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售:橙色版黄牛加价达千元 - 新闻详情

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售:橙色版黄牛加价达千元

来源:腾讯科技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9-18 19:45:25



北京时间9月19日,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售,iPhone 17、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Pro Max均已上架Apple Store。而今年全面转型eSIM的iPhone Air,暂时缺席中国大陆首发。

和往年一样,iPhone 17系列依然采用线上预约制,用户可在发售日通过快递或到店取货的方式拿到新设备。

按照惯例,全国各地的Apple Store门店在这一天都会提前开门迎接顾客。作者探访了北京三里屯AppleStore门店,员工们在清晨就已经完成了首销的准备工作,并在8点准时开门营业。

直击iPhone17发售日:三里屯苹果店提前两小时开店迎客,现场氛围拉满

截至发稿,前往三里屯AppleStore取货的消费者已经排起了大约200人的队伍,而从不缺席的黄牛们也早早地候在了店外,等待回收第一批零售版机器。

Pro Max受黄牛追捧,橙色版加价1000元

排在三里屯AppleStore取货队伍首位的,是一位从河北唐山赶来的年轻男生。他在发售日前一晚便已抵达,并在店外等候了整夜。

这种熬夜排队的情景,在苹果调整iPhone发售日的取货规则后,已多年未见。

他告诉作者,他认为今年iPhone 17系列的产品力很好,让他非常激动,有了提前来排队的冲动。而他预定的,是一台iPhone17 Pro Max银色版。

通过与多位排队用户的交流,作者了解到,大部分用户选择了Pro Max机型。

iPhone 17系列线下发售首日:三里屯苹果店首位客户昨晚就开始排队

除了用户的认可之外,iPhone 17 Pro Max也受到黄牛们的追捧,加价收取用户们刚取到的新手机。

一位黄牛表示,他早已为发售首日做了准备,包括回收设备的现金、收购买家等。今年ProMax依然最受欢迎,橙色版最高可加价至1000元,银色版600元,蓝色版则谨慎收货,几乎无人加价。从前期零售渠道的反馈看,iPhone17 Pro Max的蓝色版不太受到青睐。

但他也表示,今年是iPhone的大年,预售周咨询和求购的用户数量明显高于往年,这也让他们热情高涨。

iPhone 17系列预售超预期

iPhone 17系列于上周五开启预售,苹果官网因为用户抢购热度较高曾出现崩溃。

京东数据显示,开售前一个半小时,iPhone17系列新品预约总量合计突破800万。预售开启仅1分钟,成交量便超过去年全天。天猫平台上,iPhone17与iPhone17ProMax两分钟后便显示“已卖光”。

iPhone新品在经历了过去连续3年的“小年”后,在今年迎来了全面爆发。

9月15日,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布了对iPhone 17系列首周末预购数据的分析报告。他指出,iPhone17系列首周末预购需求优于去年的iPhone 16。从第三季总生产量来看,iPhone 17的ProMax、Pro与标准版较去年同期的iPhone 16多约25%,但出货时间仅增加约一周,这意味着这三款 iPhone 17机型的总预购需求更为旺盛

高盛的追踪数据报告也给出了相同的结论。

高盛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今年iPhone 17所有机型的交货时间都比前代产品更长,其中标准版和ProMax机型增加最多,交货时间分别延长了8天。而中国大陆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交货时间平均增加了17天,达到27天的等待期。

报告显示,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 Max在今年比iPhone 16和iPhone 16 ProMax更受欢迎。这其中,iPhone 17标准版的热销表现是苹果在过去几年的预售数据中极为罕见的。

今年,苹果主动调整了iPhone17的规格下限,不但给了标准版更大的起步内存(256GB),也让市场呼声很高的高刷屏首次出现在标准版的产品上,大幅提升了标准版的产品力。

高盛表示,截至预售开启后的第四天(9月15日),交货等待时间依然较长。这进一步证实了需求的持续性,而不仅是首日的脉冲式爆发。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大陆无疑是本次iPhone17预购中增速最快的区域。数据显示,预购首日,中国大陆市场的平均交货时间从iPhone16的10天飙升至27天,净增长达17天,增幅领跑所有被追踪市场

其余高增速市场包括英国的18天(同比增长8天)、印度的13天(同比增长3天)、中国香港的13天(同比增长3天)。作为苹果的大本营,美国在今年的预购期也相较去年延长了3天。而日本是唯一一个交货时间有所缓解的地区,从去年的29天减少到23天。

高盛分析师认为,这一强劲的预购趋势支持他们对苹果2025财年第四季度iPhone收入增长8%的预期,这也将受益于某些渠道补货,因为苹果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结束时的渠道库存处于目标范围的低端。

iPhone Air仍需等待,eSIM只差临门一脚

9月10日发布会后,苹果中国区官网更新,iPhoneAir首发在列,作为和苹果关系最紧密的中国联通,成为了唯一一家首发支持中国大陆eSIM卡的运营商。

9月11日,中国电信旗下的北京电信通过官方小红书账号发布重要信息,宣布已具备eSIM业务开通能力,将于9月19日苹果iPhoneAir正式开售时,同步上线eSIM服务。

但仅一天之后,9月12日,苹果再次更新官网信息,显示“发售信息后续更新”,下面还更新了标注:“所有机型将在获得批准后发售”。

目前,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已具备eSIM相关功能,正在等待有关部门通知。

尽管eSIM这项技术已历经13年的发展,但它依然没有在国内市场完全开放。谨慎推进的背后,一方面是监管层对风险的考量,另一方面也与国内运营商的利益博弈有关。

国内市场于2023年正式开放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的注册,但在不久之后被叫停。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eSIM卡早期存在安全隐患,如不法分子会利用OTA(空中下载技术)漏洞,通过虚假身份信息批量注册eSIM号码,用于电信诈骗和垃圾短信群发等。

此外,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eSIM卡会降低用户粘性,变相导致运营商推动eSIM卡动力不足。

在此大背景下,国内eSIM卡渗透率较低,且尚未形成较好的产业生态,行业规范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联通的一位业务经理告诉作者,在现有的评估体系下,eSIM卡的实名认证标准会更加严格,对于产品和入网的标准也会做更高要求的把控。

针对“eSIM全面推行将引发运营商消费者业务洗牌”的行业观点,该业务经理认为,实际情况是支持eSIM的机型太少,目前只有iPhoneAir一款手机支持该功能。此外,eSIM业务所带来的产品形态变化大于实际意义,运营商签订的资费套餐变化不大,运营商之间携号转网的政策将严格按照现有标准执行,因此,目前看,eSIM的影响力还是很有限。

截至目前,官宣将跟进eSIM功能的厂商只有OPPO,其将在“年底推出首批eSIM手机”。同时,市场上也传出小米和华为正在准备eSIM业务相关机型的发售,华为的产品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随着Mate80系列一同发布。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