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约1500家4S店倒闭,传统豪华品牌被弃 - 新闻详情

全年约1500家4S店倒闭,传统豪华品牌被弃

来源:腾讯汽车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10-23 22:16:14

2025年“金九银十”期间,国内车市迎来爆发式增长。9月乘用车零售量达224.1万辆,销量与新能源渗透率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新能源车零售129.6万辆,渗透率高达57.8%,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明年的新能源购置税补贴退坡,各地方置换补贴收紧等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与之相反的是,终端经销商的生存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52.6%。

本期《车市热议+》邀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李颜伟,腾讯汽车车型评测主编-刘坎以及产业观察主编-傲敦,围绕今年“金九银十”车市火爆的原因,新能源购置税等利好政策退坡对车市的影响,以及终端经销商的生存情况进行深入探讨,试图解读今年全年以及明年车市走向,和经销商的纾困之道。



核心观点

“金九银十”特征

郎学红:行业“反内卷”下七八月后终端价格趋稳,缓解消费者观望情绪,政策翘尾刺激,新能源购置税免征年底到期促使车企加速交付、地方补贴调整增加不确定性,消费者前置购车。

李颜伟:新能源包括纯电、插混及豪华车表现突出,国产新能源通过中大型插混车型切入传统豪华阵地。

刘坎:三季度燃油车表现回暖,燃油车正通过产品升级与政策刺激重获市场活力。

四季度以及全年销量

郎学红:若四季度维持5%增速,全年乘用车零售预计将达2450万辆,同比增7%以上。

李颜伟:12月车企集中冲量,加大费用与价格让步,或致1月销量大幅下滑、产能放空,冲击长产业链稳定性。政策退坡例如购置税5%退坡虽影响小于过往,但12月销量或集中释放,2026年一季度或迎短期困难。

刘坎:四季度新车密集上市助力冲量。9月已推50多款新车型,车企借金九银十、广州车展等节点提升销量。

造车新势力的订单与交付矛盾

李颜伟:造车新势力从“PPT造车”变成“PPT卖车”。某网红汽车品牌订单数十万却交付迟缓,新势力宣传与落地能力脱节,生产端短板凸显,即便订单亮眼,也难掩交付滞后、品控不稳的现实挑战。

2025年经销商生存情况

郎学红:预计全年净减少近1500家,传统燃油车的4S店数量的总趋势是减少的上半年全国4S店从3.2万家减至3.14万家,净减约650家,退网与新增并存,其中退网是2749家。

李颜伟:豪华品牌经销商正经历深度转型。因销量下滑致网络过剩,大店运营成本高企,包括投资过亿、占地广、人员多等,部分门店关闭。

2026年新能源渗透率

郎学红:新能源渗透率长期趋势不可逆,短期或在明年一季度波动。

李颜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跌破50%,明年传统油车集中换代,新车定价更低,燃油车仍然会保持一定的生命力。

以下为直播对话实录(在不改变原有观点的前提下,有删减、精编和提炼)

腾讯汽车:今年“金九银十”异常火爆,相比往年有哪些新特征?今年Q4的车市走势如何?

郎学红:9月中国车市“金九”成色超预期,高基数下仍实现高同比增速,热度有望延续至年底。

主因包括:一是传统旺季驱动,四季度进入汽车消费传统冲量期;二是价格企稳释放需求,行业“反内卷”下七八月后终端价格趋稳,缓解消费者观望情绪;三是新品密集上市,下半年大量新车集中推出,形成“汽车大年”拉动效应;四是政策翘尾刺激,新能源购置税免征年底到期促使车企加速交付、消费者前置购车,地方补贴调整增加不确定性,短期催促消费。

李颜伟:9月车市销量环比增13%至约217万辆,新能源包括纯电、插混及豪华车表现突出。国产新能源通过中大型插混车型切入传统豪华阵地,成为9月车市新亮点。豪华车销量增约20%,主因是季度冲量;新能源各细类均增超17%。价格端,以价换量特征明显。

