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TTT

每个新东方人都被俞敏洪骗过三次,罗永浩:他很现实的


2000年,先后卖过羊肉串、二手书和电脑配件的东北青年罗永浩,听说了新东方英语老师年薪百万。 着急改变命运的老罗,给俞敏洪写去了封万字求职信,详细解释了自己多适合这个岗位,可能担心老俞还看不明白,他在教学经验那栏又加了一句: 教过后来被国家明令禁止的传销课,半年。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不得不说,老罗年轻时还是太耿直了。就算你远在吉林延边老家就发现了自己和新东方老师身上的共同点,也别把它写出来啊。 后来老罗和新东方闹掰,搜狐一个不知趣的主持人问俞敏洪是不是对他有知遇之恩,老罗气得差点没骂街: 他很不欣赏我的!只是他这个人很现实,看学生们给我打高分,后来才逐渐认可的。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6月23号,被老罗评价很现实的俞敏洪出现在了最新一期《十三邀》里。 节目中,当时还未去世的翻译家许渊冲被推进俞敏洪办公室的大落地窗前,老俞指着窗外一栋楼说: 看, 这就是北大宿舍楼。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许渊冲,是俞敏洪的北大老师。自然知道那是北大的宿舍楼。

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从北大毕业、能在北大一望之地置办产业、且在江湖上混得有头有脸的学生,可不多。那一刻的俞敏洪,恰似衣锦还乡。

许知远也毕业于北大,话题自然先从学术聊起。 许知远说大学时读过许渊冲翻译的作品,老一辈人用英语为一个文明和另一个文明做了联结,转过头来又问老俞: 英语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许知远是前《经济观察报》主笔,也是2000年后比较活跃的北大知识分子,他自称与时代“不合时宜”。在这样的观察者面前,老俞就收起了他那副职业演讲家的面孔,笑了笑说:

“赚钱的工具了。”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如果关注过老俞的过去,会觉得这个人变了。

那些“机场成功学”、“女性堕落毁了国家”、“公立学校毁了孩子”之类的爆论,仿佛不像能从眼前这位温和中年男人嘴里说出来的。 要知道,曾经的老俞,被时代选中,开宗立派,风光无限。

1994年,姜文主演了部剧叫《北京人在纽约》。这部剧在当时大火,反映的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出国热”。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俞敏洪是班里50个人中唯一一个没出国的,但他把握住了机遇,给要出国的学生做培训,结果一不小心成了中国教育资本化第一波浪潮中的首富。 不过,最近,老俞过得不太开心,状态也变化了不少。 6月18号那天,老俞发了条辟谣朋友圈:人生已经不易,为什么还要背后捅刀子?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在那份网络流传的疑似新东方内部座谈会消息中,主要写了以下几点:

2022年开始,周末、寒暑假均不能上课;

6岁以下学科、非学科都不能上。

2021年过渡,周六可以上(周日不行),今年暑假可以。

所有的“拍题、搜题”工具都下架,线上投放进一步限制;并称新东方觉得可能有70%-80%的收入损失。

“可能有70%-80%的收入损失”,果然造谣得厉害,我去查了一下,新东方从年初到现在,股价明明才跌去了60%嘛,明显是夸张了。 但是,老俞的辟谣确实没办法给投资者带来信心了。 2021年6月9号,教育部办公厅宣布成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俞敏洪曾在自传中提过,2006年新东方上市时,存在着“教育产业化”可能会被打压的风险。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在中国教育去资本化的浩荡历史进程中,老俞终究还是被困在了自己的预言里。 新东方,到底是一家什么机构?老俞究竟是个什么人?

