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北京中轴线上矗立的中共党史馆


中共百年党庆前夕,超过5万人直接参与建设、耗时一千多天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落成并对外开放。这一位处中国政治中心——北京城中轴线北沿线龙形水系附近的庞大建筑呈“工”字型布局,沿用人民大会堂等北京标志性建筑的大理石廊柱结构,气势恢弘,形态庄重,颇有当年周恩来所谓“好社会主义之大”的气象;而对于耗资多寡,则官方并无披露。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中共历史展览馆6月18日开放, 历时3年多建成,献礼中共百年党庆,风格极具代表性。(中国央视截图)

据称,展览馆之规划早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后便启动,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更是亲自过问形制与陈设,并要求“建筑风格要庄重肃穆,具有殿堂般的仪式感;要与时俱进,别具一格,与目前的展馆相比让人眼睛一亮”。

最终落成的展览馆令人似曾相识。

尽管中共党史展览馆一如1949年后的北京街头重大建筑那样进行了中国式的传统改造,但是它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残留了斯大林式建筑的痕迹。

为了凸显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决绝姿态”,苏俄成立后试图创造一种投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和革命文明的建筑风格,随即便在1930年代诞生了“赞美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秩序”“显示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的建筑样式。在政治功用第一的要求下,当时的苏联以及受苏联影响的东欧地区乃至之后的中国、朝鲜,都诞生了一批气势宏大、摄人心魄的厚重建筑。

在中国,中共最高领导层在19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公开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筑要有社会主义的气象。2011年中国官方媒体《南方周末》在一篇文章《建筑和城市发展:中国官方建筑的政治审美》一文中介绍,彼时的建筑形式从一开始便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功用和革命象征意义,或者说建筑本身便成为了政治“表达”的物质载体。文章引述1958年9月时任北京市委书记万里的话评论当时著名的“十大国庆工程”说,“国庆工程”是为了反映建国10年来的巨大成就,检验社会主义中国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不能连蒋介石、清朝皇帝时代的都不如”。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作为中共建政早期“十大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极具斯大林式建筑风格的特征,恢弘而稳重。(Reuters)

事实上,这种意识在后斯大林时代发生蜕变时,在中国则一直从1950年代延续到“文革”时期,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被淡化,但是在一些至关重要的建筑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这一“痕迹”还是会执拗地显现出来,以体现革命政权的威严和强大。

与此同时,从更具体的政治功用意义来说,从此次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庞大形制到具体的陈设,一方面透露了中共或者说习近平本人为了捍卫中共执政合法性,塑造“正统史观”,并将其镌刻物质实体使其不朽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则与中南海“宣言”中所传递的野心如出一辙,它试图迈出关键一步,树立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新精神象征地位。

自2012年秋进入习近平时代,北京便对社会思潮多元甚至混乱的局面展现出强烈“介入”意识。事实上,作为邓小平之后少有的极其关注意识形态安全的中共领导人,习近平除一再发声正统历史观,比如正确评价前后两个三十年和毛泽东历史功绩外,还经常在地方考察中探访中共历史足迹或者参观各种历史纪念馆、展览馆。正是在此激励下,中国大陆涌现越来越多“红色旅游地”,各地兴建的红色纪念地数不胜数。当下,以中共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北京要求全党甚至全社会掀起“学四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热潮,并投入巨资组织各种形式进行意识形态“灌输”,这一渗透“习近平思想”的中共党史展览馆的开放则显然是一种党庆献礼,也是正统史观塑造、树立自信的一个组成部分。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15044927597046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