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国考公:中国留学生的另类“上岸” - 新闻详情

去外国考公:中国留学生的另类“上岸”

来源:南方周末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8-02 20:08:51

海外“留学热”已持续多年,但赴海外“考公热”,或许才刚刚开始。

2025年4月起,日本茨城县正式取消公务员考试的国籍限制。这意味着,该地公务员向日本以外考生放开。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公务员考试“遇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希望利用外籍人员的语言能力及国际背景,来帮助地方政府处理对外相关业务,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公职面向外籍人员开放,并非日本独有。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有人选择在当地工作,成功“上岸”地方公共服务部门。

和国内相同的是,“上岸”之路需要面临层层考核、激烈竞争。不同的是,相对宽松、灵活的职场要求,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新加坡不少公共服务部门具有优惠购买组屋、居家办公、医疗保障等福利,成为中国留学生在新求职的热门选择。”新加坡普利国际集团创始人王秋粟告诉南方周末。

海外“上岸”看似存在地理分隔,但公务员的稳定性、福利保障,使其成为国内众多家庭眼中的“理想职业”。当这一逻辑被迁移到海外语境,公共服务部门自然成为一大热门就业方向,受到留学生的广泛关注。

“越勤劳越挨骂”

布里斯班时间上午九点半,刚参加完部门会议,陈子骁即将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

“我就职于昆士兰州政府,所在部门名为‘植被政策和立法’(Vegetation policy andlegislation)。”陈子骁告诉南方周末,自己日常工作内容是利用遥感监测工具,了解州内植被保护、违规用地等相关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从墨尔本大学毕业后,陈子骁入职昆士兰州政府已有半年多时间。他介绍,单位目前采取“十二小时弹性工作制”,上班时间设置在上午六点至晚上六点之间,每天于此期间任选七个小时即可。员工可以根据个人安排展开工作,除非当日有需集体参加的必要性会议(Compulsorymeeting)。

“上午九点半开始工作,十二点后进入午饭、午休时间;下午两点多继续工作,四点半准时下班。”这样的时间安排,是陈子骁比较满意的工作节奏。

据悉,陈子骁是通过昆士兰州政府的管培生项目(Graduateprogram)入职,该项目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群体。南方周末在昆士兰州政府官网主页注意到,通过管培生项目招聘工作人员的职能部门还有医疗、警卫、教育、财政等。



陈子骁办公地点内景

“相较于其他方式入职州政府,管培生项目有着更全面且完善的培养计划,晋升渠道相对通畅。”陈子骁打了个比方,两名同期入职的员工,非管培生职级若为P1,那么管培生职级可以达到P2或P3,起点会高一些。

供职于日本地方中小学,2025年是安然来到京都的第三年。“2023年4月通过JET项目来到日本工作,目前在京都一所高中担任汉语指导助手,主要协助授课教师进行日常教学。”

JET项目全称为“外语指导等外国青年聘用项目”(The 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Programme),由日本总务省、外务省、文部科学省以及财团法人自治体国际化协会指导,各地方公共团体具体实施。每年面向世界各地进行招聘,分为国际交流员(CIR)和外语指导助手(ALT)两类岗位。

上午九点上课,下午五点放学。每天排课三至四节,一节课约五十分钟。“大多时候并不需要上台讲课,扮演的是旁听助教角色。”安然说,她的主要工作是纠正授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语法表达等方面的错误。此外,也有一门需要单独教授的相关汉语课程。

“这份工作的强度相对较小。”安然坦言,一周工作四天半,全年有春假、暑假、寒假。她表示,自己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充裕的课余时间有助于完成学业。“我的硕士、博士研究方向均与中日文化相关。能成为一名在日中文教师,既是学以致用,也感到十分骄傲。”

哈尔施塔特是奥地利著名的旅游小镇。王悦2023年入职哈尔施塔特旅游部门,日常工作是为各国游客以及本地居民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此外,还会接待来自中国各地的文旅部门访问团。

