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水墨笔下的台湾胜景,“彩墨宝岛”展现全台翠绿之美


位在台北市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简称史博馆),为国民党政府迁台后所设立的第一座博物馆,成立至今超过一甲子。史博馆自2018年起进行整修闭馆后,秉持着“修馆不休馆,服务不打烊”的精神,持续在全台各地开展,让民众在整修期间依然能够观赏其丰富的馆藏。为让民众欣赏其馆藏书画,史博馆于7月10日在新北市新庄区文化部南栋的一楼艺廊,举行“彩墨宝岛-历史博物馆馆藏特展”展览开幕式。台文化部政务次长彭俊亨、史博馆馆长廖新田,以及台湾知名水墨艺术家罗芳、苏峰男、蔡茂松、罗振贤、张伸熙、张韵明等皆出席与会。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台史博馆举行“彩墨宝岛”特展,邀请艺术家与官员莅临开幕式,前排左起依序为:艺术家苏峰男、罗芳、台文化部政务次长彭俊亨、史博馆馆长廖新田、艺术家蔡茂松、张韵明、罗振贤,以及钢琴家卓甫见。(台文化部供图)

彭俊亨致词表示,艺术大师以水墨为媒材,画出美好的台湾风景。近年,台文化部正推动重建台湾艺术史的政策,而艺术家的故事就是建构、重建台湾艺术史的关键。民众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以此知晓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如此一来便能对于台湾艺术史的面貌理解得越来越清晰、立体。

廖新田致词表示,史博馆整修至今两年半,仍努力不懈地在全台举行巡回展与其他博物馆合作借展,更推出12场在线展览,不因为闭馆而中断与民众的交流。廖新田向民众报告,目前史博馆已整理并修复完成6万多件馆藏。由于史博馆最初为“历史文物美术馆”,故馆内也有相当丰富的艺术品,通过这次修馆整理出《战后台湾美术史辞典》,该书将于2020年底出版,方便民众深入了解战后台湾艺术发展。

台湾由于兼具山海胜景,往往成为艺术家彩笔描绘的对象。史博馆的馆藏中,便有许多以台湾地景为主题的杰作。因此特别规划“彩墨宝岛”展览,透过25幅复制画作,分为四大主题:北部人文荟萃的苍绿、中部森林蓊郁的浓绿、南部物产丰饶的翠绿,以及东部依山傍海的碧绿,同时作为展览主色调,希望观众置身于绿意盎然的情境中,感受台湾山水的“长青”意象,并通过艺术家的视野,体会台湾彩墨创作之艺术美感,欣赏台湾丰富的地景样貌。

台湾的水墨艺术发展,要归功于1949年来台的艺术家,他们运用深厚的笔墨根基、学识修养与观察,在“师古人”的基础上,让台湾书画创作于1950至1980年代大放异彩。更发展出结合台湾自然人文环境的“台湾风貌”山水画,其中最为知名的水墨艺术家,莫过于张谷年(1906-1987年)与傅狷夫(1910-2007年)。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傅狷夫,浙江人,1910年生。他以独创技法描绘台湾风景,开创“傅家山水”。 《大里涛声》使用了“点渍法”画海,以自创的“裂罅皴”描绘山石。(林君颖╱)

本次展览也展出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如张谷年的《乌来观瀑》,以写生方式描绘乌来名胜,更把乌来台车绘入画中,增添了日常生活气息,让民众在欣赏大师的山水技法时,也以此拉进了与水墨画距离。而开创“点渍法”画海、以自创的“裂罅皴”描绘山石的傅狷夫,其作品《大里涛声》,不仅画出海浪之汹涌波涛,也描绘出台湾特有的山石景观。通过25幅画作,可以深刻感受到艺术家们的真挚情感,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张谷年,江苏人,1906年生。《乌来观瀑》为张谷年于1961年新春时创作,除了画作主题的乌来瀑布外,还可以看到右下角绘有乌来台车。(林君颖╱)

今日的台湾民众,由于政治因素的操弄,对于传统中国水墨画总有距离感,认为其艺术创作古老又无变化,或觉得艺术家所描绘出的写意风景与现实差距太大,难以体会其创作精神。不过此次史博馆挑选出的25幅描绘全台风景名胜之画作,可以清楚观察到艺术家在展现传统技法的同时,也画出他们所见的美景。“台湾风貌”山水画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并非单纯重复古人的画作,也绝非是技巧堆迭,而是画家实地观看与推陈出新的技法,结合土地的情感创作而成。艺术大师用作品纪录了台湾过往的面貌,让今日的民众得以窥看过往的景致。

“彩墨宝岛-历史博物馆馆藏特展”展览自即日起至2021年1月3日止,欢迎民众踊跃参观,共同体验艺术家如何以台湾风景为灵感泉源,开创台湾水墨艺术的新格局。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0827054977417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