01

作为中国初代励志网红,老俞给人留下了三个印象深刻的标签: 一是“草根”,出身平平,家里很穷;

二是“勤能补拙”,智商平平,却创造了高考奇迹;

三是“天生的领导力”,没做过管理,却成功领导了王强和徐小平两个牛人。 在互联网不那么发达的年代,这些话随着老俞的鸡汤演讲广为流传,但实际上,俞校长在很多方面都过谦了。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俞敏洪的妈妈叫李八妹。

改革开放前,这位女强人养过100多头猪,是村里的生产队队长。改革开放后,她辞去了生产队队长职务,办了个五金矽钢片厂。 她既当厂长又兼供销员,生意头脑好,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大家都愿意跟她做生意。几年下来,李八妹就成了当地的: 第一个万元户。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八十年初的万元户可比现在的百万富翁稀罕多了。 俞敏洪打小身体不太好,李八妹几乎每个月都要杀只鸡给儿子吃,到上大学前,老俞就吃下200多只鸡了。 俞敏洪江阴农村那边办席标配是八菜一汤,称之为“八大碗席”,老俞上大学那年,李八妹硬是每桌上了24个菜: 办出了方圆几十里村庄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酒席。 我是90年代生人,麻烦懂的朋友告诉我,这个生活水平在80年代算是家里很穷吗? 说老俞智商平平就更经不起推敲了。 俞敏洪第一次参加高考是1978年,熟悉的朋友知道,这刚是“新三届”的第二年。 这个历史时期,就算加上大专高考录取率也只有1%,考上的难度基本和今天的985相当。之前我们写过潘石屹,老潘就是在1979年考上了大专,毕业后就顺利进体制改变命运了。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俞敏洪1977年顶替村里一个不愿上高中的女孩开始备考,第一次高考前才学了10个月英语,他的目标是江苏省常熟市地区师专,最终老俞英语考了多少分? 答案是33分。很多人一看33分就觉得老俞确实是不行,但要结合当时实际情况,那年这所师专的外语录取线是38分。也就是说,老俞其实只差了5分。 高考结束后,16岁的老俞被请去做了大队中学的英语代课老师。他边教学边自学备考,第二年总分就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还是差点。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于是,第三次高考,李八妹让儿子辞去了乡村教师。她一个人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县城,用3天时间托人把儿子送进了县政府办的补习班。 那个班只有40个人,后来38个都考上了大学,包括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 而在这个人才济济、平均智商爆表的补习班里,老俞不仅是班长,从第二学期开始,就稳定考第一名了。 老俞身上的第三个疑问:新东方内乱的时候,他的大学班长王强、北大团委文化部长徐小平轮流当老大,最后为什么还是只有他能驾驭新东方? 为啥大学时怂得连个社团干部都不敢竞选的人,创业后突然就冒出了领导力?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虽然咱老俞在北大没当过班干部,但从小就是两三个村的孩子王,中小学是劳动委员,到县城高中补习当了班长,只不过从农村来到北京跟那些城市子弟、大院子弟比,他确实算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 这种心理其实很好理解:深深的自卑压抑了老俞身上的那股领袖气质。 老俞大学里始终不敢追姑娘,他曾经这样解释过心路历程:我觉得不管我去跟哪个女生表白,她心里都会想这个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所以干脆不表白。 自卑归自卑,但老俞从来没有自暴自弃。 同学讨论的书名没听过,他就开始拼命读书,最后发展到一年读几百本书;普通话与城市子弟格格不入,第一次开班会做自我介绍就被王强调侃“这位同学不要说日语了”,他也不恼。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相反,为了和大家处好关系,他一个人就包下了打扫宿舍卫生和帮大家打水的活儿。 逆境中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意志力品质。俞敏洪除了智商挺高外,明显有个能碾压普通人的优点: 超强的韧性。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老俞还有一点也容易被忽略。他大学巅峰时期词汇量达到了7万多,远超了班里其他同学,这也是后来他编写的“红宝书”能风靡的基础。 所以,哪有什么奇迹?不过是人老俞谦虚,或者说是: 懂的给新东方“造神”需要个什么人设而已。