在奥地利,岗位工作时长有着严格规定。

“我任职于达赫斯坦-萨尔茨卡默古特旅游协会(Dachstein SalzkammergutTourismusverband)的区域经理岗位,每周工作时长不能超过40小时。”王悦形象地总结,“越勤劳越挨骂。”

刚入职时,她因为早到工位还被人事部门警告过。

HR不允许员工提前上班打卡,下班后逗留公司。劳动监管部门规定,用人单位若未遵守各岗位工作时长,将会面临严重处罚。王悦表示,一周工作时间实际上未满40小时,这个数字“只能少不能多”。

由于行业性质,王悦没有固定的双休日。但工作之外,她仍有充足时间到各地观光。“我本身也是旅行爱好者,闲暇之余会出门游玩。欣赏别处风景的同时,也希望以游客身份给工作带来更多有益思考。”她说。

王秋粟介绍,朝九晚五、保证双休是新加坡大多公共服务部门的“标配”。“在工作按时完成的前提下,员工还可以和单位申请居家办公。”她表示,这项政策源于新冠疫情期间,之后便持续沿用至今。

“上岸”前有留学背景

如何在异国成功“上岸”,入职公共服务部门,与上述三人的留学经历有较大关系。

“N1(日语能力测试最高级)考试接近满分。”虽然担任中文指导助手,但安然有着过硬的日语能力。她介绍,JET项目每年招收的工作人员,以供职于地方政府部门的国际交流员(CIR)为主。2023年,外语指导助手(ALT)在中国仅招收两人,安然成为其中一员。

“学历、日语水平、个人经历,这是主考官最为看重的三大因素。”在安然看来,“我本科在国内主修日语,硕士及博士均就读于日本TOP级高校,且研究方向为中日文化相关。”



安然供职学校的操场

仅外语指导助手(ALT)岗位,2023年就约有400人向日本驻华大使馆投递简历,前后历经书面材料审查、笔试、面试等多个考核环节,竞争激烈。

和日本公务员终身雇佣制不同,虽然JET项目人员同样隶属于公共服务部门,但本质上是文化交流属性,最长服务时限为五年,采取“一年一续”的方式。2024年11月,日本驻华大使馆在官网发布2025年度JET项目招聘启事及应聘方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外语指导教师(ALT)2名,国际交流员(CIR)8名。

在被问及“从事这份工作最有获得感的时刻”,安然说,是看到学生汉语演讲比赛第一名。在日本高中,外语选修除了汉语,还有英语、法语、德语等。“这些孩子之所以学习汉语,是对中国文化有一定兴趣。可以成为他们的老师,我很自豪。”

“据我观察,不少国内朋友毕业后会考虑在澳大利亚‘闯一闯’。然而,这边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国内完成本科学业,硕士在澳大利亚攻读环境相关学科,能留下来从事专业对口工作,陈子骁认为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他向南方周末分析,州政府、大企业的热门岗位,普遍存在数百人竞争、多轮笔面试的情况。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本地居民。“入职当年,昆士兰州政府管培生项目录用了约80名新人,华人或中国留学生目测只有2-3名。”陈子骁说,非白人在澳大利亚不具备求职的天然优势。

因此,融入集体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办公室内的亚洲面孔并不多见,让陈子骁曾心生疏离感。好在同事友善且耐心,譬如解释方言、俚语等特殊表达,协助解决棘手问题等。而他也积极利用各种场合互动,展示自己在集体中的独特性。

据悉,入职管培生项目的头两年是“考察期”,如无重大工作失误,州政府将同员工确定长期聘用关系。

王悦同用人单位亦是长期聘用关系。和其他两位“外籍公务员”不同,她的考核流程要简化得多。从投递简历到负责人面试,录用offer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中国人身份,操持一口流利德语,在奥‘留学+工作’多年,这是我能被选上的关键原因。”王悦说,随着亚洲赴欧赴奥旅客日益增多,当地旅游部门亟须相关背景的人才。但从录用到正式入职,王悦又等待了长达六个星期之久。

