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反冷战全球会议再度召开,美国为何要“一条道走到黑”?


一场据报道共有41个国家750位各界人士注册参加的“反对新冷战”国际会议,英国当地时间周六下午以视频方式在线举办。

认真阅读以后,很遗憾地没有看到报道说明此次会议由谁主办,但其讨论的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主题之一。

名为第二次会议的该论坛,持续“反对新冷战”的本身,就严肃地表明,新冷战已然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现实,以至于要集合国际舆论“反对”之了。

然而在5年前,当我公开发表《次冷战和中美关系的未来》的长篇研究报告时,除了极少数学术大咖私信表示赞同外,建制派公开的态度是对此保持沉默,更有很多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子虚乌有,或不可能的事。

事实胜于雄辩。当新冷战铺天盖地充斥于舆论界时,这些人好像突然成了“先知”,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将新冷战视作自己的先见之明,当然同样无视这样一篇高质量、预见性极强的研究报告的存在,更乐意自创一个新名词,来阐述新冷战。

应该说,无论是7月25日的首场会议,还是最近的会议,都是时代的产物。反对的本身表明,尽管双边关系陷入了历史性低谷,但不少人不赞同中美关系走向你死我活、你输我赢的新冷战,不希望中美关系彻底破局,走向敌对。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正确的态度和立场。确实,中美敌对,中美次冷战,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符合两国人民40年来所结成的信赖关系,不符合两国发展的长久未来。

不过另一方面,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特别是7月25日首次全球会议以来,美国开展新冷战的立场不仅没有止步,没有削弱,反而更趋加强,特朗普政府的内阁官员们连番就中国问题发表密集演讲,尤以国务卿蓬佩奥(Michael Pompeo)的讲话为集大成之作。

蓬佩奥在8月下旬于美中关系破冰的开拓者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总统图书馆发表的演讲,不啻于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的“铁幕演说”,是对较早前副总统彭斯(Michael Pence)对华冷战威胁的最正面呼应,是新时期的冷战宣言。

包括围绕新冠疫情所产生的一系列对抗,成为以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为代表的美国政治体制对华开启新冷战的最后驱动因素,使原本已经明显上扬的次冷战趋势,变得更加不可逆转。

美国人讲得很明白,就是要以自己有力的外交、军事、政治等系统性的行动,“迫使”中国改变。反言之,美国的各级各界政客都清晰地表明,如若不然,无论谁当政,美国对华政策总体趋势和方针,都不会改变,可能只是不同的行政团队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的不同。

美国新一届大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特朗普声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举,关系到美国的前途命运。事实上,未来四年,也将是中美关系最关键的历史阶段。在此期间,两国政府如何互动,产生什么结果,将对中美关系的前景,对两国的未来,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人说,现在提“反冷战”,提“无意挑战或取代”,无意搞“全面对抗”,迟了。我不赞同,虽然窗口越来越窄,但机会的大门仍然敞开,未来一到两年仍是中美关系最后的战略机遇期。

有一点很明确,无论谁开任何会议,反对任何东西,或者口头声明,都不大可能打动人,或者说服人。

美国建国一百年多点,就开始跃居全球第一大国,并在此后一个多世纪,保持世界第一强地位,并在战后领导创建了世界秩序,在冷战后成为世界首要大国,不是偶然的。

过去一百多年,它是在自发地观察中国的发展,自两国关系破冰尤其是建交后,它就转为自觉、系统地观察中国的走向,不仅看你怎么说,还看你怎么做;不仅看你现在怎么说,还看你一直以来怎么做;不仅看你对外怎么说怎么做,还看你对内怎么说怎么做。简而言之,一切都会成为美国人对华定性的依据。

归根结底,真正能改变中美关系恶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中美自内而外地系统调适自身的目标、战略和政策,使彼此都深感舒适、融洽和温暖,否则很难扭转当前业已形成美中关系态势。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194251537323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