02

1985年,因病留级一年后,老俞从北大毕业。 全班50个人,49个出国,剩下他一个前途最差的——留在北大当老师。 那时候北大本科毕业最差的出路居然是留校任教,不知道5月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老俞慷慨激昂地劝年轻人不能躺平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自己当时为啥不再卷一把?)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十三邀》里老俞仔细回忆了当时从北大辞职的心路历程,他婉转地告诉大家自己教托福很厉害: 因为抢了北大托福班的生源,导致从来不公开批评老师的北大,开着大喇叭怼了他一个礼拜。 最后成功让老俞在北大社死。于是干脆下海。 当然了,跟很多故事一样,在之前那些演讲里,老俞还说过另外一个版本。 “老婆骂我出不了国是个窝囊废,气得我把诗稿一把火烧了,开始兼职教课挣钱。” 老俞因为肺结核导致肺上有三个穿孔,曾被戏称为“三洞诗人”。节目中,老俞给许知远展示了一首他续写戴望舒的诗,随口就念了起来: 不要做梦,不要做梦,会梦想的人永远没有真实。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说实话,上次我读到这么直白的诗,还是刘强东15岁第一次出远门写那句“愿做出海蛟龙,不做南河刀鳅。”

所以有没有老婆骂那句窝囊废,老俞早晚都是要下海挣钱的人,不是个诗人。 1993年11月16日,中关村二小一间四面透风的简陋教室里,俞敏洪正式创立了新东方。 一旦成为名创业者,老俞那些最坚韧的优秀品质就显示出来了。 每天上午,28岁的前北大教师俞敏洪都会很早起床,拎着浆糊桶,骑着自行车在海淀大街小巷的电线杆上贴小广告。

有时候被北大学生认出来了,老俞就赶紧撕下来,转身告诉学生他搁这做公益呢,免费帮环卫工清理电线杆子。 小广告上写的是开免费讲座。 结果到了“讲座”那天,中关村那所违章建筑里挤满了三百个学生,老俞看完转身就去外面搬进来一个汽油桶。同学们吓坏了。 只见一个戴着眼镜瘦高的年轻人敏捷地爬了上去,稳稳地站在了汽油桶上,那正是伫立在北京寒风中的老俞。 那些在大学中受到的委屈和被压抑的表达欲,终于要喷薄而出了。 汽油桶上的老俞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刚炖完鸡汤,又洒出鸡血,学生还没来得及感动,老俞先哭一步。

老俞说的话永远有共鸣,老俞指的路一定是条光明大路,别问为什么,因为老俞就是最像我们的人。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新东方初期的口号是: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那些不甘和委屈,最终都化成了源源不断的钞票,进了老俞的口袋。 1995年,新东方发展到一万个学生,俞敏洪成为了最早的千万富翁。 跟王健林一样,老俞也喜欢用麻袋装钱,每个月到发工资那天,他都会扛着一袋钞票到公司,在办公桌上堆成一座小山。 后来因为这种高调方式,老俞被人盯上了,被扎了一针大象麻醉剂抢走了200万。 这点钱老俞不太在乎,他说我愿意再给对方200万,只要他能把从我家顺走的摄像机还我: 因为那里面有我女儿从1岁到3岁的成长记录。 同一年,老俞寻思要把新东方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于是去国外找了两个他大学时的偶像:王强和徐小平。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徐小平在加拿大读完音乐硕士就失业了,洗过盘子,送过外卖,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生了俩孩子,一事无成。 其实看徐老师这面相,我觉得他搞文艺找不到工作还挺正常的,确实更像个投资人嘛。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徐小平听说老俞身价千万,羡慕不已,没有犹豫,卷着铺盖就回国了。 1996年,王强也正式回国。俞敏洪和徐小平特意买了束花去机场接他。 这一年,新东方的“三驾马车”终于成功会师。俞敏洪负责托福考试,徐小平负责签证咨询,王强负责英语口语。 新东方随即进入了全速发展阶段。市场半径很快延伸到全国20多座城市,像龙卷风一样吸钱,年收入增加到3亿元。 2002年,新东方的学生达到35万人次,相当于九个满员集团军。一时间,教师队伍里的百万富翁批量诞生。 新东方,正式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个“教育神话”。



  • | 共2 页 :
  • 1
  • 2

还没有人评论



    还可输入500个字!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
    0.036381006240845 is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