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项伯为何鸿门宴上保护刘邦 以至于放虎归山?


很明显,项伯缺乏洞查未来的能力。

鸿门宴,是楚汉双方的殊死搏斗。但这个观念,是后人才有的。而在当时,暴秦刚刚灭亡,天下义军纷起,各路诸侯争霸。置身其中,并没有几个人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天下之主会在刘邦与项羽之间择一产生。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各路诸侯之中,项羽的实力无疑是最强的。但是从政治、舆论的角度来说,项羽并不占有优势。因为当初大家曾有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作“王”。而先攻入咸阳的,恰恰是刘邦,不是项羽——项羽与秦军主力决战,虽然获胜,但是耽误了时间。

在实力最强、舆论不利的情况下,项羽在做“西楚霸王”,要做天下诸侯的领袖(不是主人),他需要的,是安定人心、争取支持,而不是急急忙忙地打击刘邦这样一个已经表现出臣服态度的人。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而宽容刘邦,可能对其他诸侯有好的影响:原来项羽是个宽容的人,那我们都可以臣服于他。

这个观念,是项伯、也是项羽的共识,甚至是大家的共识。反对的只有范增。而范增的理由是:“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范增当然是对的。但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们站在今天,已经看到了楚汉战争的结果。而站在当时,仅仅因为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就断定他“志不在小”,也太儿戏了吧?况且“志不在小”的人多了去了,哪一位诸侯没有“彼可取而代之”或者“大丈夫当如是”的壮志?刘邦就凭“志不在小”,就能成为项羽的对手吗?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至于“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就更玄妙了。你说五采就五采,我怎么看不出来?幸亏这时项羽与范增感情很好,否则怀疑他“与刘邦有宿仇,想借我手除掉刘邦”也是很自然的事。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总之,范增有远见,但他在项羽集团中,是少数派。如果举手表决,他肯定占不了上风。而占多数的,恐怕是项伯这一类的人。包括项羽,在两种意见中摇摆一番,还是走向项伯一方。以至于放虎归山。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站在历史的后端,可以任意批评古人,因为你知道结局。但是设想一下,如果项羽杀死了刘邦,也许会威慑其他起义军首领,不敢与项羽合作,甚至联合起来反对项羽。项羽集团的覆灭,说不定比历史还早。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生为今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们可以用“事后诸葛亮”的智慧,无限地嘲笑古人的愚蠢。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7327060699463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