辑|姚璐

图|受访者提供

「我想通过自己微弱的发声,让大家脱敏」

@萝北北 陕西某211院校 硕士毕业生

如果没有记错,我应该是在2022年看到了郑灵华被网暴的新闻。我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点,都是2022级的学生,同一年毕业,同一年读研,本科读的都是师范类院校,都被保研。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她就是我的「互联网」同学。

所以看到新闻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女孩,因为染了粉色头发就被网暴成那样,更觉得这件事不可理喻。

第二次看到关于她的消息,就是在2023年初,她自杀了。当时疫情还没结束,全民居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看到新闻之后,我很难过,当时就哭了。

应该是从那时候开始吧,我在心里埋下了一个种子——如果我能顺利毕业,我也要染一头粉色头发。这是我一个人的决定,不需要跟任何人商量,也是写在我todo list上面的事情,是一定要完成的。

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如果灵华还活着,她今年也硕士毕业了,也会有很好看的毕业照。所以我必须顶着粉色头发,穿学士服拍照,多拍一点,发上网给大家看。

答辩之后,我就决定去做这件事。很巧的是,我家有开理发店,我咨询了我家人,我应该怎么染头发,染到什么程度。但因为读研这三年很辛苦,我头发越来越少了,发质也不好,我家人不建议我染头,对头发伤害太大,他们建议我,可以试一下假发。我想想也觉得有道理,我之前其实染过彩虹发尾,但效果不算太好。所以我就去网上买了一顶粉色假发,其实并不贵,50多块钱,是学生可以承受的价格。

6月17号那天,我就戴着这顶假发出门,和朋友在校园里拍照。戴假发其实挺麻烦的,它有一个发网,要先把我真正的头发套起来,再戴上假发,假发上再戴学士帽,学士帽还要用发卡别住,整个加起来蛮重。所以我走路的时候都要扶着我的头,太重了,头要掉了,就怕我的头掉(笑)。

整个拍照过程,大概耗费了一上午。出门之前我会有一点忐忑,会介意大家的目光。但到后面我就觉得,我这个头发很好看,大家快来看,最好看到我,能想起点什么就更好了。

可能也是因为我们专业女孩子比较多,女孩子多的环境,可能对发色更有包容性。总之大家看我的目光没有不适,只有夸我好看。我的朋友们也说,「你别说,这个粉色头发怪好看的」。

当天我发了小红书,内容是,「我们有染任何头发的自由。我还记得她,我会记得她。」之后也发了朋友圈,朋友也说粉头发好看,问我照片为什么放得这么少?我在评论区解释了自己戴假发的理由,「搞粉色头发的原因是:想说我们有染任何颜色头发的自由!我还记得郑灵华,我会记得郑灵华。」

在毕业之前做这件事,一是对自己的交代,另一方面,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任何人不要以任何形式去限制我们染发的自由。我想通过自己微弱的发声,让大家不断「脱敏」——

你第一次看到粉色头发,可能会觉得,她是不是标新立异?是不是在cosplay?是不是像小太妹?第二次看见,可能依然会觉得她是小太妹。但如果粉色头发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惊讶程度是不是会下降呢?当足够多的人染粉色头发,大家可能就会觉得,「粉色头发就很普通啊,A染了,B染了,C也染了」。无论是粉色头发,还是其他颜色的头发,都会变成一件普通的事情,回头来看,才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而且粉色头发仅仅是一个符号,前两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瑜伽裤的,有女孩子在县城穿了瑜伽裤,被大家议论,还上了热搜。这让我觉得很离谱,什么都可以成为网暴的理由。女性始终都会被审视,而我们今天争取到的自由,也是付出了很沉重的代价。为什么不能以一种更平和的方式,去争取自己的权利?想到这一点,我就很难过。

