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中共黨史館裡的對台四封信:從劍拔弩張到同袍情深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電題:中共黨史館裡的對台四封信:從劍拔弩張到同袍情深

作者朱賀劉大煒

日前向公眾開放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內,陳列了四封跨度逾20年的特殊信件,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對台政策的演進,展現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發展的政治脈絡,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決心和信心。

這四封信件刊載於《人民日報》,分別是1958年《國防部長彭德懷告台澎金馬軍民同胞》《國防部彭德懷部長再告台灣同胞》、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和1982年《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

“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1958年10月6日和25日,中共中央以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的名義連發兩封告台灣同胞書,在當年政治背景下,向台灣同胞曉以民族大義,傳遞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信號。

“這是歷史轉折的重要標誌。”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台灣史研究室研究員褚靜濤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兩信發出後,兩岸間大規模砲戰基本停止,從劍拔弩張的對峙轉向“默契”相處,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示了和平統一方針。與1958年告台灣同胞書對比,大陸對台稱謂從“台灣、澎湖、金門、馬祖軍民同胞們”改為“親愛的台灣同胞”,語調也從“勸你們不要過於依人籬下”轉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美好前途,既屬於我們,也屬於你們”。

稱謂和語調更改背後是國內國際形勢的巨變。褚靜濤表示,彼時新中國成立已近30年,中美建立外交關係,大陸轉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岸形成了不通過大規模戰爭解決問題的默契,且有共同經濟利益。

褚靜濤表示,最為重要的是該信以中央政府對台灣當局的基調發出,這是“一國兩制”構想的孕育。三年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由鄧小平首次正式提出。

1982年7月24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誌發出對台灣當局領導人蔣經國的信,望其以民族大義為重,開展國共第三次合作。廖、蔣自父輩就結下友好關係,分隔30餘年情誼仍在。“寥廓海天,不歸何待?”“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廖公的信言辭懇切。

雖以廖承志名義發出,此信實為當時鄧穎超領導的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勠力之作。參與起草的小組成員耿文卿曾回憶,寫信時“鄧穎超與廖承志一起推敲文句”,表達“對台灣當局曉以大義,陳以利害,動以感情”。

通過公開發表書信的方式,以曾經志同道合的同學、戰友的口吻對台灣喊話,褚靜濤認為,這意味著大陸對台態度的情感深化。

這封信也在台灣引起巨大轟動。1987年11月2日,台灣宣布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旅遊,台胞終有機會返回闊別數十年的家鄉。

回顧歷史上的四封信,大陸和台灣從劍拔弩張走向柔性對談。褚靜濤分析,發信人的身份在變化,最開始是國防部長、之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再到廖承志個人,語調、語氣、用詞越來越注重推心置腹。

中國共產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決心和信心透過四封信展現出來,並在今天持續。褚靜濤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和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也像歷史上的四封信一樣具有深遠意義。

“總書記的話不僅講給大陸民眾,也講給台灣民眾。”褚靜濤進一步解釋,總書記強調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反對“台獨”,堅持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意在告訴兩岸人民,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維護好兩岸關係,為最終實現國家統一創造必要條件。

反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意圖轉移民眾視線、轉嫁島內矛盾的民進黨當局,其倚美謀“獨”、以疫謀“獨”,緊繃兩岸關係的行徑只會給台灣民眾帶來災難。褚靜濤指出,民進黨當局倒行逆施,拋出所謂“四個堅持”公然販賣“兩國論”,甘當西方反華勢力遏制中國大陸發展的籌碼,“自覺身價很高,其實不過是反華力量的一顆棋子。”日本藤素             

隨著民進黨當局執政期間的弊端暴露無遺,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已意識到,只有加强两岸交流、維持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才是其利益所在、前途所在,“時間會站在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人民一邊。”褚靜濤說。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