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摧眉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文人自古重气节,他们纵使渴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也绝不会摧眉折腰事权贵,甘心流于世俗。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宁可在洛阳城外打铁,也不受朝廷拉拢;隐逸高士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索性挂印辞官,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我们熟悉的“诗仙”李白,也有着一身傲骨,今天,我们就从他的诗作中,来感受一下他傲岸不羁的风骨。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唐)李白

……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段诗文节选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宝三载,也就是公元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回到东鲁的家中住了些日子,便又踏上了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与朋友告别时所写的,所以诗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别东鲁诸公》。

李白在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梦游天姥山的所见所闻。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瑰丽精彩的梦中世界。但是在诗的后半部分,异彩纷呈的梦境终究消散了。

他说:随着魂魄忽然悸动,我猛然惊醒,发出了长长的叹息。醒来的时候身边只有枕席,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想来,人世间所有的欢乐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去远游,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寻访名山。我怎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快意的笑容呢!

读完末尾一句,一位桀傲不驯、不畏权贵的潇洒“诗仙”,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历史上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力士脱靴”了。

在唐代李浚的《松窗杂录》中,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特意召李白写乐章助兴。此时的李白已经酩酊大醉,但是依旧文不加点地写下了《清平调》三首。

李白趁着酒醉,还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要知道,高力士虽然是个宦官,可是在当时,他的权力非常大,朝廷里许多官员都想巴结他,李白却不把他当回事。

同样不愿意向强权“折腰”的,除了李白,还有一位我们熟悉的文人,那就是陶渊明。

《晋书》里曾记载,他为了养家糊口,出任彭泽县令。冬天时,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衙吏对他说:“您应该穿好官服,束上衣带,前去迎接。”

陶渊明感叹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我不能为这点微薄的俸禄,就向这些乡里小人弯腰低头。后来他索性解印辞官,真正做了一个“田舍郎”。

李太白入侍翰林,无异于大梦一场,告别了官场的他,遍游名山大川,始终没有失了“谪仙”豪气;陶渊明躬耕田野,饮酒赏菊,自成了“隐逸诗人之宗”,潇洒自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过成了诗,过出了令人神往的悠然境界。

这也让古往今来的文人们,更加向往淡泊闲适的隐居生活。在南宋画家梁楷的《东篱高士图》中,就描绘了一位高士持菊倚杖,在山中漫步的情景,让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东篱高士图》南宋 梁楷

绢本设色 71.5cm×36.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的高士头戴葛巾、身穿大氅、肩披鹿皮。他左手拿着手杖,右手把玩着一朵菊花,正迈步前行,似乎要通过面前的石板桥。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桥下的溪水潺潺流过,岸边的山石棱角方硬。画家先勾描出山石轮廓,再用斧劈皴描绘了石面,最后稍作点苔。浓淡不一的墨色,表现出了山石的阴阳向背。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在嶙峋的山石之间,有一株老松参天而立,枝干向下伸出。树上藤蔓交缠,枝叶繁多。

藤蔓的叶片用朱磦涂染,色彩温暖和谐。松针先是用墨线勾描,再用石绿轻染,颜色苍翠。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全画设色典雅,构图巧妙,山石树木和溪流,形成了天然的框架,将观者的目光集中在人物的身上,突出人物形象。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画家梁楷是南宋时的画院待诏,画技高超但是不拘法度,不愿意被画院的规矩束缚。

传说,皇帝曾经赐他金带,但他也并不接受,把金带挂在院中,就独自离去了,从此远离庙堂,栖身江湖。

中国文人的风骨绝不是恣意任性,而是宁折不弯。他们也常常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徘徊,但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不会被庸俗的日常磨平棱角。以一身正气,一身傲骨,立于天地之间。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3540019989014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