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财政预算案》旧酒新瓶,港府未能纾民困稳经济


过去一年,香港受新冠肺炎疫情及防疫措施影响,多个行业只能有限度营业,甚至停业。香港经济不景气,基层港人生活压力百上加斤。为此,各界一直希望港府投放更多资源予基层及受影响行业,与港人共渡时艰。

2021年2月24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内容了无新意,在经济困境下,港府更一反常态选择逆操作,决定“减糖”。港府消极及被动的态度在《预算案》上表露无违,或对港府今后管治及施政产生负面影响。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在整份《预算案》中,未见港府有意解决深层次矛盾一系列问题。(HK01)

在《预算案》进行公众咨询期间,不少政党及团体早已积极为港府提供各项建议,希望《预算案》能推出更多纾困措施,当中以“派钱”及设立失业援助金的呼声最高,建制派及泛民主派亦罕见同一立场支持相关建议。面对各种建议,港府多次强调在疫情期间因发放多轮防疫抗疫基金而面临财赤,更预告《预算案》会走向“减糖”及“加税”方向。

自陈茂波从2017年上任财政司司长以来,几乎每年的《预算案》的走向只是讨论“减税”或“派糖”,甚少针对经济转型的远见和政策,亦未见港府积极改善香港的深层次矛盾,或修正利伯维尔场带来的贫富悬殊。

在新一份《预算案》中,港府较为触目的两项建议为贷款计划及派发电子消费券。。过去一年,由于香港陷入经济寒冬,接连爆发失业潮及倒闭潮。为援助失业人士,各界一直要求港府设立临时失业援助基金,但港府不接纳相关建议,改以设立“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由港府提供担保,协助失业人士申请贷款,以援助失业人士。该计划受各界批评,直指港府想法奇特,竟领头鼓励并建议失业人士申请借贷,更有机会让失业人士债台高筑,陷恶性循环。

另外,港府拒绝“派钱”,改以派发电子消费券,向每名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新来港人士派发5千港元的电子消费券。面对经济寒冬,香港就业市场及收入状况疲弱,严重打击港人消费意欲。虽然不少港人不满港府以“电子消费券”取代“派钱”,但有港人亦肯定港府的决定。原因是,以电子消费券代替“派钱”,筹备时间或许需时,过程亦较为复杂,但却能一石二鸟,同时让港人受惠及刺激本地消费。

可惜的是,在整份《预算案》中,未见港府有意解决深层次矛盾一系列问题。在众多矛盾中,房屋问题及贫富悬殊更是重中之重,但港府只用上极少篇幅谈土地房屋问题,当中的不但内容空洞,更是老调重弹。而贫富悬殊问题更是只字不提,反映港府压根无意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矛盾。

港府多次强调,今年度赤字创历史新高,更指曾推出多轮防疫抗疫基金及保就业措施,在《预算案》“减糖”属合情合理,但港府自圆其说的说法未能让各界满意。在疫情影响下,不少基层家庭和长者的财政面临巨大压力,但港府决意“减糖”,却愿意花大量金额推行“保就业”计划协助雇主,无疑让基层港人无言而对。在经济环境转差时,港府一边鼓励港人“共渡时艰”,另一边却大幅度“减糖”。基层港人的生活压力已到达临界点,一旦失去港府的援助,相信将会爆发新问题。同时,亦让港人关系进一步疏离,双方互相不信任,甚至呈对立状态,让港府今后在施政上荆棘满途。

多年来,港府一直遵守“量入为出”的理财哲学,实则忽略香港现况,未有将财政储备灵活使用,并用得其所。在经济盈余时,港府毅然选择“派钱”,未有善用资源及投资未来。受疫情影响,当香港面对1997年回归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时,港府却反过来墨守成规,坚持“量入为出”,拒绝弹性使用储备纾民困。今年的《预算案》固然让各界失望,但相信最让港人心灰意冷的,无疑是港府多年来的“理财新哲学”。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6015043258667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