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二战前夕的法国为什么会奉行绥靖政策


1939年,本是值得法国人纪念的一年。这一年的7月14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就将迎来攻陷巴士底狱的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这个在1870年普法战争的废墟里建立起来的共和国,不再像法国的前两个共和政权那样没几年就走向覆灭,而是撑过了十九世纪的政治动荡,撑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撑到了1939年。就在1939年的3月,纳粹德国公然违反慕尼黑协定,与匈牙利和波兰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战争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共和国政府也打算利用这一纪念日来好好激励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唤醒民众对法国大革命的记忆。然而,一年后的法国战役中,第三共和国经历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惨败。军事上,法国被纳粹德国的闪电战彻底击溃,仅有戴高乐带领的装甲部队取得了少得可怜的一些胜利。政治上,第三共和国的议会在1940年7月10日以569票赞成、8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议会的所有权力交给贝当元帅,贝当领导的法西斯独裁维希法国政权就此成立。一个共和国的民选议会,以压倒性的结果投票决定终结自己的生命,这是世界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政治自杀事件。虽然戴高乐跑到伦敦,宣布成立自由法国继续抗争,但他的自由法国只被英国一国承认。可以说,法国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法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类》头版报道“胜利了!人民阵线赢了!”

关于法国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被纳粹德国击垮,史学界至今也还在争论。其中不少人认为法国在三十年代所奉行的绥靖政策是其后来溃败的主要原因。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慕尼黑会议的描述是这样的:“英法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经过30年代的逐步发展,至此达到顶峰。”这也代表了许多国人对于法国在三十年代的外交政策的观点:勾结法西斯,出卖小国利益。以至于许多人会觉得法国之后的溃败纯属报应,心中可能还会升起一丝幸灾乐祸。然而,回到历史现场,法国为何要与世仇德国缔约呢?这要从三十年代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态说起。

被大选撕裂的法国社会

虽然法国是欧洲第一个建立共和制度的国家,法国大革命也一直为左派津津乐道。但是,作为欧洲国家中王权最强大,天主教势力最雄厚的国家之一,法国国内的保守派势力也异常强大。历史上第一和第二共和国都分别被波拿巴家族的皇帝终结,第三共和国得以幸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共和党人对地方的保守势力做出了妥协。二十世纪以来,共和政权不再受到保皇派的威胁,但却开始受到左派的冲击。但一直到1936年议会选举为止,包括法国共产党以及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在内的左派从未在法国取得政权。即使左派三个党派可以在选举中获得多数,他们也因为互相猜忌而无法组阁,法共更是因为接受苏联领导而拒绝所有联盟的邀请,最终政府都会在中间党派以及右派的联盟中产生。然而,这一切都在1936年的议会选举中改变了。

这一改变的契机就是始于苏联允许法国共产党与左派其他政党组成执政联盟。史学界普遍认为促成苏联态度转变的最大因素就是吸取了在德国的失败教训。在1932年举行的一系列德国国会选举中,虽然纳粹党是国会第一大党,但是其席位远没有达到可以修宪的三分之二的门槛。1932年11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德国国会的584个席位中,纳粹党仅仅取得196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以及共产党分别取得121席以及100席。如果此时左翼两党联合其他中间党派是可以组成政府从而阻止希特勒组阁的。但是,在苏联的要求下,各国的共产党一律不能和其他政党组成执政联盟。1933年1月,希特勒成功组阁,阻止希特勒的机会就这样永远地错过了。

当时西欧的两大共产党,除了德共,就是法共。苏联在1934年决定放手让法共与法国其他左派政党组成联盟,也算是可以保住法国的左派。这年的六月,法共和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法国社会民主党前身)签订联合选举协议。十月,协议扩大,包括了中左的激进共和党,这样法国的左派人民阵线(Le Front Populaire)正式形成。此后在1936年的选举中,人民阵线不负众望拿下法国国民议会608个席位中的386席,成功过半。左派历史性地在法国执政,工人国际法国支部主席莱昂·布鲁姆(Léon Blum)出任政府总理。

但是,伴随着左派历史性执政而来的,是一个越发分裂的法国。左派政府在上台之后通过新的劳动法,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待遇。工人获得了罢工以及要求涨薪的权力,同时工人拥有每年两周的带薪休假,每周的工作小时数被限制在40小时,法定最低工资也被调高。社会福利被大幅度地拉高,此外左派政府解散了当时法国国内的极右法西斯政党。一切都在朝着社会主义工人天堂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一系列的改革激起了法国国内的右派,特别是保守右派的强烈不满。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人生第一次踏上度假之路的法国工人家庭们在出发的火车上绽放微笑

首先,法国总理莱昂·布鲁姆是犹太人,而法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一直是欧洲反犹主义的桥头堡,天主教传统使得右派对于这个左派的犹太人总理实在没有好感。作为保守派大本营的法国军方更是对左派的共和国政府充满鄙夷。1936年法国国民大会以及参议院分别通过了《法苏互助协议》,许诺法国以及苏联将在受到欧洲任意他国攻击时协助对方进行防御反击。然而,保守的法国军方出于对苏联的厌恶和不信任,拒绝执行与苏联的军事合作,这个协议也就就此被束之高阁,这也是此后迫使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之一。其次,左派政府的社会改革大大伤害了资本家的利益。且不说涨工资以及罢工权等等保护工人利益的新法对于资本家压榨工人的阻碍,当时法国的一道风景线就是工人阶级纷纷前往海滩度假。此前前往海滩度假是资产阶级的特权,许多法国的资产阶级都对这些脏兮兮的工人占据了他们的海滩感到不满,各个度假胜地也成了当时法国阶级对抗以及冲突场所。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1936年报纸上的一则反映资产阶级高傲态度的小漫画:哦!太可怕了!我们不能再待在这里了!他们在我们的海洋里享受海水浴,他们在呼吸我们的空气,他们在我们的阳光下晒黑自己!

