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化?黄仁勋提出3大重点反驳:AI已不可逆 - 新闻详情

AI泡沫化?黄仁勋提出3大重点反驳:AI已不可逆

来源:ETtoday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11-19 16:01:00





黄仁勋出席华沙投资论坛。(美联社)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在华府举行的“美沙投资论坛”上,被问及“AI是否正走向泡沫”时,笑着表示“这就是最后一个关于AI的问题?”一旁的马斯克也笑了。黄接着明确否定相关疑虑,并提出3个重点,强调全球正在经历一场由底层计算架构驱动的历史性转折,AI需求并非空转,而是深具结构性基础。

黄仁勋指出,要理解目前的AI热潮,必须回到电脑科学的“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s),看清计算世界实际发生的变化。他表示,摩尔定律已经基本终结,一般用途CPU无法再满足暴增的算力需求,因此全球近20年逐步朝向“加速运算”(acceleratedcomputing)转型,而英伟达正是这股趋势的重要推动者。

黄仁勋举例,6年前全球前500大超级电脑中,有9成以CPU为核心;但今年CPU占比已降到不到15%,GPU则从10%大幅升至90%,他强调,这证明了全球正快速告别传统运算,全面走向加速运算。

黄仁勋进一步指出,加速AI需求的背后有三大关键力量。

首先,是庞大的资料处理成本。黄仁勋表示,即便不是AI运算,仅是处理姓名、年龄、地址、收入等基本资料,每年就可能花上数千亿美元,而传统CPU已无法承受这样的规模。这是推动AI与GPU需求爆发的首要因素。

第二,是生成式AI正取代过去15年主导网络生态的“推荐系统”。推荐系统决定使用者在社群平台、影音串流与电商网站看到的内容,过去依赖CPU,如今全面转向GPU,而大量企业正在为这两项需求建立大型GPU超级电脑。

第三,是“代理式AI”(agenticAI)的崛起,包括Grok、OpenAI、Anthropic与Gemini等系统。黄仁勋说,这些工具是建立在已经发生的巨大运算结构转变之上,而真正推动AI革命的力量,正是底层从CPU到GPU的全面换代。

黄仁勋总结,一旦了解计算架构的根本性转变,就会发现AI需求“完全合理且远大于外界想像”,因此他不认为AI存在泡沫。相反地,AI成长是全球运算方式“大规模、长期且无可逆”的变革结果。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