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增赤字撑减负 “营改增”目标减税9000亿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这句话被认为是此次供给侧改革“最给力”的发声之一。 而保障这一重要施政目标的举措――“营改增”也定调今年5月打响“收官之战”。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从2012年“营改增”实施之初,部分企业实际出现过税负上涨。随着中央对“营改增”的定调,“营改增”正在回归其在设立之初作为减税政策的目标。 在此次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新的试点行业已经在行动。 2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拟定1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实施11%增值税的可能性比较大,从建筑业本身来讲,这会使其税负增加。建筑业是否能减负还取决于下游即不动产业的抵扣情况。 “总理提的是所有行业的税负,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减税,对于在‘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税负增长的情况,更多是一些不能抵扣项目的产生。”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表示。 张斌解释,原来企业因为没有增值税发票而发生不能抵扣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负担,现阶段对于这部分问题,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现行业减负。“比如建筑业涉及的砂石、土地成本以及高速公路收费等都是没有增值税发票的,对于这些问题,未来就会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从总体上来说,‘营改增’将是一个减税行为。”他说。 从2015年财政收入数据看,国内增值税31109亿元,同比增长0.8%,剔除“营改增”转移收入影响后下降0.5%。主要受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全年PPI下降5.2%以及前期扩大“营改增”范围减税力度等因素影响。 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尽管当前一些企业反映其“营改增”后税负上升了,但从宏观数据上看,“营改增”总体是减税的,增值税的总量也呈下降趋势。 这对即将纳入改革的四个行业影响至关重要。财政部部长楼继伟3月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即将纳入“营改增”范围的四大行业大致有纳税人960万户,对应的营业税达1.9万亿元,占原营业税总收入约80%。 李旭红认为,即将纳入“营改增”试点的四大行业特点差异较大,例如:金融业未必关注砂石等地材的无发票抵扣问题,建筑业未必关注土地出让金是否可以抵扣的问题,房地产业未必关注衍生金融产品的复杂核算问题,但这三个问题却分别是建筑业、房地产业及金融业关注的热点。“所以后期会考虑税制设计问题。”她表示。 对于“营改增”的减负力度,除了制度设计,另一个被热切关注的是增值税税率调整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目前包括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多个部门已经对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最大的可能是对现有17%增值税下调1个百分点,目前正在做测算工作。”一位接近税务系统人士告诉记者。 为了减税进行的尝试还不止于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1月时强调,增值税分享比例要在全面推开“营改增”后作合理适度调整 。 全国两会期间,楼继伟更指出“营改增”要打通抵扣链条,使其成为真正的增值税,对每个环节的增值内容进行征税,这个方向必须坚持,这是今年的硬任务。 楼继伟同时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要鼓励投资,特别是鼓励高质量的投资,企业自主进行的投资可以抵税。“对于改革内容,去年虽然没有‘力争’出来,但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论证,提出了改革的方案。”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胡根荣表示,以此次新增的“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为例,这可能意味着:鼓励企业购买房产,特别对商业写字楼等形成直接利好,未来将掀起一轮企业置业高潮。企业一方面可以享受允许抵扣房地产所含增值税金的重大利好,一方面针对较为严重的商业库存问题,房地产企业也可转为自持不动产,从而达到抵税目的。 事实上,对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定调,中央更坚持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增”的态度,这成为“营改增”推进的大基调。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表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2014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结合2015年的财政支出数据看,2015年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2014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2015年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但财政支出的增速却达到了15.8%。“这说明,经济越下行财政收支越困难,需要拿钱买平安、买改革、买增长。” 从债务余额来看,2015年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万亿元,加上中央国债余额10.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39.4%。从数据上看,即使2016年适度加大了财政赤字规模,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也并不高。 但赤字率的提升却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信号。其中总理尤其强调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提升财政赤字率的同时,2015年开始,财政体制也出现了分权化的松动迹象:比如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大、允许地方政府发债。2012年,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53.3%,2015年这个比例已经达到58.2%。 这意味着地方在获得中央财力支持的同时,对资金统筹使用有了更多自主权。 在胡根荣看来,财政赤字扩张的安排和“营改增”政策的适时结合,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据测算,目前通过“营改增”已累计减税超过5000亿元。预计在“营改增”全面完成后,如果进一步优化增值税税率,整个“营改增”实现的减税规模将达9000亿元左右。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