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中共“新一号工程”背后,一场观念的变革道阻且长


今年初扶贫题材的大热剧《山海情》在剧末设置了一个情节:村支书试图劝服村里的老人离开涌泉村,搬迁至新建的闽宁村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但遭到拒绝。前者是贫瘠的小山村,后者是在扶贫项目中由移民建成的新村。老人们拒绝搬迁的理由是“根在这里,先祖在这里,要死也要死在这里”。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扶贫主题剧《山海情》讲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微博@电视剧山海情)

这是一部扶贫收官之年推出的献礼剧,剧中探讨的这个话题,与剧外的时代主题形成了某种共振。亦即,传统观念中的“根”文化与当代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发生碰撞,是当下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剧中所列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而现实中这种碰撞,抑或矛盾发生的场景要广泛得多。若再深入一层,也许可以视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在现实中的一次显形。乡村是脱贫战争的前沿阵地,2020年脱贫收官之战打响,2021年,中共官媒新华社发布指导“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各个方面布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是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正式接棒“脱贫攻坚”跑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赛道。对于农村而言,也的确需要这样一个机会。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是农村人口不断流出的过程。现下立足回望,一边是城市化的狂飙突进,另一边却是农村的凋敝。

放眼看过去,农村只有在一年当中的春节,外出务工的人群回乡时,才有热闹的烟火气。大部分时候,在乡村道路上只能看到老人和孩童的身影,这是今日绝大一部分农村的现实。农村缺乏就业机会,青壮年只能外出务工,更年轻一代则通过接受教育,自然而然融入城市化进程,农村无法留住人,是最大的现实。

一方面,人口迫于生计,从乡村出走。另一方面,正如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书中指出的那样,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从而导致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代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他们的行为。易于发生观念变革的主力人群流向城市,这使得在观念层面上,农村的发展同样也陷入停滞,随之而来还有,物质环境凋敝背后的精神贫瘠。

而这种局面又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人口流出的动力,阻断了在外游子回乡的念头。“一号文件”中描述了对于未来中国乡村的设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那么,除此之外,还要并行的是如何让乡村走出精神贫瘠的困境,这背后也是一次观念的变革。

当资源和政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下沉到乡镇时,文化养料不应该被落下,吸引人才,文化层面也需要发力。2007年成立的“立人图书馆”做过类似的尝试,这是一家民间自发成立的公益组织,发起人有感于中国乡镇文化贫瘠的现实,决意在乡村开展公益图书馆事业,目标是在中国县级以下地区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开展文化活动,以期拓宽本地文化视野。

但由于筹款渠道涉及国安隐患,立人图书馆后续在官方施压下逐步退出公众视野。不作动机揣测的话,建立乡村图书馆,开展文化活动的初衷是值得欢迎的,政府也可以鼓励民间机构进行相关尝试,丰富农村的精神生活。

当然,也有南京先锋书店,正在推动书局下乡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店主们试图将实体书店开遍中国最辽阔最贫瘠的乡村,以文化滋养贫瘠的乡村地域。图书馆只是一个起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启动更多文化项目,将文化建设的意识嵌入乡村振兴的大局。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14836072921753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