在当地,用人单位雇佣一名外国人,需要向地方劳动部门充分解释“为何是外国人而不是本国人”。等待入职期间,王悦收到其他公司发放的offer,权衡之下选择了放弃。“当时是新冠疫情后当地旅游业迎来的小高峰,我看好这一行业的前景。”

目前,王悦是团队中唯二的外国员工。从初出茅庐的普通职员,成长为统筹工作的区域经理,光鲜之外,王悦分享了艰辛的“另一面”。

“因为肤色相异,有个别游客或居民质疑我的业务水平。很多时候,交流困难是因为同德语方言对话不畅。”为此,工作之余她会参与到地方的各种活动中,了解区域文化,破解沟通层面的困难。

2025年5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2025 出国留学蓝皮书》,在“留学国别环境指数”排名中,新加坡高居第二位。

“越来越多中国家长选择送孩子到新加坡留学,并且低龄化趋势明显。”王秋粟说,就她所接触的中国留学生,至少有六成会优先考虑本地就业机会。待遇良好、福利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部门,正吸引不少中国留学生的关注。

稳定但不意味久留

针对外籍务工人员,各国均有一定的工作签证(即“工签”)要求。但对象若有本国留学背景,或就职于公共服务部门,限制门槛则会弱化不少。

安然介绍,JET项目的赴日工签不需要操心,基本由日本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全程办理。中日两国往返机票,还能享受到全额报销优惠。“其他福利有交通补贴、租房补贴等,前者全额报销,后者可报销约1/3金额。”

目前,安然的薪资待遇约为35万日元/月(约合人民币1.7万余元)。对比工龄相近的日本上班族,这一工资水平并不逊色。她向南方周末表示,JET项目适合精通日语,谋求海外发展的求职者。尤其是有志于中日文化、中日贸易等相关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很好地促进对双边关系的理解。

聊到五年服务期满后的打算,她说,或许会留下来看看其他机会,也有可能寻找各高校专业相关的教职。

“不太想回国卷,目前已适应在澳大利亚的工作及生活节奏。”谈及职业规划,陈子骁笑了笑。

据澳大利亚教育部门相关规定,海外留学生在澳大利亚完成硕士学业后,可申请2-3年的工签。找到稳定的工作岗位后,还可以进一步申领绿卡(即“永久居留”)。

南方周末在昆士兰州政府官网主页注意到,各职能部门的管培生项目具有一系列福利保障,包括永久职位承诺、12个月后自动加薪、每周限定工作时长、远程办公、各类休假安排等。入职第一年,陈子骁的薪酬标准为7.5万澳元/年(约合人民币35万余元)。

澳大利亚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全职工作者的中位数年薪约为6.5万澳元。受工龄增长、岗位调整等因素影响,管培生项目岗位年薪将有进一步提高。“未来不排除申请在澳洲永久居留。”陈子骁说。

三人之中,王悦在国外待的时间最长。留奥12年,在从事旅游业之前,她还从事过中德、中奥相关的进出口贸易工作。



哈尔施塔特附近的戈绍小镇

“在奥毕业的留学生,允许有一年时间留下来找工作。落实好工作单位后,非欧盟国家人员需办理工签‘红白红卡’。”王悦介绍,办理此卡的硬性条件是有稳定雇主接收,有效期限为24个月。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后,则可申请“红白红卡+”。

王悦目前持有的工签是“红白红卡+”,并且计划申领绿卡。她表示,绿卡主要是便于长期逗留奥地利,但对于职业生涯,她萌生了新的想法。“这份工作固然稳定,但我是独生子女,以后还是想多一些时间回安徽陪陪家人。”

她说,最理想是与中奥旅游或贸易相关,并且能经常往返国内的工作。虽然在异国“上岸”不易,但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乡,还生活着自己所惦念的爸爸妈妈。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