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河南鹅首青铜壶装药酒,一探药酒古今变化


中国大陆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前在当地发现一座汉代墓葬,其中出土的鹅首曲颈青铜壶造形姿态优美,且壶中还存有逾3公斤不明液体,引起广泛关注。此液体经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人员采样检测,证实为西汉古酒,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为消炎止痛的药酒。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图为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的鹅首曲颈青铜壶,研究人员在壶内发现不明的黄褐色液体,后证实为西汉药酒。(微博@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酒与医药关系

酒是由何人发明,今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中国人早在上古时期就已掌握酿酒技术。从此,酒在祭祀、日常生活等各个场合中占有一席之地,且与医药有不解之缘。比如“医”的正体字(医),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医,治病工也。殹(音同义,有两种解释,分别为病容与呻吟声),恶姿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殹,病声。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医酒。古者巫彭(上古巫医)初作医”。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在掌握酿酒技术后,古人也将其运用在医疗保健上,药酒便产生了。(Facebook@Dennis Dung vision)

可见,酒除了有助兴的作用外,很早就被古人拿来用在医药治疗方面了。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相当可观,《黄帝内经》已有记载酒在医学上的效用,在《素问.汤液醪醴论》(醪,音同劳,浊酒;醴,音同理,甜酒)中,提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说明之所以酿造醪酒,就是专为药而备用。

药酒作为中医领域里治病的一种方式,不论是治疗疾病或是养生健体都有独特功效,目前中国历史最古老的药酒制方,为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与《杂疗方》。汉代史书也有提到药酒的疗效,如《史记.扁鹊列传》载:“疾之居胰理也,汤熨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汉书.食货志》则载:“酒,百药之长”,因此医从酉,乃是因为医者皆用酒来治病的缘故。

根据现代科学家分析,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媒,所以绝大多数的药材,通过酒精较能容易溶出药性,而酒精本身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古人选用药酒治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时至今日,人们还是爱用药酒补身体,像是在两岸有高知名度的金门“一条根”,其系列商品就有药酒。

消炎止痛一条根 最早是药酒

何谓“一条根”?严格来说,“一条根”并不是一种植物,而是民间草药的泛称,由于这类豆科植物通常有着一条又粗又长的主根,一根直下、不易拔取,因此有“一条根”、千金拔、千觔拔等称呼。能被称为“一条根”的,有6种豆科植物,不过金门市面上以阔叶大豆、澎湖大豆为正品,其余皆是混用。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图为阔叶大豆的花。(维基百科)

“一条根”最早的记载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植物学家吴其浚(1789-1847年)所著《植物名实图考》:“千斤拔产湖南岳麓,江西南安亦有之。丛生,高二尺许,圆茎淡绿,节间微红。附茎参差升小枝,一枝三叶,长几二寸,宽四五分,面背淡绿,皱纹极细。夏间就茎发苞,攅密如球,开紫花。独根,外黄内白,直韧无须,长至尺余。俚医以补气血、助肠道,亦呼土黄鸡;南安呼金鸡落地,皆以其三叶下垂如鸡距云”。

由此可见,“一条根”在南方相当常见。相传“一条根”的由来与郑成功(1624-1662年)有关,据说当年随国姓爷到到金门作战的士兵多为中原人,他们无法适应南方的海岛气候,导致患有风湿、筋骨不适等症状,直到军医通过村民得知一种被称作“一条根”的民间良方,用其煮茶制酒,大幅改善士兵们不适的情况,从此“一条根”的美名便被流传下来。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金门旧名浯洲,在金门县政府的推广下,一条根除了药酒外,还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商品。(Facebook@浯记一条根(浯洲根))

清代台湾方志也有提及“一条根”,《噶玛兰厅志》:“一条根,味苦而甘,治筋骨级跌打损伤良药”。不过由于金门自1949年起成为军事战地,所有人员进出金门岛时,都要受到严格的军事管制,除非劳军或是军方允许的活动,否则一般民众无法到金门,更别说到金门观光旅游了。因此当时只有金门当地民众与金门驻军的军官,知道一条根的妙用。

直到1992年金门开放观光之后,在金门县政府推广栽种阔叶大豆、科学研究,以及驻军与当地民众的宣传下,一条根才逐渐为台湾民众所知。2001年开放“小三通”后,一条根业者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人们对于金门特产从原本的高粱酒、贡糖、菜刀,改为高粱酒、贡糖与一条根。

从汉代古墓出土的药酒,可以发现古代社会酒与医药的密切关系,也能以此得知当时的医疗状况。而金门特产,消炎止痛的良方“一条根”,在产官学的合作下,成为今日相当知名的消炎产品。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15460014343262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