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褒贬不一的施政报告


香港特首林郑在11月25日公布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这份《施政报告》原定于10月中旬公布。当时,林郑以访京为港争取惠港措施为由,决定押后公布《施政报告》,并反问港人“想不想有一份更有内涵的《施政报告》”。社会各界在这一个多月时间,一直期待《施政报告》是否变得更有“内涵”,而当中的措施是否真的“惠港”。

宏观看,港府新一份《施政报告》的重点在于巩固香港优势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两方面。这反映《施政报告》确实是针对不久前公布的中共“十四五”规划建议而进行编写及修改,亦明了港府押后公布《施政报告》的原因,便是等待“十四五”规划建议出炉,配合国家发展。今次《施政报告》在各方面均主动融入发展大局。

在经济方面,港府将会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深化陆港两地金融互联互通。在基建方面,将会促进港珠机场合作,北京容许香港机管局以市场化规则入股珠海机场,让两个机场达至更好的协同效应。在创科方面,将会推动港深两地的创科产业生态链,为香港青年人创造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香港,亦积极融入发展,包括完善港深陆路口岸、推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和和协助多所香港大学在大湾区内的办学计划等。

除此之外,《施政报告》还花费较大篇幅聚焦政治问题,用林郑的话说是“在政治体制上正本清源”,包括提出要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完善“一国两制”实施、坚守“一国”原则,重申香港政治体制是行政主导,谈到了港版国安法、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以及保护国旗、国徽、国歌。

不过,面对香港深层次矛盾,《施政报告》明显有欠积极,与林郑之前说的“想不想有一份更有内涵的《施政报告》”有较大落差,相信亦难让许多港人感到满意。

相比“十三五”规划建议,“十四五”规划建议多倾向长期发展,而长期发展方向对港府均各有利弊,好处是港府不需揠苗助长和操之过急,可让香港以渐进形式完成任务。但港府同应谨记,长期发展的重点在于具体规划,能否达到北京的方向,便需看港府的执行能力。以港府在《施政报告》的重点及发展方向,预料能在政治层面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初步达到期望,不过在解决香港深层次矛盾方面,明显显得无力,依然予人小修小补的印象,与许多港人期望仍有一大段距离。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14027118682861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