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台产车纳智捷现危机 映照台湾汽车产业软肋


作为台湾政府扶持汽车产业首要品牌“裕隆集团”最近多有风波!

首先是当地时间9月初,裕隆集团旗下品牌“纳智捷”的研发公司“华创车电”宣布公司将“厂办合一”,将员工全数迁往台湾苗栗;9月6日,裕隆为了解决纳智捷过剩产能,并增加研发能量,急寻拓展外部业务,甚至跨足为台资意大利机车品牌亚帝发(ADVIA)三轮重机组装代工;紧接着,9月12日,集团创始元老,同时也是裕隆五人决策小组之一的陈国荣请辞华创董座与纳智捷董座;9月17日,又传出2006年原集团董事长严凯泰提出的“裕隆城计划”要喊停。一连串的策略变化,堪称裕隆集团的多事之秋。

裕隆集团在经营与转型上,出现了困难与挑战。裕隆作为台湾战后至今汽车产业发展以来的重要企业,裕隆集团的发展让全台民众都在看。其背后体现了从过去台湾政府政策扶持,到今日力图转型的过程中,台湾汽车产业历经什么问题?

台湾汽车销售最大宗仍以日系与美系拼装车或代理为主,其中以日本日野合资的国瑞汽车在台销售占最大比例。图为2018年台湾各厂商汽车总销售量。(黄雅慧/)

1960年,裕隆创办人严庆龄在原有台元纺织的获利基础上,与日本、美国分别签订技术合作合约,成立了第一家台产汽车制造公司裕隆,开始制造小卡车与小客车。

不过当时台湾的汽车生产规模和技术尚未成熟。

台湾政府为了扶植相关产业发展,祭出多项法令,例如1961年的《发展国产汽车工业办法》、1964年的《汽车运输业管理规则》,一直到1972年的《促进汽车工业经营方案》等等,以法律明文限制或是利用关税制度来保护台湾汽车产业,“管制”小轿车与3.5吨小货车的进口,让台产车在市场上能没有竞争对手。但是裕隆的质量与产量未跟上,价格上又特别贵,所以这也造成政府不小的压力。

因此,台政府又放宽台产车厂设置门坎,于是1967年中华汽车、1972年福特六和汽车、1974年三阳汽车、1977年羽田汽车、1984年国瑞汽车纷纷核准成立。

1968年台政府正式开放小客车进口,来年中华奔驰成立并取得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

的台湾代理权,另外一家汎德公司也于1970年设立,进口车正式进入台湾汽车市场。此时台产与进口汽车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

为什么裕隆受到台湾政府强烈的保护,但仍成长有限?

台官方当时虽然对汽车产业保护不遗余力,却缺乏一贯性政策,且朝向装配化发展,并沿用外国品牌,导致实质上成为国外品牌代工。此外,台产汽车在政策保护伞下,售价高出国外很多,这也成为消费者所诟病的一点。

从另一方面来看,当时台湾汽车业多与国外技术合作或合资。如中华汽车是与日本三菱(Mitsubishi)

合作、三富汽车与法国雷诺(Renault)、美国通用(GM)与日本五十铃(Isuzu)合作,国瑞则与日本日野(Hino)、日本丰(TOYOTA)合作。而裕隆本身也是与日产(NISSAN)汽车合作。

虽然和外国技术合作可以“师夷之长技”,但当时要全然吸取国外技术并非易事。如根据台媒《自立晚报》出版的《台湾民间产业四十年》一书所言,裕隆在与日产合作过程中,其实也吃了不少亏,比如合作过程得支付高额技术报酬金,而不能产制的零件必须向日产购买;此外,日产技术人员对于重要技术也不愿倾囊相授,要真正向外学习技术,得凭裕隆技术人员一点一滴累积经验。与国外厂商合作也有其挑战性,如何自己生产、自己掌握技术,成为了台产汽车的首要之务。

已故的原裕隆集团董事长严凯泰,生前推出台湾自主汽车品牌“纳智捷”。(中央社)

2009年裕隆在自主品牌的期望之下,成立了纳智捷汽车。不过这条路并不顺遂,2010年裕隆与中国大陆东风汽车合作成立“东风裕隆”,并将纳智捷定位两岸“中华民族车”,希望整合两岸各自优势,以台湾优势抢占中国大陆市场。

无奈纳智捷2010开始营运后,销售额并不理想,根据业者提供台媒《工商时报》数据显示,纳智捷汽车在大陆的销售成绩从2013年3.2万辆成长至2015年6.04万辆,但其后一路下滑,2018年仅在陆售出6,900辆。一方面在中国大陆内销定位模糊,产品未能契合市场,导致这辆“中华民族车”落入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

将视角转往与台湾发展经验类似的韩国,韩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保护。从1962年到1990年,韩国为汽车工业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战略性扶持政策法规。每个阶段政府制定具体且明确的政策,并提出把汽车产业构建成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韩国也与外企合作,比如韩国现代(Hyundai)

汽车多数车款是与日本三菱合作,但其发展之初明确表示不会采用合资,因为不让合资方控制。它们也仰赖与国外技术合作,但在掌握核心技术之后,摆脱对合作方依赖,并往自主设计、制造迈进。

台湾裕隆汽车的历程可作为台政府在扶持产业政策的案例,从历史经验来看,新兴产业是需要扶持与保护的,但同时也需要建立长远眼光和目标的模式,并随着时势发展而随时调整,既能为之后执政者所延续,企业本身亦能在这些过程当中找到自主发展的力量。而未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眼前汽车业发展热点正转向电动车与自驾车,台湾官方在思考扶持厂商面对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时,又要有如何的策略拟定,这将会是台湾产业转型的大哉问。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4041891098022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