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银保监会两发言人回应市场热点:开信贷正门并非放水


两位发言人就银保监会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热点话题表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破解银行“不敢贷不愿贷”难题;“开正门”并非放水。

《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即“76号文”)落地已有月余,如何分类施策,化解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疏通资金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渠道?

9月21日,银保监会召开的“三定”方案批复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分别来自原银监会和原保监会的两位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和贾飚首次联合亮相,就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情况,一一回应了如何落实“76号文”、社融规模波动的成因、是否“放水”等热点问题。

肖远企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原则,不断出台政策措施,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贾飚会后向《财经》记者表示,银保监会正在研究并准备出台保险资金投资地方政府项目收益专项债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保险资金以多种形式支持实体经济。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

8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即“76号文”),被市场视为信贷工作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指导文件。尤为市场关注的是,对于符合授信条件但遇到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成长型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龙头民营企业,如何在实务中分类施策?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图片来自银保监会)

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形式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

比如,首先从“挤”“腾”“挖”三个字入手,盘活存量。所谓“挤”,就是从过度授信的大企业、“僵尸企业”以及通道占用的资金中挤出信贷资源,用于小微和民营企业。“去年以来我们规范市场秩序的一个重点就是把通道占用的脱实向虚的资金挤压出来,用于支持实体经济。”肖远企表示。

“腾”则是指通过加大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和债转股等形式,腾出更多新的信贷资源。据了解,今年前8个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处置了8000多亿元不良资产,债转股目前的签约金额则已达1.7万亿元。“挖”则是指挖掘银行保险机构的潜力,向管理要效益。

在用好增量方面,银保监会主要有三项措施

一是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把淤积在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合理的成本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二是整合内部资源,特别是资金资源,在成本和占比上向小微倾斜,银行内部转移定价(FTP)要给予优惠,压低小微资金成本。

三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以及目前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企业倾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不过,资管新规4月底落地以来,叠加诸多宏观和微观因素,5月社融增量呈环比“腰斩”之势,引起市场关注。

对此,肖远企表示,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在6、7月有所下降,但不是总量下降,而是增速下降,7、8月份其下降速度明显降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银保监会对表外业务的整治并非把表外业务强行回表,而是有保有压,将通道空转的资金挤压进入实体经济。

肖远企指出,今年前八个月,信托贷款压缩的部分约80%来自通道业务,非通道的信托贷款不降反增,“这符合我们最初的预期,也符合我们政策最初想达到的目的”。

据了解,委托贷款下降最多的部分来自金融机构之间的委托贷款,非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下降较少。“直接用于实体经济不但不压缩,还要鼓励和使之规范发展。”肖远企表示。

不过,肖远企亦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还有待改进,比如,大多由银行保险机构持有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ABN)等产品,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未纳入统计范围。“这些资金从银行流向了实体经济,所以在统计口径上可以做一些优化,以便更全面地反映社会融资的情况。”

7月20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其落地后将进一步优化表外业务的结构。

肖远企对《财经》记者表示,银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将根据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和修订,理财子公司、结构性存款和非标转标等相关配套措施亦在推进之中。

破解银行“不敢贷不愿贷”难题

据一位银行业人士指出,考虑银行和中介成本后的无风险利率高达8%,为了此很多企业不得不加杠杆,目前很多企业的杠杆率高达8-10倍。在此情况下,如果为了实现去杠杆的目标,对这些企业简单抽贷,这些企业必死无疑。

在企业眼里,银行往往只愿 “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一旦企业出现较大问题,银行出于自身风险控制,抽贷、惜贷情况同样可能发生。

如何破解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难题?

