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这部闭幕大戏堪称雅纳切克歌剧中的“另类”


雅纳切克是和德沃夏克、斯美塔那齐名的捷克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丰富多样,民族风格强烈,然而他的作品在中国上演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歌剧。

11月19日,作为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闭幕大戏,雅纳切克民族歌剧的代表作——《马克若普洛斯档案》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也是雅纳切克首部在中国上演的歌剧。

雅纳切克民族歌剧的代表作《马克若普洛斯档案》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本文图片 主办方供图

一部现代主义风格歌剧

1926 年,《马克若普洛斯档案》在捷克布尔诺国家歌剧院世界首演,自此成为雅纳切克“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马克若普洛斯档案》讲述了一个关于长生不老的愿望,探讨了一个关于永恒生命的哲学问题。

马克若普洛斯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的御医,因为皇帝旨意,开始研究长生不老药。1585年,御医之女马蒂喝下了父亲研制的不老药,永葆青春。三百年后,马蒂以歌剧名伶的身份出现在布拉格,每个人都被她的美貌所惊艳,然而她的心却异常冷漠,她对任何事物都是冷淡的、否定的,能引起她关心的只有两件事,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死亡的恐惧。

《马克若普洛斯档案》演出现场。

《马克若普洛斯档案》在雅那切克的歌剧甚至整个20世纪歌剧中,都是不折不扣的“另类”。它的取材和情节,以及受此影响的音乐处理,均与19世纪以来的传统歌剧迥然相异——整部歌剧情节曲折,戏剧冲突强烈,然而没有咏叹调,全是宣叙调,好似喋喋不休的舞台剧。

《马克若普洛斯档案》演出现场。

1923 年到1925 年,雅纳切克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修改剧本,同时进行音乐创作。

整部歌剧采用“吟诵调”的写作手法,有一种厌世的辛辣感,极具表现力和现代感。另外,这部歌剧从头到尾保持着不加渲染的简朴风格,不和谐且尖锐的音响显示出一种原始乐风。从本质上来说,这部歌剧不能算民族乐派风格,而是现代主义风格的歌剧。

雅纳切克超越了原作者卡雷尔·查佩克的境界,用音乐的力量将原本惊悚神秘的喜剧,转化为一部具有悲悯气质的歌剧,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真谛——长生不老的生命是孤独、无助、令人绝望的,生命正因有限才获得意义。

其实,雅纳切克的所有歌剧都在探讨一个问题,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在《马克若普洛斯档案》里,他不仅仅讲述了长生不老的故事,更谈论了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马克若普洛斯档案》演出现场。

惠及400多万人次观众

《马克若普洛斯档案》演毕,意味着历时31天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式落幕。

本届艺术节期间,来自66个国家的万余名艺术工作者相聚申城,举办各类活动350多项,惠及400多万人次观众。

作为艺术节的主板项目,舞台演出共计献演45台剧目,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超过9成,其中,大型交响合唱《启航》、荷兰舞蹈剧场《狩猎我心》、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交响音乐会、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评弹《寻找蒋月泉》等15部剧目,出票率达到100%。

艺术节“艺术天空”系列演出覆盖全市16个区的30个户外和室内场地,共献演46台94场节目,更多优质节目资源辐射到了金山、奉贤、崇明等远郊地区。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进入第六个年头,今年共委约12 位青年艺术家推出了9部原创作品。“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则带来157场委约、邀约作品,32项大师讲座、工作坊、展览等活动。

《马克若普洛斯档案》演出剧照。

“艺术教育”深入学校、社区、商圈和城市新空间,共举办54项111场系列活动。作为其中一个分支,“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了上海市49个校园(包括7所幼儿园、8所小学、12所中学、22所大学),带去了46台节目。今年,“艺术教育”还推出“首届学生观剧团”,260多名大中学生参与,以当代年轻人的视角探讨艺术,向艺术节组委会提供评价、反馈和建议。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也在今年的艺术节正式成立,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2个国家的124个艺术节和艺术机构踊跃加入。

《马克若普洛斯档案》演出剧照。

“艺术节演出交易会”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参会机构500余家,参会国际机构数量较上年增长了39%,达成485个合作意向,更多中国作品将通过交易会走向世界。

贵州文化周、以色列文化周、无锡宁波合肥分会场、朱家角水乡音乐节、上海(嘉定)互动戏剧节、上海魔术节、上海喜剧节等一批节中节活动的举办,使艺术节真正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8787136077881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