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 华盛顿峰会确定新方向和蓝图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31日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出席为期两天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并在会上作主旨发言,全面阐述中国在核安全问题上的政策主张。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核安全问题。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难以避免地会向中国境内的渗透。中国核能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核材料的监管、核设施的安全问题现实地摆在中国政府面前。中国希望通过核安全峰会与国际社会更好地协调合作,吸取好的建议,同时,中国也愿意将自己完善核安全法规体系、制订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对全国核设施进行安全监管的实践经验与国际分享。 中国国家元首参加了每一届的峰会,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核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会上,中国国家元首宣示中国的核安全理念,介绍中国在核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重申中国履行国际承诺的决心,就构建全球核安全体系提出建议和主张。 核安全峰会,凝聚了国际社会核安全共识,开启了合作应对核安全挑战新进程。各国在核安全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对核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相关国际法框架日趋完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状况大幅改善,应对核恐怖主义能力显著提升。 但是挑战仍存,任重道远,与6年前相比,世界面临的核安全风险却在有增无减,而且更加复杂多样。峰会形成的一些宣言和计划还是方向性和引领性的,有待于形成稳定的法律规范或实践;在防扩散和反恐方面,有关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政治分歧,双重标准问题仍然存在;在加强核安全管控与确保各国和平利用核能权利方面还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 不可否认,核安全峰会有很强的奥巴马个人色彩,据称此次会议将是最后一届核安全峰会。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年,此次华盛顿峰会不应仅仅成为对奥巴马政治生涯的总结和收官之作,而应是世界各国领袖为核安全的未来确定新的方向和蓝图的契机。 首届核安全峰会于2010年4月在华盛顿召开,其核心议题是“凝聚国际核安全共识”,就核恐怖主义威胁以及通过多边合作采取应对措施等进行了讨论。会议达成共识,认为核恐怖主义已成为现实威胁要防止核恐怖主义,首先必须防止恐怖分子获得核材料和核技术。 2012年的韩国首尔峰会旨在加强国际核安全合作,主要议题也有了进一步深化。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表明,核安全问题不仅仅由外部的危险引发,核设施的如不能正常运行同样会引发灾难性后果。核设施的安全运行问题被提上日程。会后发表的公报就应对核威胁、安全保卫核原料和设施、防止非法核走私、强化放射性物质的管理、核安全与核能安全、运输安全、防止不法交易、核检查、核安全文化、情报安全、国际合作等11个领域提出了13项非约束力承诺或鼓励措施。 2014年海牙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与会各方就全球核安全体系建设、国际原子能机构作用、核材料、放射源、核安全与核能安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会后发表的《海牙公报》在上述领域提出了多项非约束力承诺或鼓励措施。 应当说,国际社会在核安全领域已经存在一些机制和条约。在核安全管理方面并非一片空白。国际原子能机构一直致力于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担负着对全球大部分国家核材料和核设施的保障监督工作;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核材料供应国集团为核心的不扩散体系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1983年《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2005年修订)是民用核材料实物保护领域中唯一的国际法文书;2005年4月联合国通过的《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求各国政府立即采取立法等措施打击核恐怖行为;200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540号决议更是一个专门防止非国家行为体开发、获取、制造、拥有、运输、转移或使用核生化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决议。 但是国际间的合作并不顺畅,一些国家的管制存在漏洞,国际条约的普遍性有待加强,有的甚至尚未生效,新的行为规则和技术规范需要确立。 历届核安全峰会重申了相关承诺,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加强了国家间的协调,扩大了国际合作,推动了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探讨了全球核安全治理的国际体系、制度措施、技术途径、行为规范、技术规则与合作模式。会议以发布公报和工作计划的形式对全球核安全的实践发挥着引领和规范性作用。 此外,核安全峰会也达成了一些具体成果。比如乌克兰、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相继承诺消除境内剩余的所有高浓缩铀,美俄两个核大国签署了将武器级钚转化为民用核反应堆所需燃料的新协议。中美两国则在中国合作建立起亚洲占地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技术手段最先进的核安保示范中心并开始运行。 核安全峰会(Nuclear Security Summit)是旨在倡导核安全、打击和防范核恐怖主义的全球性峰会,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倡导,迄今已举办了三届,分别是2010年4月的华盛顿峰会,2012年3月的韩国首尔峰会,2014年的荷兰海牙峰会。时隔6年后,核安全峰会再次回到华盛顿举行,既是对既往历届峰会成就的回顾,也必将对未来全球核安全议程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 9.11事件以后,美国将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合视为最大的安全威胁。2009年,奥巴马提出无核武器设想,并希望在4年内实现对全球核材料的有效监管,并倡议召开国际峰会。不同于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核武器威胁的核裁军会议,核安全峰会的聚焦点主要是打击核材料的非法交易、走私和转运,加强对核材料的全球监管,防止核材料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如果说前者是要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处理国家行为,那么后者则是要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前者关注的是国家行为体,后者则关注非国家行为体所带来的挑战。 数据显示,世界上至少有9个国家拥有核武器,总数达20000余件,武器级核材料数以千吨计,这些材料足以制造出超过十万枚核弹;40余个国家拥有近500座核电站以及其他大量的核设施。此外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核废料、各种工业及医用发射源。有许多材料和设施处于战乱频繁、极端势力活跃的地区,政府治理能力严重下降,对核材料和核设施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这些物资一旦落入恐怖主义分子之手,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他们可能用所得到的核材料制造粗糙的核武器,或制造放射性的脏弹,他们甚至会对核设施发动攻击,以制造大规模的杀伤和污染。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该机构共计收到442件关于未经授权获取核材料及相关违法行为的报告,714件关于核材料偷窃与遗失相关行为的报告,1526件关于其他涉核材料非法行为的报告。其中十几起非法持有事件涉及到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高浓铀和钚,凸显了核安全问题的严峻性。核安全峰会正是为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而进行的重要国际努力。(翟玉成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