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殴打“中国女司机”为何暗指中国大妈?


女司机到底该不该打?这种问题都能被公开讨论,甚至还有争议,并且不同意见的双方很有些势均力敌的态势。不过想想,这发生在奇观频出的你国,也就不算什么了。

成都女司机被殴打内情

据百度百家的专栏作家杨时旸介绍,原本,这是个简单的事情。无论什么原因,一个公民在路上殴打另外一个公民,都是错的。从法理意义上说,这没什么可讨论的。但从人的情绪上讲,事情就变得复杂而暧昧起来。这一次痛打女司机,卷起了压抑已久的各种复杂情绪,那些无法言说,无法解决的郁闷,似乎都通过一次暴打宣泄了出来。

我们拆解一下这件事,第一,这个事件中的女司机到底有没有错?从目前的视频上看,她有随意变道之嫌,后来似乎有些故意斗气别车,但是那些花式变线到底是否真的违反了交规,需要调取录像后由警方判断。第二,男司机打人肯定不对。那么为什么他的施暴行为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许呢?

先从“中国女司机”说起,这个短语早已像“中国大妈”一样成为了专有名词。从概念描述本身来讲,它不准确、毛茸茸、带有轻蔑和嘲讽特质,但却精准地切中了人们对于女司机的整体性想象与判断,比如,驾驶技术不过关、缺乏方向感、对于交规置若罔闻、在路上会莫名其妙做出只顾自己方便而危害公共安全的奇葩举动而不自知,等等。

这是个典型的出于经验主义的词汇,带有不可辩驳的性别歧视色彩,却因为传递了最贴切的感受,甚至被众多女性本身也接纳甚至认同。“中国女司机”的那些典型行为,其实是中国当下转型期中每个人身上弥漫的普遍行为,一种莽撞、肆无忌惮、无畏又无赖的状态。只不过,这一切被简单粗暴的符号化在了“中国女司机”身上。

女司机或许有他们自身的特点,犹豫、踌躇,对突发状况判断不清,但这并不从本质上证明女性不适于开车。那些女司机拥有的一切问题在中国男司机身上体现得也同样明显。甚至由于男性的特质,那些莽撞行为产生的后果更加危险。这一次事件,如果是男司机造成的,可能还好一些,但加上性别标签后,之前所有关于“中国女司机”的整体性想象被瞬间激活,成为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其实,这一次的集体情绪宣泄,不只是简单的针对女司机的性别歧视,也不只是在探讨打人与暴力是否可以被允许。人们表达出来的深层极端情绪是对于所有不遵守交规的司机的愤懑、无奈以及无处发泄。

长久以来,对交规的漠视行为越来越严重,人们觉得自己每天在道路上担惊受怕但又根本无法解决,交警无法随时在路上巡逻,并非所有路段都有监控摄像。我们遭遇了这些,就只能骂骂咧咧了事,日积月累成为了一种愤恨。这一次,那个男人的暴打成为了很多人心中一次虚拟性的打抱不平。人们把自己憋闷的情绪投射到了这一场暴力行为身上,所以,才会有如此众多的人为那个打人的男人撑腰叫好。

深层的问题是,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遵守交规还理直气壮?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素质问题可以解释的,这本身就是文明冲突。中国目前到处流露着农耕文明的残迹,在所有散漫、无赖和肆无忌惮的行为背后,都显露着那种知道农业文明已经衰败,但又没有能力跨入现代文明的自我放逐特征。在人们可以大规模的随意跨越护栏并不以为错的文明状态下,这些人转而驾驶了一辆机动车,他怎么可能马上就变得遵守规则呢?这些处于农耕文明状态下的大脑根本就不适宜驾驶汽车这种工业文明的产物,他们停留在一种骑着自行车晃荡,可以随意逆行、转弯的思维模式中,但农耕文明习惯撞上了现代文明的现实,暴力就一定会发生。这才是背后的深层冲突。更何况,中国人口众多,任何领域都处于一种你争我抢的“逃难心态”之中,而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权威与规则又沦为了笑话,那些遵守规则的人总被事实证明最终只能吃亏,进而遵守规则变成了一种迂腐和无能的行为。为了使自己不显得那么傻逼,人们都争相把自己变成一个“敢于”破坏规矩,至少能不屑于规矩的人。这才是我们每天在路上遭遇“中国式过马路”和“中国式女司机”的真相。

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事在有些时段内就是无解的。暴力,就是因为屡次的无解而积累起来的释放渠道。没人愿意看到这一切,更没有愿意经历这一切,但没有办法。那个男人在现实中殴打了一个女司机,实际上,他殴打的是一个整体意义上的符号。是整体上针对不遵守规则的人们的一次以暴制暴。别再歪楼去说什么性别歧视,也别再简单地批评暴力,这背后其实有着更复杂的,无处疏解的情绪。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10917901992798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