我现在正在择业期内,开玩笑地说,这个社会,对年轻人的包容性真的很低,如果说以前的人是吃到了时代红利,那么我们是吃到了时代黑利(笑)。但没有办法,我们暂时没有什么话语权,需要继续努力,以后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声。

就像灵华的故事,是一个很沉痛的故事。但如果可以通过这个采访发声的话,我很开心。我非常希望这件事可以被大家再次提起,因为发声就有力量。



萝北北

「因为粉色头发遭遇网暴,

我更理解了郑灵华」

@Rina 暨南大学 医学研究生

我是一个医学生,今年本科毕业,已经考上了研究生。今年「五·四青年节」那天,我去染了粉头发。当时我在医院的实习也比较轻松了,毕业前的大小事情也差不多做完了。以后做了医生,染发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我就想在毕业旅行之前,把头发染成彩色。又因为一直记得郑灵华的事情,我就决定染粉色。

我是在灵华姐姐去世之后,才知道她的事情。那会儿我在医院实习,学习很忙,偶然间刷到新闻,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因为粉色头发质疑她、造她的谣。

当时我也是红头发。我染红头发的原因,可能会出乎你意料——当时我们上外科实践课,那个男老师跟我们说,「你们这些想染彩色头发的人,趁现在赶紧染,以后你们上临床,可染不了了」。我说,对哦!我尝试一下。我就染了红头发(笑)。

学校还是一个相对开放、包容的环境,很多同学因为发色而对我有印象,走在路上,也有人问我色号,问我怎么染的。我去医院实习,也是红头发,也没有受到带教老师或者患者的质疑。毕业典礼上,我粉头发、穿学士服的照片,还被学校的公众号选中了、做了推送。

坚持染彩色头发,也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人,四川人,爱美。在医院也坚持彩色头发,是想改变大家对医学生的刻板印象——我成绩很好,但是也染头发,因为染发跟成绩好坏、跟人品,没有任何关系。我就想证明这件事。

但就在前段时间,离开实习的医院之前,我穿着白大褂、顶着粉头发,在医院大门口拍了几张照,发在了一个短视频平台。最开始评论都很正向,后来莫名其妙有一个人批评我,评论区的画风,就开始完全转变,出现了各种诋毁和质疑。

第一种评论是说,「医院允许吗,XX书记允许吗」,拿医院领导威胁我;还有人质疑我的身份和学历,说我不是医学生,是大专生;第三种就是质疑医院,说这个医院口碑本来就不好,现在又被你这种学生「霍霍」了。

还有一个人,真的很极端,他复制了自己的评论,粘贴在我每条视频的评论区,甚至还回复我朋友的评论。他说,我绝对不是医生,就算我是医生,也肯定只是护士,就算我是护士,也是一个操作不精的护士。还说只有在KTV工作、在餐厅端盘子、在网吧做前台的人,才可能染这种头发,说我内心肯定不正常……他的攻击性很强。而且我第二天醒来发现,他凌晨四点还在发,走火入魔了。

当时我挺害怕,我马上要毕业,怕他们举报到医院,影响我的实习、毕业。包括我妈妈,她是支持我染头发的,我家的氛围一直也很开明,但她怕影响我的前途,也要求我把视频隐藏。但我觉得,这不就顺他们的意了吗?我又没做错,为什么要隐藏?这样的事情,对你的围剿是全方位的。

那几天,我一直在想郑灵华。我想用粉色头发纪念她,但又遭遇了和她当时一样的情况。而且最让我惊讶的是,除了一部分中年男性攻击我,威胁要举报到书记那里的,是一位中年女性。攻击我是大专生、不学无术的,是一位看起来很漂亮、刚结婚的年轻女孩。还有我在医院工作的前辈,指责我损坏医院形象。恰恰是这些我以为和我同一战线的人,站出来骂我,让我更伤心。