细分市场仅10万以下增长27%,新能源车型占比32%;20-25万增长17%,纯电/插混主导;30-35万增长43%。其中30-35万市场变化显著:传统豪华品牌BBA等冲量贡献增量,更关键的是国产新能源插混新车如领克900插混、坦克500插混、理想i8等集中交付,推动该区间增长,分流豪华品牌份额。

刘坎:燃油车正通过产品升级与政策刺激重获市场活力。车企将新能源技术如智能座舱、新平台设计融入经典燃油车,升级科技与舒适性配置。

10万级车型性价比跃升,叠加厂商补贴、报废补贴及经销商优惠,刺激消费。三季度燃油车表现回暖,博越L等车型跻身SUV销量前列,大众途观L、日产轩逸等老款也回升。车企坚持“两条腿走”,以燃油车基本盘稳固销量,缓解新能源转型压力。

腾讯汽车:明年新能源购置税补贴退坡会造成哪些影响?

郎学红:今年车市或将实现超预期增长,9月零售同比增5%。购置税退坡将助推四季度,12月翘尾明显,厂家年底开票冲量或透支明年需求。若四季度维持5%增速,全年乘用车零售将达2450万辆,同比增7%以上。

政策退坡背景下,新能源新势力车企四季度集中发力,加大产销冲刺市场份额。零跑作为此前边缘品牌今年增速亮眼,主因是车型性价比突出,同等尺寸配置下价格优势明显,消费者接受度高;叠加交付能力跟得上需求增长,保障销量释放。车企借政策窗口期巩固地位,力保长期留牌桌。

明年购置税减半政策提高技术门槛,要求插混/PHEV纯电续航不低于100公里。部分车企未提前预判,需四季度集中清理低续航库存车型,消化已生产零部件。因政策出台较晚,车企赶工生产销售以适配新规,短期或推动相关车型冲量。

李颜伟:12月车企集中冲量,加大费用与价格让步,或致1月销量大幅下滑、产能放空,冲击长产业链稳定性。

新能源车市呈现明显分化,15万以上高价车型因“买新不买旧”受冲击,旧款销量下滑;10万左右低价车型靠政策驱动成增长主力,银河、零跑等品牌增速超300%,受益于国家置换补贴与地方购车补贴。

政策退坡例如购置税5%退坡虽影响小于过往,但12月销量或集中释放,2026年一季度或迎短期困难。整体看,市场由新产品与低价高性价比车型推动,政策红利支撑中低端增长,高端则面临迭代压力。

刘坎:四季度新车密集上市助力冲量。仅9月这一个单月内就已推50多款新车型,车企借金九银十、广州车展等节点提升销量。

叠加12月中下旬厂商将推出年底补贴,结合国家购置税退坡后企业加码的优惠,刚需用户可等待优惠。车企借此应对政策与技术调整,冲刺年末销量,预计12月优惠幅度较大,吸引消费者入手。

腾讯汽车:今年年底车市还会爆发新一轮价格战吗?

郎学红:经销商反馈,当前车价趋稳,优惠幅度较上半年收窄,整体呈现稳中有降态势,未现上半年大幅波动情况。

李颜伟:豪华品牌例如BBA三季度虽接近完成销量目标,四季度仍面临两难:既要冲刺全年任务,又需遏制折扣恶化趋势。经销商压力显著,依赖厂家季度/月度补贴维持运营,若补贴不足或停批售。

市场价格战暗涌,9月因季度冲量价格进一步下探,厂家与经销商博弈加剧,长期折扣下行态势难止。

新能源新势力虽宣称直营“一口价”,实则通过赠品、补贴等变相拉低折扣,根源在于订单与生产矛盾突出。包括车型配置复杂,生产周期长达2-6个月,柔性化生产严重受限等等,小批量订单难获零部件供应商支持。

