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急救教育,國外怎麼做?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 張雪婷】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開展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擬在全國150所高中及高校試點,進行急救教育培訓。學校作為一個人群密集的環境,出現大大小小意外的可能性相比之下要高一些。不少國家都對師生在緊急情況下的處理培訓非常重視,從小學到大學,有不同的普及和教學內容。相關急救教育在充滿趣味性的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防災、急救的核心知識,在關鍵時刻往往能發揮作用。美國GOOGMAN GOOGMAN增大丸官網 goodman增大丸評價 增大丸 增長增粗

增大丸推薦 增大丸效果 增大丸ptt goodman增大丸怎麼吃

從幼兒園的孩子抓起

“不能因為年齡小而不去施救。”這是德國學校教育孩子學習急救知識的宣傳口號。德國從幼兒園開始,就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急救和災害預防教育。4歲的馬克斯就讀於柏林一家質量較好的幼兒園。最近,《環球時報》記者問他在幼兒園學習了什麼,他說沒有學數學語文,而是參觀消防局學習基本的防災及報警知識;參觀警察學校,了解警察的職能,學習基本交通規則,認識重要的信號路牌;到氣象局認識極端氣候、自然災害的存在及其危害性等。馬克斯的父母認為,這可以讓孩子認識社會,同時打下急救和災害預防的知識基礎。

當然,對於特別年幼的孩子,指望他們能真正進行急救並不現實。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們認識何為“緊急情況”,特別是如何尋找幫助。美國和加拿大的緊急報警電話號碼均為“911”,很多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練習用電話撥打該號碼。加拿大政府官網“兒童應急準備”中提供了幾項教育兒童識別緊急情況的指南——“媽媽倒在廚房裡,她的身上是否有血跡?是否應該撥打緊急電話?”“你在外面玩耍後回家,發現窗戶被打破,裡面可能有你不認識的人,你應該回家還是去熟悉的鄰居家?”

中小學開始實踐性培訓

到了小學、中學階段,學生更有自主能動性,逐漸能參與到真正的自救與急救中。居住在美國芝加哥的學生阿莎對《環球時報》記者回憶稱,小學時的火災培訓令她記憶猶新。從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每學期會有一輛“火災模擬房車”在各個學校巡迴宣傳。“'房子'大約兩層,一樓'著火'時,要從二樓逃出來。”阿莎具體向記者介紹了火災自救模擬的流程:整個“房子”裡充滿煙霧(模擬用的是對人體無害的煙),學生要用濕毛巾摀住口鼻,趴在地上快速前進上樓,按消防員指導的姿勢從窗戶跳到下面的緩衝墊上。在真正的火災中不慎身上被點燃,該怎麼做?阿莎說:“我覺得每個美國小學生應該都知道'Stop Drop and Roll'(停下、倒下、翻滾)三字訣,老師和我們重複了很多年。”美國GOOGMAN GOOGMAN增大丸官網 goodman增大丸評價 增大丸 增長增粗

增大丸推薦 增大丸效果 增大丸ptt goodman增大丸怎麼吃


德國青少年紅十字會、醫療幫助組織ASB等,多年來為不同年齡段學生設計相應的危機應對教學方案。在柏林米特區一所小學四年級就讀的索菲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每個年級的培訓有所不同:一年級學習傷口止血以及骨折等外傷處理,二年級學習怎麼求助、報警、救援等,三年級學習救助心髒病病人,四年級學習預防和麵對災難。索菲的媽媽告訴記者,索菲的外公患有心髒病,有一次突然發作躺在地上。索菲馬上運用學校裡學習的知識,將外公家裡的除顫器按照屏幕上的指示,把貼片貼在外公右上胸和左腋下,再根據提示按紅色按鈕,外公也因此得救。

英國媒體幾年前曾報導過愛爾蘭一名“急救小英雄”。當時8歲的男孩哈里已22次將患有早產兒呼吸暫停症的妹妹伊莎貝爾從生死邊緣搶救過來。他媽媽回憶說,哈里第一次搶救妹妹是全家看電視時,伊莎貝爾大聲哭喊,隨後面色發紫,失去意識。哈里十分鎮定地拍打著妹妹的腿,呼喚她的名字,並進行人工呼吸,妹妹恢復了知覺。這都要歸功於哈里從5歲起,每週參加紅十字會“泰迪熊俱樂部”的急救培訓。

在歐美國家,年齡大一些的高中學生在接受一定時間的急救培訓,考核合格後,便可以擔任校園醫療服務志願者,或者參加校外的醫療援助組織。他們常常在周末作為專業援助人員的助手,去搶救一些需要急救的病人,也在業餘時間參與相關組織的社會宣傳活動,幫助更多人了解急救知識。在危機時期,他們還要作為後備人員,參與搶險後動。

注重培養能力和心態

日本作為一個颱風、地震高發的國家,對防災和急救培訓非常重視。日本財團從2018年開始進行名為“18歲的意識調查”,其中有一項為防災教育意識。該調查2019年的數據顯示,在17-19歲的日本學生中,約六成學生認為學校的防災急救培訓有用,曾經歷過災害的學生中,高達71.1%的學生用到了急救知識。

在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表示,從急救培訓能獲得知識自然不用說,更重要的是,這些培訓教導學生如何在緊急狀態下保持頭腦清醒。《朝日新聞》今年6月關於“3·11東日本大地震”10週年的報導中引述專家觀點稱,急救教育雖然要讓學生認識到災害的嚴重性,但也不能單純宣傳其“可怕”,否則反而讓學生不願面對災害。“比起'恐怖',我們應該向學生傳達的是'該做什麼'。”

然而,雖然不少國家都重視急救教育,但整體的普及程度仍有待提高。以歐洲為例,急救教育在各國非常不平衡。歐洲急救教育中心的報告稱,挪威的急救教育做得最好,該國街頭如果有心髒病患者昏倒,預計60%情況下可以得救。而在其他一些歐洲國家,這個比例可能只有20-30%甚至更低。《朝日新聞》稱,急救培訓和文化課不一樣,面對各個學校都急需的培訓,可能進行專業教授的老師人手少之又少。並且一些學生認為,多次培訓後,會失去培訓的緊張感。對此,多國教育部門和專家也在研究,如何讓急救教育更為有效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