但后来比较好的一点是,我在另一个平台上发了一条内容,说我因为粉色头发被网暴,就有很多姐妹支持我,帮我反击,结果把那些人吓得删评了(笑)。

那几天,我心态起伏很大,一会儿隐藏那条视频,一会儿又放开。一会儿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一会儿又觉得很委屈,我没做错什么。那些恶评让我抓心挠肝,我会非常频繁地刷评论区,看有没有人在攻击我,他们都在说什么。回复他们的时候,我的心会砰砰跳,很不喜欢这种感受。

现在这段风波算是过去了,我也马上要去读研的学校报到,开始专硕规培生活,在医院度过三年。(网暴)这件事,对我还是有影响的——我打算在报到前,把粉头发染回去,在它掉成金色之后,再补成灰色。我在新学校任了临时班长,不想在入学之初就过于招眼。你看,其实没有任何文件说,医学研究生不能染头发,可是我现在会退缩,会不由自主给自己设限。

但总的来说,我的精神底色是不会改变的。我就是一个爱美的人,无论在多么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我都希望能把自己收拾好,不要邋邋遢遢,而是干净清爽,保持住自己对美的追求。

这不妨碍我成为一个好医生。大一上解剖课,看到那些大体老师,他们脖子上挂着的生前的项链、指甲缝里的泥,我会思考很多。在医院实习时,我会想尽办法帮助那些患者。因为这些特性,我一定会成为一个爱惜患者、很有医德的医生,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但我知道,一个好医生也可以美。我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一位医学生,才是一位医生。



Rina

「染粉色头发被批评,

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太单一了」

@可可 北京大学 硕士毕业生

其实要不要染粉色头发,我纠结了很久。

2022年郑灵华的事情发生时,我正在闭关考研,没怎么看社交网络。知道她,是很后来了,我偶然间刷到一条短视频,说有个粉发女孩去世了。我很好奇,去搜了一下,哦,原来她是师范生,染了粉头发,被人网暴了,说她没有师德。可是这样也不至于自杀啊,她到底怎么了?我又去搜,看到有人给她造黄谣,我就觉得很震惊,也很气愤,怎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粉头发怎么了?我自己也很喜欢染头发。我从19岁左右开始染头,红的、绿的、蓝的都染过,粉色没染过,但这件事情一出来,粉色头发对我来说,就有点像一个目标。考上北大,研究生开学的时候我想染,但有事耽搁了。今年研究生毕业,我想染,但因为我已经被一家国企录取,马上就要入职了,我觉得染完粉色又要染回去,有点麻烦,很纠结。

直到6月24号那天,我去剪头发,又想到郑灵华。突然觉得,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为什么不染呢?如果现在不染,我肯定会后悔。那天我就染了。

染头发还挺累的,要先用漂白剂漂很多次,把头发完全漂褪色,再上粉色。我一共漂了三四次,头皮又比较敏感,很痛。整个过程,我身上套了很多衣服防脏,理发师为了快速上色,把空调也关了,我也不能随意移动,眼镜也摘了,那几个小时很难受。我们从晚上8点开始染,凌晨4点多才弄完,我开玩笑说,从晚饭坐到了早饭(笑)。所以真的是,爱美要付出一定的不自由的代价。

也因为我知道,染头发就是这么麻烦,消耗时间,也消耗金钱和精力。所以我就更理解灵华,想去染粉色头发,她一定是很爱美、很喜欢色彩,也很开朗的女孩。

对郑灵华的共情,还在于,我养狗,很多时候我能体会到那种无力感。比如我会转发一些动物保护、不吃狗肉的帖子,就会有一些陌生人来评论,问我,那你怎么还吃牛羊肉呢?我很想怼回去,但又觉得,我是一个公民,一个好公民,我不能暴躁,不然就中了圈套了。人家只用了几秒钟,发了一条消息,你却要用几天时间去消化这件事、克制自己吵架的冲动。我就会想到,就这么一条评论,都让我觉得很难受,郑灵华甚至是被造黄谣,她一定更难受吧?她找谁说呢?