对此,肖远企指出,银保监会很注重让银行建立“敢贷、能贷和愿贷”的长效机制,督促其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

所谓“敢贷”,是指银行要建立尽职免责和纠错容错机制。肖远企坦言,一些小微企业缺乏担保,现金流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其贷款风险比较高,不良率亦高于行业平均不良率。很多银行员工特别是信贷员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怕被问责,存在不敢贷的心理。因此,首先要打消银行员工的顾虑。“纠错容错制度要清楚,要讲非常明白,不合理条款要修订,没有制定的要加快制定。”

所谓“能贷”,是要有足够信贷和资金等资源,向小微和民营企业倾斜。银行内部员工亦要有足够的能力发现新的增长点,为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服务。

所谓的“愿贷”,则从激励机制入手,对考核体系重新审视、梳理和修订,对做小微和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员工能够与从事其他金融业务的员工一视同仁,实行与其责任相匹配的激励措施。因为做小微企业贷款相对来说更加辛苦,小微单笔金额都比较小,不像做大企业,单笔金额比较大。“信贷员花在小微企业上的时间、精力和付出的成本都比较高,在考核上要让他们有积极性、能动性。”肖远企表示。

肖远企指出,目前银行考核机制是在过去几十年资产、利润高速增长时期形成建立的,已不能适应当下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需要对考核激励体系和考核指标进行修订。

督促银行建立“敢贷、能贷和愿贷”机制的同时,银保监会亦对小微企业提出了“两增两控”的目标。所谓“两增”指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指合理控制成本、控制风险和贷款质量水平。肖远企介绍,目前“两增”的目标已实现。

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优质企业,银保监会通过窗口指导,要求银行机构不要盲目地抽贷、压贷和断贷,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帮助其走出困境。

通过建立联合授信机制,银行共同对企业融资需求进行把脉与讨论,给予合理的资金支持,防止企业盲目扩张,尤其是在不熟悉、非核心主业的领域扩张,帮助其合理控制杠杆率,避免推高杠杆率加大债务负担。

债权人委员会机制则旨在使债权人形成合力,帮助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走出困境。肖远企介绍,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通过债权人委员会机制进行了相应的重组和债权谈判,“实现了浴火重生”。

“开正门”并非放水

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通过治乱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措施“堵旁门”,让金融机构的“旁门”越开越小。同时培养新的发展点、新的增长点、新的盈利点,让“正门”越来越大。

今年3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即“7号文”),将拨备覆盖率的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一行一局两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工具创新。

肖远企表示,这些就是“开正门”的措施,提升金融机构更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不过,肖远企亦指出,不能将“开正门”理解为放松监管的“放水”之举,严监管这个方向一直坚持,并非市场上一些观点所认为的有所放松。“治乱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以及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和高风险业务,无论从制度、政策还是具体的监管措施和监管行动方面我们都不会放松,也不可能放松。要确保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确保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

市场对银保监会“放水”的一个误解还来自对“无还本续贷”的误读,这一工具曾因被理解为“逃废债工具”而引发争议。肖远企对此回应称,无还本续贷主要针对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银行可以提前按新发放贷款的要求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以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这一工具强调的是贷款到期时的“续贷”,并非不还本。

据了解,续贷可以减去企业两笔贷款间的时间差,减少企业为时间差内的短期资金周转而高成本借过桥资金的现象。一位银行相关业务部门人士曾对《财经》记者表示,一些银行出于风控等方面的考虑,对无还本续贷持谨慎态度。

近期,有关部门多管齐下加速地方债发行。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地方债风险权重近期有望从20%降至零,将进一步提升对作为地方债最大买家的银行的吸引力。一些市场人士预期,在总资本不变情况下,这一政策将使得银行可投资地方债的总量增加。

对此,肖远企对《财经》记者表示,地方债的风险权重并没有下调。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贾飙,图片来自银保监会)

8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以来,专项债券发行正在进入高峰期。据《财经》记者了解,一些发行了地方专项债的地方政府已向多家保险公司伸出了橄榄枝。对于保险资金是否可以参与地方专项债投资,贾飙在会后向《财经》记者表示,银保监会正在研究并准备出台险资支持地方专项债的相关政策,对保险资金以多种形式支持实体经济积极探索“开正门”。

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255.5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6.5万亿元,当月新增1.3万亿元;银行直接持有债券余额达43万亿元。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263万亿元,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7965亿元。

此外,贾飚介绍,截至7月末,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约77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100亿元),情况基本稳定。在投资品种上,传统投资约占47%,另类投资约为52%,结构整体比较健康。

贾飚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在加强监管、严防风险的同时,支持和鼓励保险机构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方向,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有关的投资活动。同时亦对少数保险机构开展激进的境外投资和盲目的境外投资,进行了严厉查处。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4142980575562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