总之,法国在整个1936年至1939年间都饱受政治上的内耗,此时法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政府为了解决改革在国内带来的种种问题,无暇顾及国际事务,客观上迫使当时法国政府对包括德奥合并(奥地利并入纳粹德国)在内的一系列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行为采取默许以及绥靖的态度。

和平的政府和厌战的国民

法国政府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这是一个高喊和平口号上台的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全法所有的市镇乡村都有人在一战中死亡,也都建有一战纪念碑。本来法国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生育率就长期处于低谷,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基本打光了法国的一代年轻男性。长时间的战壕战及炮战更是永久地改变了法国北部的地形地貌,现在法国北部还有许多本来是平原的地方现在覆盖着一个个的炮坑。虽然法国赢得了一战的胜利,但是法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至于战后法国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看看法国为了打败德国付出了什么吧,我们根本就不是什么战胜国,我们牺牲了太多。法国民间完全没有做好再打一次大战的心理准备,整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法国国内的和平主义运动也是风起云涌。人民阵线的竞选口号也是“反对苦难、反对战争、反对法西斯;为了面包、为了和平、为了自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战争对法国人来说变成了最后的选项。左派政府上台后造成的社会矛盾,加之法国政府和人民都没有准备好和纳粹德国的战争,出卖小国利益的绥靖政策看起来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1936年人民阵线的竞选宣传海报:反战保和平

大战前的狂欢

回到1939年的历史现场,法国政坛处于分裂的顶点,人民阵线基本已经分崩离析。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已经被激进共和党排挤出去,法国共产党也因为反对绥靖的慕尼黑协议而退出联盟。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公然违反慕尼黑协定的行为也逐渐让法国政治精英们意识到与德国的战争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在政治分裂及战争乌云笼罩下的法国,法国大革命150周年庆典的两个主题就是团结国家和保卫祖国。然而,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及法国共产党,早早就宣布不参加七月十四日举行的庆典,给“团结”的主题蒙上些许阴影。

阴影归阴影,盛大的庆典还是如期在夏乐宫举办了。为了1937年巴黎世博会而建的夏乐宫刚刚见证完那年纳粹德国和苏联在世博会上的斗法,又迎来了法国自己的盛会。夏乐宫面对的塞纳河岸站满了来自法国殖民地的肤色各异的礼兵,从河岸登上夏乐宫平台的台阶两侧站满了穿着纯白服装的儿童。登上夏乐宫前的广场,民众可以看到到处都装饰着三色绶带,广场的中央是三座三十米高的巨塔,象征着共和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三座巨塔的前方是主席台,主席台的立面上装饰着一个由三色绶带牵引着的巨大的三色徽章。放眼望去,整个会场成为红白蓝三色的海洋,对于所有到场的法国民众来说都是平生难得一见的盛大场景。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从埃菲尔铁塔一侧拍摄的夏乐宫主会场以及当时的盛况

如果说夏乐宫的庆典代表了当时法国政府希望团结国家的愿望,那么当天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的英法联合阅兵仪式则更像是对纳粹德国的警告,体现出庆典的另一主题:保卫国家。这次阅兵是从一战胜利阅兵以来,法国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总共有三万名英军和法军士兵参加阅兵。军方出动了三千五百匹战马、六百辆各类载具、一百二十门火炮以及三百五十辆装甲车。在阅兵方阵从凯旋门沿着香榭丽舍大道向协和广场行进时,空中还有法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的总共三百五十架战机组成的联合编队进行飞行展示。一切的一切都旨在让法国人民重新想起1919年的一战胜利阅兵,同时向国民以及纳粹德国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法国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土。

1939年的庆典作为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来说是成功的:次日全法的报纸都充满了对于夏乐宫的会场以及香榭丽舍大街联合阅兵的溢美之词。当时法国大报《小巴黎人》对此评价道:“祖国胜利了。法国的人民狂热地迎接了法兰西殖民帝国的军队,表达了他们的力量和决心。”当时的法国总理达拉第(Daladier)在夏乐宫发表的演讲中特别强调了全法国人民都已经团结在保卫国家的大旗下,法国人民展现了保卫和平和自由的决心。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时任法国总理以及激进共和党党首达拉第

此时,离战争爆发只有两个月了。虽然当时的人们无法预测战争会何时发起,但是从政府到民间都已经或多或少地预感到和德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看起来,法国已经准备好了,大家的爱国热情高涨。尽管和平主义在两次大战之间的法国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没人愿意打仗,但1939年法国政府和民间的态度已经是坚定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法国的绥靖政策并不是一味地与纳粹德国妥协,而只是为了求得和平的一种手段。人们可以说法国政府的这些手段是短视的,是无耻的,是出卖小国利益的,但这些政策对于当时的法国是合理的,是符合法国的国家利益的。悲剧的是,战争的车轮已经开动,一年以后,绥靖政策在德国战车的碾压下彻底破产。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2140979766846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