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从国土防空到宇宙作战,俄防空战机的蜕变


冷战时期,在中国歼击机系列研发成熟、问世前,空中向来是美苏两强称霸的场域。战机的作战半径、飞行速度、挂载武器数量与强度等,亦是双方较量的焦点。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济欲振乏力,其第五代机Su-57的列装生产一直采取小批量、边产边改的方式进行,其传统战机研发科技的优势已经逐渐被中国所取代。为瓦解美国下一代高空高速侦察机SR-72(黑鸟之子)的优势,俄空军已研发首重极音速飞行(高达4至6马赫)性能的第六代战机MiG-41(米格-41),弥补因国土面积广大带来的长距离防空需求。为何过去苏联有别于美国、组建了以防御为主的“国土防空军”?其需要的战机与一般空军又有何不同?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1961年开始研发,1970年正式服役的米格-25,在试飞期间曾缔造3马赫的航速,震惊西方世界。(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在空军之外的“国土防空军”

1941年6月,纳粹德国发动袭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Operation Barbarossa),相比德军训练精良、丰富作战经验、拥有性能优异的Bf 109F/G型、Fw 190战斗机,苏军多为老旧的伊-15(I-15)、伊-16(I-16)战机,米格-3(MiG-3)和拉格-3(LaGG-3)等先进战斗机数量稀少,且少有战机配置无线电,加上缺乏讯息加密的设备则让德军得以轻易窃听,苏联飞行员的空战经验和技术都极为缺乏,于是在发动战争的最初三天里,苏联就有3,922架飞机遭到摧毁,而德军只折损35架,突显了苏军损失惨重。

有鉴于掌握制空权的德军步步进逼,苏联紧急加强莫斯科、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高尔基市(Nizhny Novgorod,今下诺夫哥罗德)、雅罗斯拉夫尔(Yaroslavl,位于莫斯科东北方282公里)等工业区,以及伏尔加河上空战略桥梁的防空掩体,并对首都莫斯科方圆250公里内布署了602架歼击机,796门中口径高炮,248门小口径高炮,高336挺射机枪等防空火力,在随后的莫斯科对空防御战中发挥极大作用,德军仅有229架次(占空袭架次的2.6%)能进入市区上空,成功阻挡了德军的空袭行动。此外,反应过来的苏军奋起反击,在空中击落德机378架,防空歼击航空第6兵军在莫斯科会战中突击敌方机场击毁敌机567架,摧毁坦克、装甲车450辆,以及汽车约5,000辆。

苏联意识到,过去并不那么被重视的防空部队能在战争中立下大功,并于莫斯科会战(莫斯科战役,1941年10月2日-1942年1月7日)结束前夕,总结战争爆发4个多月防空作战的经验,苏联国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巩固国土防空的第874号命令,把过去由各方面军或各军区各自横向领导的防空部队体制,改为苏联国土防空部队的军事委员会、司令部、歼击航空兵指挥部、高射炮兵指挥部等单位垂直领导,不再隶属各方面军与军区的空军司令部。二战(苏联称卫国战争)结束后统计,防空军共击落敌机7,313架、93人获“苏联英雄”称号、29支部队成为近卫部队、38支部队获得勋章。尽管立下赫赫战功,但苏联领土辽阔、要达到100%的巡役尚力所未迨,加上国土边境的兵力与装备仍属于各军区、舰队管辖,与防空军联系不够紧密,防空军力太过分散,导致北约或美军多次如入无人之境后安全返回,便于1954年将国土防空部队从独立兵种升格为独立军种─国土防空军。1960年,美国U-2空中侦查机侵犯苏联领空、深入腹地1,950公里,国土防空军出动米格-19(MiG-19)、苏-9(Su-9),发射14枚导弹后才将其击落,此后该军种获得大力发展,规模仅次于陆军与战略火箭部队。

世上首台3马赫战机:米格-25

有了地位上的提升与政府支持,国土防空军始有能力拦截1950年至1970年间美国先后2万次、侦查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入侵领空行动。面对可能随时来临的突然袭击,或敌方有可能以飞机运载投放核武的情况,国土防空军对新型喷气式歼击机的需求大幅上升,1960年代苏军开始装备苏-9(Su-9)、苏-11(Su-11)、苏-15(Su-15)截击机,取代米格-19。然而,美国1966年起正式服役的“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SR-71)的优异性能(最高速度超3马赫、即每秒1,020公尺),使普通侦察机无法跟踪监视,苏联倍感压力,于是加紧研发世上首架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米格-25(MiG-25)。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苏军中尉飞行员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别连科(Виктор Иванович Беленко,1947年─迄今),于1976年驾驶米格-25(MiG-25)叛逃至日本北海道函馆,让西方世界得以一窥米格-25的奥秘。图为美国CIA所藏的别连科身份档案。(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北约昵称“狐蝠”(Foxbat)的米格-25,于1950年代末即开始设计、1964年首次试飞,1967年在莫斯科多莫杰多沃航展(Domodedovo air show)正式亮相,尽管它于1969年才正式装备部队,但当时却也大大震惊西方世界。原因在于,米格-25的极速达3.2马赫,即使满载4枚每枚近半吨的R40空对空导弹、极速降至2.9马赫,但也远超F-104(2.2马赫)、F-4型(2.23马赫)战斗机与B-52战略轰炸机(0.85马赫),就连“霍克型”(MIM-23 Hawk,又称鹰式导弹,时速2.4马赫)地对空防空导弹都望尘莫及,西方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独步全球。然而,苏联靠米格-25看似已在蓝天制霸,不过1976年的一次叛逃事件,却使这项“苏联航空史上的伟大成就”神秘面纱被揭开。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挂载R-33长程空对空导弹试飞,摄于1986年的米格-31(MiG-31)。(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宇宙战机? 俄研发中的第五代战机:米格-41

深受米格-25的刺激,美国加紧研发F-15(鹰)、F-16(战隼)战斗机、F-117(夜鹰战斗攻击机),特别又以专为匿踪设计、机体表面涂了可吸收雷达波特殊涂料的F-117,于1991年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眼看1976年米格-25的驾驶员叛逃,将其技术弱点全部暴露在西方世界面前,苏联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1975年研发出时速3.1马赫的高空高速截击机—米格-31(MiG-31),并于1981年起服役,成为唯一适合在北极地区巡弋的歼击机。然而由于战机更新换代快速,旧战机使用年限即将届满,2016年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成员亚历山大·塔涅耶夫宣布,现有的120余架米格-31,将于2028年以前全数退役,改以新型高空拦截机米格-41(MiG-41)取代。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摄于2011年,俄罗斯空军的米格-31B,该机型预计于2028年以前全数退役。(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为何俄罗斯会加紧设计全新第五代隐形战机、最高时速达4.3马赫的米格-41呢?这是为了因应无人机时代的来临。当前世界上无人机军事应用已相当广泛,除了拦截有人作战飞机,米格-41也将具有在宇宙空间飞行、大气层内飞行作战,甚至拦截美国现役高超音速飞行器SR-71(黑鸟,航速3.28马赫),综合性能也将远超中国的歼-20(J-20)与美军的F-22(猛禽)。从“国土防空”、注重守势的截击机性质,到如今欲与中、美最先进的战斗机一较高下,俄罗斯在空天领域比苏联时期积极了不少,在可预期的未来,大国在蓝天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31266927719116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