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会面"倒计时"?习近平与特朗普的博弈与期望 - 新闻详情

中美元首会面"倒计时"?习近平与特朗普的博弈与期望

来源:BBC中文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9-17 01:15:07



越来越多的分析认为,中美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特朗普(川普)可能在近期实现面对面会晤。

特朗普第二任期首度中美元首会面的时间、地点和议程还没有任何官方信息,但近日两国高层互动频繁,外长/国务卿、防长、贸易代表频繁通话或会谈,分析指“双边关系趋向稳定”在为两人会面创造良好氛围。

有智库学者更以“川习峰会倒计时”为题呼吁华盛顿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有专家乐观展望,称中方或以“大排场、大订单”迎接特朗普访华。不过,两人见面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大方向回转,两国仍将进行战略性竞争。领导人会面或许只能就双边关系的方向达成共识。

目前中美两国仍在关税、高科技产品以及稀土贸易等议题上拉锯。今年八月,双方表示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至11月中旬。

中美高层密集互动

最近的中美高层密集互动引发关注。

本月10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Rubio)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通话。双方均都表示通话富有成效。中国外交部声明称,要“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引领作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卢比奥强调在一系列双边议题上保持“开放且具建设性的沟通”。

9日,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同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Peter Hegseth)视频通话。

15日,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西班牙马德里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Bessent)会谈后宣布,双方同意就Tiktok问题达成框架性协议。这被视为多轮贸易谈判后的重要突破,此前中方一直表示拒绝美方要求——将TikTok中国母公司的控股权出售给美国投资者。

“一系列工作层级的活动增加显示美中对话正在升温,特朗普与习近平举行峰会的可能性也在上升。”美国布鲁金斯学会(The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国中心研究员派帕特里夏·金(Patricia Kim)博士对BBC说。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University)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也对BBC分析称,“双边关系趋向稳定,显然也在为领导下月峰会、甚至特朗普访华铺路。”

今年10月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被视为两人会面的重要时机,两位领导人可能通过场外会议方式会晤。

同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领导人峰会(ASEAN)是两人会面的另一时机。

特朗普甚至可能直接访问中国。今年6月,习近平在电话中邀请他和第一夫人访华,特朗普也回请了习。

《华尔街日报》近日


在博弈中期待见面

过去几个月,中美在关税、高科技产品出口等领域针锋相对,相互施加报复措施。几场博弈的结果显示,两国都有能力对彼此、甚至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北京曾在美国高关税压力下一度暂停稀土和磁体对外出口,冲击美国汽车、半导体、机器人等产业,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美国政府则持续限制高端半导体产品和相关技术出口中国。虽然双方都强调在这些领域加快自主产生,但实现这种愿望尚需时日。

“两个经济体仍然高度依赖,双方都有意愿避免互损,”朱志群说,“谈为上策。”

朱志群认为,中方愿意谈,并且会以“大排场、大订单迎候,以满足川普的虚荣心”。

“尽管中国领导人言辞强硬,但他们并不希望与美国的关系彻底破裂,因为这将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金博士说。

“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建立更强的沟通管道更符合中国的利益。”

对于华盛顿,贸易是首要议题,但从更大的层面来说,这次潜在会面还提供了争取长远成果的“契机”,金博士在一篇题为


对华盛顿来説,美国产品对华出口是最紧迫的问题。美方希望中国开放市场,大量购买波音飞机、液化天然气、农产品等。

最近一系列迹象显示,农产品出口正日益给特朗普政府带来压力。农民是他的重要支持者,但中西部各州的农民正在面临困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美国农民高度依赖中国订单。自5月下旬以来,中国一直抵制美国大豆,到今年秋收,中国仍未有采购订单。

其次,美国仍然严重依赖中国的稀土和磁体。如果中国再次限制出口,可能重创美国的科技、汽车等产业。

另外,就Tiktok问题敲定协议也是美方所希望的。特朗普在15日最新一轮马德里贸易谈判后表示,将于本周五与习近平通话。

特朗普曾在第一任期要求禁用TikTok,但之后三次推迟了禁用期限,并在当选后表示感激Tiktok帮自己赢得了年轻人的支持。禁用期限在本周三到期。

他近日对美国媒体表示,“我们现在正在就Tiktok进行谈判,可能会禁掉,也可能……我不知道,这取决于中国。”

中国希望得到什么



对于北京,政治问题的重要程度可能高于贸易等议题。

中国外长王毅9月10日与卢比奥通话时表示,“美方近来采取的消极言行,损害了中方正当权益,干涉了中国内政……尤其在台湾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美方务必谨言慎行。”

中国防长董军也在9日与赫格塞思视频通话时表示,“任何‘以武助独’ ‘以台制华’图谋和干涉都将被挫败。”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项目高级研究员孙韵在
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领导人希望利用其贸易筹码来制定协议,争取时间,以减轻政治和安全上的脆弱性。

“特朗普对贸易的专注以及对敏感政治议题的漠视,正是北京长期以来希望美国领导人能展现的态度。”

孙韵认为,中方希望美国能在某些支持台湾的政策上作出让步,例如减少对台军售,或更明确地表达美方反对台湾片面改变台海现状的立场。争取这些让步的目的“并非立即以武力夺取台湾,而是进一步动摇台湾对美国承诺的信心。”

除此之外,芬太尼关税也是中国愿意推动的议题。

两国虽然同意暂停贸易战,但特朗普政府仍然保留了20%与芬太尼相关的关税。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Glaser)对BBC表示,中国急切希望取消这20%芬太尼关税。不过,美方可能只有在中国愿意采取具体行动时才有可能取消,而不是流于口头承诺。

她认为,或许中国可以宣布一系列行动,以遏制芬太尼前驱物流向墨西哥,而美国则可以暂时冻结这项20%的关税,期限为3至6个月,前提是如果出口量未明显减少,关税将重新实施。

两人最有可能达成什麽协议

孙韵对BBC表示,领导人峰会通常不会达成详细的技术性协议,而是就双边关系的整体方向与主题达成共识。

葛来仪则认为,会面可能会产出“若干针对性协议”。除了上述芬太尼问题,她认为双方有可能在中国购买美国商品方面达成协议。TikTok方面的协议“仍有可能达成,不过,北京可能未必将其当作峰会的成果来展示”。

朱志群认为,中方可能会承诺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这是“中国相对较容易做的,而且是美方急需的”。

他还説,美方可能会恢复欢迎中国投资,特别是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的投资。双方还可能在美方继续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以及中方确保稀土对美出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等方面达成共识。

不过,专家表示,潜在的元首峰会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大方向回转,双方仍将进行战略性竞争。

“鉴于美国政府内部反中厌中恐中情绪很高,特别是国会,中美关系能稳定一段时间就很难得了”,朱志群表示,“另外,由于特朗普的多变性, 也很难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会如何发展。”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