我挺爱美的,染发、有鼻环,会穿吊带。我本科是在外语院校读的,大家都是五颜六色的头发,研究生到了北大,也差不多。大家看到我染头发,都会说很好看。去年我还打了鼻环,其实想打已经很久了,就是觉得很好看,可能也有一种叛逆在吧,想和别人不一样。我喜欢我身上有配饰,在不伤害身体健康的情况下,blingbling的、亮闪闪的,我会觉得很好看,也让我心情很好。

爱美、好好上学,其实完全不矛盾。但是我们的评价体系太单一了,这样的单一体系,很方便评价和控制人。一旦有人和别人不一样,脱离了这个体系,就会让某些人觉得,这个人不好控制、不在我的支配范围内。就像他们会觉得郑灵华,「哎,你不在我的判断标准之内,你就是错的,我就要批评你。」

单一的评价体系,最终是为了培养一个服从的人、好管理的人。一旦一个人是多面的,主体意识更强的,那么TA控制的概率就会小一点。这不符合那些希望去控制别人的人的想法。这样的人挺可悲的。

我可以是好学生,成绩好,我也染头发、穿孔、纹身。我顶着粉色头发拍毕业照,见到我导师的时候,导师说,「哟,搞得挺好,这颜色挺好看的。」我在社交网络上发粉色头发的照片,提起灵华,大家的评论也都很善意,她们都说,好看,不会忘记这个女孩子。



可可

「纪念郑灵华,而不是悼念她」

@秋雨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毕业生

为什么要在毕业季染粉色头发,还是从我染头发说起吧。

说起来,其实很不「女性主义」,最开始是因为我追星,觉得我喜欢的爱豆染发很好看。再往深层次说,是因为我慕强,想成为那样一个有天赋、做什么都擅长的人。对当时的我来说,染头发是成本最低、也能最快展现我态度的方式。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211大学的外语专业,大二开学,我就染了一头深蓝色的头发,之后受到了一些老师的批评,或者说是「善意的劝诫」,他们希望我染回去,会说「作为一个学生,不合适」。但我心里想的是,大学应该很包容,如果能容许学生染深棕色、深红褐色,那为什么深蓝色不可以?

整个大学期间,我的头发一直有颜色,从深蓝色、黄绿色、灰色、紫色到粉色……我发现,粉色系非常适合我,它在人群中,比深蓝色还要显眼很多。这其中也有我的反抗意味。我的本科毕业照,就是一堆黑头发中非常显眼的粉头发,但在当时,我并不知道郑灵华。

所以当我知道她的事情之后,我第一观感是愤怒、荒谬,接着就是恐慌。因为我自己也是粉头发,我会有些后怕,就因为粉色头发,就被攻击到这种程度吗?

后面我一直在备考研究生,没有那么多精力关注所有的社会事件,但一直还在关注女性议题。再次刷到灵华,就是她把头发染成了黑色、找了律师、患上了抑郁症。我觉得非常痛心,非常能理解她患上抑郁的痛苦。尤其是看她原来的照片和成长历程,她曾经那么阳光。

考上研之后,我因为本科一直染发,发质不是很好了,所以有段时间是黑发,只有挑染。研究生毕业答辩之前,我问了导师,如果我染浅发色,会不会对答辩有影响?导师的回复是不会。答辩时,我确实就顶着浅发色(不是粉色)去了,老师也没有指摘我。

学校的毕业典礼前一周,我去染了粉头发。基本就是为了纪念郑灵华。不经常染发的朋友可能不清楚,这种浅色系褪得比较快。毕业典礼那天,我顶着粉头发,和同学、老师们合照,其实也没有非常特别的心情。对常年染发的我来说,不管顶着什么发色,都算普通的一天。有想要纪念她的意义,也有对毕业的怅惘。

