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评弹宗师杨振雄纪念演出两天售罄


只短短两天不到,“雄风犹在——杨振雄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演出”的演出票就销售一空,这是天蟾逸夫舞台全新开台后的第一场评弹演出,也是“天蟾开幕演出季”出票最火爆的演出之一。

这是一场台上台下都期盼许久的演出。主办方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介绍说:“杨振雄先生生于1920年,百年纪念活动已经策划许久,但因为去年疫情影响而不得不推迟到现在。”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评弹艺术家赵开生追忆杨振雄

2月26日元宵佳节之夜,评弹界和文化界众多演员以及观众终于相聚在逸夫舞台,共同重温一代评弹宗师杨振雄留给书坛的经典。在演出杨派经典书目的同时,杨振雄生前的搭档、师友、学生晚辈也都聚在一起,各自用寥寥数语,回忆和杨振雄的交往,以及先生的艺德人品。这场演出也因此十分具有暖意温度和情怀。

杨振雄是评弹界一代大家,出生在弹词世家,与父亲杨斌奎、胞弟杨振言被誉为一门三杰、“三杨开泰”。杨振雄九岁随父杨斌奎习《大红袍》《描金凤》,十一岁上台与父亲拼档演出。杨振雄也是评弹界极具书卷气的一位大家,他的说表演唱深入人物回肠荡气;表演更是融京昆于一炉。

从《武松》的“阳刚之气”到《西厢记》的“阴柔之美”,再到杨振雄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长生殿》,专场选取了这三部杨振雄艺术生涯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选段,从说噱弹唱演的综合表演形式创新、到杨俞调的艺术风格确立,展现了评弹杨振雄独具一格的艺术特点,观众也从中感受到一代宗师深具魅力的唱腔以及宽广的书路、精湛的书艺。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谢幕合影

演出阵容集合了当代评弹界的众多名家,包括高博文、盛小云、郭玉麟、姜啸博,以及杨振雄的再传弟子及张建珍、陆嘉玮、陶莺芸等都纷纷登场,各自表演了杨派经典,体现出评弹艺术的代代传承、雄风犹在。

而这场演出最具“温度”之处无疑是众多嘉宾的往事追忆。

评弹艺术家赵开生和杨振雄同为上海评弹团演员,一生交往很多,他对杨振雄先生对于后辈的提携栽培尤其感慨万千。

为了说好《西厢》,杨振雄查阅了大量研究资料,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说的《西厢》,也被听众亲切地称为“杨西厢”。评弹名家沈伟辰、孙淑英是杨振雄的高足,说了一辈子“杨西厢”,他们在纪念专场中讲述了这部书对他们一生艺术生涯的影响,以及拜师学艺的点滴。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高博文、盛小云、张建珍表演《长生殿·絮阁争宠》

杨振雄一生转益多师,为了演好“武松”,他曾虚心向有“活武松”美誉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求教。而为了说好《长生殿》,他一头扎进图书馆里,搜寻有关《长生殿》的资料书籍,还读遍了《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等史书。不仅如此,为了增加表演的书卷气与厚重感,他与刘海粟等书画名家交往,并拜国画家申石伽学画竹。还潜心向昆曲大师俞振飞,徐凌云学习,将昆曲唱腔融入评弹弹唱之中。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追忆杨老和昆曲渊源

在纪念演出当晚,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也特地来到现场,在清唱了昆曲《长生殿》选段“小宴”同时,也讲述了杨振雄和昆曲艺术的渊源,以及各自心中这位评弹大家。张静娴还特地带来了她珍藏多年的杨老生前专场演出的说明书,动情说起自己年轻时深受杨派评弹《长生殿》艺术启发的经历。

当年与杨振雄先生合作《絮阁争宠》的评弹艺术家庄凤珠也来到现场,讲述了自己当年和杨振雄搭档的感人往事,以及杨先生对舞台艺术的种种深情。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姜啸博、郭玉鳞合作《武松·告状》

当晚,几位杨振雄的后生晚辈及弟子也登台表演并追忆。上海评弹团的郭玉麟曾得到过杨振雄先生的亲自指点;姜啸博受业于杨振雄先生哲嗣杨骢先生,是杨门的第三代传人,两人在纪念演出中合作了一段《武松·告状》,再现了杨振雄和杨振言的兄弟拼档。

此外,杨振雄的学生,今年92岁高龄的陈毓麟因身体原因未能来到现场,特地发来贺词追忆恩师:“振雄先生过世了很多年了,我还时常想念他,因为我听他的书,我觉得是艺术上的享受,我在台上说他传授给我的书,也觉得在享受艺术。上海有很多人欢喜听杨振雄先生的书,有很多很多的杨迷,我相信大家像我一样,都非常怀念他。”

杨振雄之子、评弹名家杨骢也带着父亲的字画来到演出现场,和大家分享了父亲生前的种种,也以颇具喜剧之感的表演再现了父亲的“说噱弹唱演”之风,同时也表达了期待父亲的艺术能代代传承的美好愿望。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23789167404175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