部分品牌订单数十万却交付迟缓,从“PPT造车”到“PPT卖车”,新势力宣传与落地能力脱节,生产端短板凸显,即便订单亮眼,也难掩交付滞后、品控不稳的现实挑战。

刘坎:豪华车四季度冲量不直接降价,转而通过补贴、免费选配等隐性方式降低车价,并推出新车如奥迪新Q5L、宝马i3等压低老款价格。细分车型如奥迪A5L、宝马i3、X3等市场优惠明显。

明年2026年成BBA电动车新平台元年,宝马、奔驰将推出基于新平台的纯电车型如宝马i3新平台版,续航超600km,同步强化充电等服务。凭借技术升级与品牌影响力,其新能源车或对中国品牌形成压力。

腾讯汽车:今年终端市场经销商退网情况如何?品牌分布有哪些特点?

郎学红:整体4S店网络收缩,上半年全国4S店从3.2万家减至3.14万家,净减约650家,退网与新增并存,其中退网是2749家。预计全年净减少近1500家。

传统燃油车的4S网总的趋势是减少的,尤其边缘合资如雪佛兰、斯柯达,主流合资的本田、日产,以及豪华品牌如BBA、捷豹路虎等网络都是在收缩,反观新能源品牌如零跑等增加,特别是豪华品牌的经销商转新能源同等价位的独立品牌的现象,例如华为系等。

李颜伟:豪华品牌经销商正经历深度转型。因销量下滑致网络过剩,大店运营成本高企,包括投资过亿、占地广、人员多等,部分门店关闭。

新投资人接手后,通过关大店开小店,如400-800平米,投资150-400万、兼并同城网点降本增效。如林肯淘汰大店后补充小店,利用售后养活单店;沃尔沃与竞品拼小店,奥迪在空白区域补建低成本网点。

转型非单纯缩店,而是优化网络。宝马去年关160家、新开100余家,实为原址重建降本。此举旨在应对新势力竞争,提升单店效率。

腾讯汽车:如何看待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渠道合并试点的动作?会成为趋势吗?

郎学红:我觉得不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只是一个在市场困难以及经营压力比较大的时候的一个权益之策,实为市场困难时短期策略,应对经营压力,减少重复投资与内耗。传统合资品牌因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网络缺失,通过双授权减少同一区域多投资人竞争,如授权单一投资人运营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双品牌,或同店分区运营多品牌、共享售后,旨在降本增效。

李颜伟:整体燃油车市场的萎缩,局部市场进行合并,这相对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合资品牌如广丰、一丰在三四线市场合并渠道,减少价格竞争,降本增效。此模式非独创,国外早有单店售多品牌案例(如韩国、欧洲),国内也曾有品牌集中销售,反映市场从“铺大店”转向“精运营”。

腾讯汽车:年底买车应该选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燃油车?

刘坎:新能源车受购置税减半政策影响,30万以下车型建议年内入手,10月后有方程豹豹5长续航版、坦克400新能源、比亚迪宋L改款等新车,上市初期政策优惠大。

油车不受购置税影响,但部分地方置换/报废补贴收缩,可关注即将上市的新车,包括新款凯迪拉克CT6、吉利第5代帝豪、大众朗逸Pro、全新日产天籁等,产品力结合激光雷达、华为智舱等技术,不输新能源。

2025广州车展还将亮相第六代丰田RAV4、奥迪Q5L激光雷达版、奔驰C级2.0T版等。燃油车更新提速,技术融合后竞争力增强,油车用户可择机选购。

腾讯汽车:2026年新能源渗透率增长趋势如何?是否会回落?

郎学红:新能源渗透率长期趋势不可逆,短期或在一季度波动,但不会长期停留在60%以内的水平,将持续攀升。

李颜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跌破50%,明年传统油车集中换代,新车定价更低,燃油车仍然会保持一定的生命力。不过,新能源用户换车时是否持续选新能源或转插混存变数,但整体新能源市场份额趋稳。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