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四代作曲家写了四部新作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凝结了几代人的不辍耕耘,为庆祝建党百年,上海交响乐团同时委约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四位作曲家——贾达群、于阳、郝维亚、杨帆,创作了四部新作。

委约四代作曲家共写时代强音的创意,由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提出。这四部作品也是上海发布的首批以全面小康社会和建党百年为主题的39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之一。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余隆(右)

12月5日,四部新作初试啼声,在驻团指挥家张洁敏的带领下,上海交响乐团首次排演了贾达群《逐浪心潮》、于阳《中国颂》、郝维亚《相信未来——为女高音与乐队而作》、杨帆《父辈》里的精彩选段。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排演现场

当天,来自全国多家文艺院团、专业院校、文艺评论等领域的学者和专家齐聚上海。作为首批观众,他们聆听了四部新作,并在排演结束后,与四位作曲家展开深度对话。这些对话,将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帮助四部新作以更成熟的姿态面世。

作曲家贾达群出生于50年代。对他来说,建党百年的历史是厚重的,需要一部厚重的作品来承载它的文化和精神内核,因此,他以毛泽东诗句“心潮逐浪高”为标题,写了一部乐队协奏组曲《逐浪心潮》,作品长约40分钟,有五个乐章。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贾达群

作曲家于阳出生于60年代。他的交响乐《中国颂》由三至四个乐章组成,有浓郁的中国音乐风格,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印象主义的色彩性、现代主义的交响语汇,展示了中国当代音乐的⼀种新风尚。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于阳

作曲家郝维亚出生于70年代。在《相信未来——为女高音与乐队而作》里,他用当代诗人食指的名篇《相信未来》为歌词,通过大型管弦乐队与女高音的对话,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现代化道路上砥砺前行、相信未来。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郝维亚

作曲家杨帆出生于80年代。在单乐章的交响诗《父辈》里,他试图寻找与父辈的共鸣,致敬那些身陷囹圄中为他人擎起火种、那些燃烧生命以殉道于信仰、那些从战火与征途中活下来、那些立于丰碑眠于尘土中的人。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杨帆

值得一提的是,杨帆也是大热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作曲,《父辈》里的音乐主题,取自《永不消逝的电波》。

创作舞剧时,杨帆便想着把它扩写成交响诗,“舞台艺术是综合艺术,舞剧音乐偏场景化、偏描写化,变成交响诗以后,舞蹈、舞美等一切视觉元素都摘除了,就是靠听,我在作曲手法上进行了展开,描写了更多侧面,是一个更丰富、更综合、更交响的集合体。” 

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一直到大学本科毕业,杨帆在上海待了13年时间,《父辈》的灵感来自期间他对父辈的所思所感。能和另外三位作曲家共写一个主题,杨帆说,这样的学习交流很难得,“年轻人能有这样的机会很不容易,三位作曲家都是我的老师辈儿,我受益匪浅。”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排演现场

 当天,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杨燕迪聆听了四部新作并参加了研讨。参加尚在创作中的新作研讨,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非常新鲜!请四个代表性的50后、60后、70后、80后作曲家来书写他们对建党百年的感怀,创意很好。” 

“尽管听的是片段,但整体呈现出非常高的质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在杨燕迪看来,四位作曲家的创作各有千秋,在把握音乐的可听性,挖掘主题的多方面表现力,对音乐语言和当代技法的综合思考上,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音乐的特点是不可能写实,不可能写很具体的细节,是一种感悟。”杨燕迪认为,对主旋律创作而言,最关键的是如何在主题里挖掘艺术性,作曲家一方面要用专业的语言来表达艺术追求,一方面也要得到当下观众的认可,“二者要结合,对作曲家而言是很大的考验,他们都做了很深入的思考。”

12月31日,在上海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唱支山歌给党听”上,四部新作的精彩选段将率先上演,明年4月底、5月初将呈现完整版,并计划全国巡演。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9622077941895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