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狮子山精神给这城市的禁锢牢笼


一座形似狮头的高耸山峰,如今并不只是香港这座城市最自豪的一个风光,它还是每一代香港人都已有的一种精神寄托。以这座山峰命名的狮子山精神早已是上世纪那几代香港人为之动容的城市故事和许多人的发迹历史,但在当下,它却悄然间,变成了年轻人不易察觉的禁锢牢笼。

狮子山是香港的一个著名山峰,由其演化而来的一种群体精神源自于香港经典影视剧《狮子山下》,香港作家廖伟棠曾经具象给出过这个香港人都认可的核心价值的定义,也即“同舟共济、逆流而上”八个字(图源:VCG)

在狮子山精神对这座城市的近乎唯一衡量价值下,年长的香港人已经越来越觉得青年人似乎弱不禁风也并不可靠,甚至不够担负起足够的社会责任,为政治避难或是发家致富而打拼的他们,似乎并不能理解年轻世代现在的拼搏究竟是基于怎样的一种心理?但后者通常会反驳他们一个“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的个人主义或战后西方自由主义的心理缘由。

可现实一些令人无奈的社会迹象以及那些凝固住的阶层形态,现在只得让年轻世代几乎投诉无门。在疾呼亦被指责的情况下,年轻人只剩下在一张张身份标签中寻找方向:讨厌政府、讨厌大人、讨厌保守、讨厌单一价值、甚至讨厌那种传统但仍广受认可的成功观。而哪个年轻人又会真的想讨厌所有事物——何况这里仍是一个远比世界很多地方都更棒的城市——每个人都依旧渴望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仍希望与这个传奇城市一起再续未来。

上世纪后半叶伴随亚洲政治浪潮而生的那种同舟共济、耐劳刻苦、无屈无挠的狮子山精神,是发端于香港这片狭小之地的一种不同于意识形态亢奋的乐观、强调为家庭而付出的个人与城市精神。香港往昔由转口贸易变为工业与制造业的城市选择,恰巧碰撞上了人才丰盛的移民时代,这些给了成功故事迸发的空间和基质,安分守己般的踏实上进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衣食安乐,而如果肯放手一搏,不可思议的掘金故事多到正像人们如今还在惊讶的那样。

因逃难来到香港,却能过上超越自己想象的人生,甚至共同帮这座城市进入了亚洲四小龙的席位之中,曾令不少香港人长久怀恋自己创造的一切神话。可当现代中国自上世纪末进入它的第一次经济改革,以及香港却要面临生活愈好却也愈贵的城市困境,住屋环境看不到绝对量级的起色,中间阶层也开始隔开了这个城市人群的幸福指数,甚至还有正在风靡的全球化令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地重写社会认知。狮子山精神的奋斗意识符号逐渐被自由主义下的个人意志取替,这种人文精神也渐渐只沦为一种怀旧标记和几首感动旧人的年代金曲。

香港一直在变,可是狮子山精神到了今天却成了反面的负担与阻碍,令人意外地笼罩着这座城市。创世纪的老香港人所付出的那些努力固然无可置疑地需要受到尊敬,这个前殖民地最风云变幻的那段历史也不应被人们忘记,但特定价值确实也正显得有些适应不了一个备受期待的后殖民时代,以狮子山精神去判断所有事物,凭借于此给出年轻世代在成功观的不变指导,最后只会令爱护变成牢笼。

事实上,当下大部份香港年轻人所追求的,其实亦非富贵逼人,也非坐享其成。年轻世代同样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式、追求的目标、成功的定义与上几代人不再一样,他们只希望在尽管不公平的环境下,也能开拓出一片相对公平的空间,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幸福。那份幸福可能让人们想到了另一个亚洲之地台湾正在风靡的一种“小确幸”,但即使是这一点点的“小确幸”,在现在的香港却也代价昂贵。九七到今的21年里,四大传统产业仍然限制着这里的想象力,香港的经济结构奇怪得总是令世界看得目瞪口呆,房屋仍是这个城市最不愿提起的深重话题,即使年轻人甘于由低做起,但也因全球经济转型,还有这个城市本身就越来越像一种经济社会学上令人畏惧的M型社会,而在金融风暴远未到来的间隙中便早已喘息困难。

在狭隘的空间挣扎本已艰难,拥有更多资源的成功阶层还在忽视香港社会的转变,仍然以旧思维理解年轻人,也就自然无法了解年轻世代的真正困境。如果未来注定是属于年轻人的,那么老香港人给社会急速转变所带来的那种怀旧与焦虑,便的确是这个城市眼下弥漫的原罪。

要改变旧有价值观,固然需要社会资源不遗余力地配合才可效果出众,香港政府也许会在现在的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抉择下帮助年轻人,可它会不会更强势地介入甚至协助改变现行制度,重新分配社会资源,帮助不同群组的年轻人安居乐业呢?现在看来恐怕仍不乐观。

以上的改变只是现实所需的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不论港府,抑或社会不同之人都需清楚,要让世代和好,能够真正沟通,必先需将旧时代产物的狮子山精神这个符号拆墙松绑,在辩证重识过去之后,才能够切切实实地迈步向前。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15323162078857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