我把自己粉色头发的照片发在了网上,发帖的过程,是很一气呵成的。虽然没有提前构思怎么写,但是那些措辞,自然而然就流出来了。但我并没有想特别引起大家悲伤的情绪,我发帖的初衷,更多是「纪念」,而不是「悼念」,是想引起更有力量的一些水花。

帖子发完,我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评论,其中有些让我觉得不可接受——他们说,灵华遭到的最初的网暴,不是因为粉色头发,而是因为她和爷爷的合照,以及有人用她照片造谣。我不认为是这样,粉色头发,才是她一开始被围攻的重点。

在毕业季做这件事,其实也是在贯彻我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就是「做自己」。因为我想做自己,所以在19岁那年暑假染了头发;因为想做自己,所以一直染最喜欢的红色、粉色头发;也因为选择做自己,才会在毕业季,表明自己的态度、发出自己的声音。我更想表达的,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初心,是在这个时代坚持成为自己。无论这个契机是染头发,还是其他。这就是这件事对我的意义。



秋雨

「我也要用粉色头发,

接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了」

@小西 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新生

今年4月10号,是我考研复试结束、且毕业论文的实验全部做完的日子,那天,我去了理发店,完成了一直以来的愿望,花了6个小时,染了一头粉发。

染粉发的念头,在我考研时就有了,原因很多——因为看很多博主的浅色头发,觉得很羡慕;因为家里的管束很严格,我很少染发,只染过一次老老实实的棕色,好不容易考上研,我想叛逆一次,拥有「头发颜色自由」;因为我喜欢的几个动漫角色头发都是粉色;当然,也因为灵华。

我总是刷到她的新闻,知道她被网暴、造谣,她抑郁了但还是积极治疗,最后她去世……又过了一两年,我才知道了她的社交账号,可是我没有勇气往里头翻,只浅浅看过那些帖子的标题。就像看到很多恶性社会新闻那样,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的心态,感到愤怒、感到遗憾、感到绝望。但后来,我看到很多女孩子用粉色(染粉色头发)为她声援,我又感受到了勇气。

当然,这种勇气也不是很充分,所以我只漂了半个脑袋(笑)。当时染完,我真的很开心。因为我发现,粉色头发真的很好看!我甚至觉得,我人生前20年老老实实的黑发,就是为了那一刻的惊喜。

那天,我在社交网络上写,「灵华,我成为了又一个考上研究生的粉发女孩,我学的是理科,我会去很艰苦很艰苦的环境,一直做野外工作。我会把我的人生轨迹拓宽,再拓宽。」

我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的专业是植物生态学,经常需要去野外,我的老师们,会去非洲和国内的西藏无人区、青藏高原这些非常艰苦的地方做调查。我非常向往,所以考研的时候,报考了这样的专业。

这个专业,绝对算不上女性友好。我的专业课老师曾亲口说过,他们招研究生,不乐意招女生,因为条件太辛苦;我的女同学求职时,会败给履历和能力都不如她们的男性。

可是也有女性一直激励着我。比如我的好朋友,从小她就是最会学数学的女生,现在还在大学的数学专业里名列前茅。再比如,很多野保组织、高原环保组织里,都有着不怕苦、不怕困难的女性前辈。

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从来不会觉得,女孩不适合学理科。只是有人想灌输这样的观念,让她们没有勇气去攀登看似高耸的山峰。所以如果可以,我想继续读书,以后在这个学科任教,做想做的研究,也以前辈的身份,帮助想要来到这个领域的小女孩们。

说回粉色头发吧。染完头发之后,我回到家,家里的女性长辈纷纷问我,为什么染一个这样的颜色,她们很不理解。我爸爸虽然没有言辞很激烈,但还是委婉地说,我们家是一个很传统的家庭,表达了他的不赞同。他要求我把头发染黑之后,再去新学校报到。

我没怎么反驳他,随口附和了一下。争吵也无法让他认同。你问我入学的时候怎么办?那当然是,再去染一个新颜色(笑)。



小西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