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仔细听了周海宏教授的演讲:《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非常喜欢;非常赞叹。的确,艺术修养、感性智慧是我们当今社会所普遍缺乏的。一个在田野里劳作的人在辛勤耕耘,那个躺在河边看着浮云苦苦沉思的诗人难道不是在做另外一种耕耘吗?前者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而后者却是默默地反刍着人生,将悟到的智慧像柔和的光线一样折射入人的心田。你能说前者就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后者却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吗?

《小王子》不也在反复告诉我们这一点吗:那看不见的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有的人会说:艺术、美,这些都是非常主观的东西,你如何能够判断你就是高感性而他就是低感性呢?比方说,有些印第安的雕塑作品,在色彩上也许搭配并不很好,造型上也许有些笨拙狂野,用常人的眼光来看,就是并不那么优雅脱俗的。但是,为什么西方人还是觉得它们美呢?

答案是:因为那些作品体现了印第安文化中那古朴而率真的一面。

所以,如果我是演讲的周海宏老师,我会强调一点:凡是真正的艺术和真正的美,都是打动人心的,都是跟宇宙、自然界充满和谐的,都是让人的灵性提高的。而反过来说,那些媚俗的就是矫揉造作、没有想象力、让人的身心灵处于分裂状态的东西。

我还会再强调一点:会欣赏美并不非得跟金钱挂钩。所以,我认为周教授在演讲中举的有些例子并不是特别贴切的,比如,两夫妻为买洗衣机吵架,太太要买好看一点的1600元,先生要买便宜但难看一点的1400元。周教授说太太感性高所以要求买贵的,因为“高感性者,愿意为美化环境、享受生活付出成本”。可是,谁说贵的就一定是更美的呢?背一个帆布书包的人比那拎着一个名牌包包的人的感性智慧就低?那么,这里就稍微有点误导人了,因为这容易让人得出一个印象:原来感性思维就是要学会如何付出代价享受生活。

当今社会中特别善于“享受生活”的人难道还少吗?看看那些白富美,那些高富帅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因此,我会告诉那些追求品味、高雅的人们 – 真正的高感性者善于享受生活,但不见得非得为此付出物质上的成本。因为真正的美、雅、品味、是来自于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来自于文化艺术的修养和内涵,来自于充满快乐而充实的生活,跟物质享受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因为真正的美,不仅仅是享受,而是像柏拉图所说的: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16519069671631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