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記事裡basis 2020丨總秘書這封時代在特定的故事背後人類的最適深度感Shin

“走西口”故地的反貧困決戰:革命老區忻州脫貧攻堅紀實

中工網2020-12-28 19:39:1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這裏黃河、長城交匯握手,太行、呂梁兩山夾峙;這裏是歷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錯處,曾經金戈鐵馬,也曾商賈雲集;這裏是革命老區,也是貧困山區。全國脫貧攻堅戰打響,這裏成為山西省最大的主戰場,317萬忻州人民與千年貧困決戰,披荊斬棘殺出一條血路。艱難的歷程,感人的故事,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奮進傳奇,也彰顯了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追夢精神。

 

這次摘帽,永別千年窮

 

這次遷徙,不帶走鄉愁

 

山西脫貧攻堅最大主戰場取得反貧困決定性勝利

 

在這樣一方水土,苦澀與艱辛曾經伴隨了一輩又一輩。

 

忻州——一個東西橫跨山西版圖的地級市。這裏黃河、長城交匯握手,太行、呂梁兩山夾峙;這裏是歷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錯處,曾經金戈鐵馬,也曾商賈雲集;這裏是革命老區,也是貧困山區。

 

到2016年,山西省面積最大的忻州市,還有近46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每7個人裏,就有一個是貧困人口;全市14個縣(市、區),有11個是國定貧困縣,貧困面達80%以上,其中有6個是國家連片特困縣,3個省級深度貧困縣;全市2222個貧困村中,797個是深度貧困村。

 

久困於窮,冀於小康。317萬生生不息的人民,經歷了一場感天動地的反貧困鬥爭。在這場計日讀秒的決戰中,平均每年有9.2萬人、每天有252人、每小時有10人脫貧;農民人均收入增長了2633元,平均每年增長526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之際,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上,忻州1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退出。

 

回望來時路,忻州的脫貧奮鬥史正是中國與貧困抗爭的一個縮影。

 

這頂沉重的帽子終於摘掉了

 

只有真正走進這連綿不絕的大山,才能體會這場戰役是何等艱巨。

 

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山西有呂梁山和太行山-燕山兩處,忻州則橫跨這兩個片區。地勢上,偏關、河曲、保德、岢嵐等“西八縣”連片簇擁在黃河東岸的呂梁山區,繁峙、五臺、代縣等“東六縣”地處太行山脈,中間夾著狹長的忻定盆地。

 

這裏是中國版圖的第二臺階、黃土高原邊緣地帶,50%山區、40%丘陵、10%平原,黃河沿線望得見水卻用不上水。溝壑縱橫、土地貧瘠,全年無霜期不到百日,冬天動輒出現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高寒。風吹黃土漫天舞,從春一直刮到冬。

 

“走西口”故地的反貧困決戰:革命老區忻州脫貧攻堅紀實

深度貧困與生態脆弱長期交織。“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舊時民謠是祖祖輩輩面對滔滔黃河、漫漫瘠土唱出的無望悲歌。

 

重重山巒形成天然屏障,這裏成為歷代中原王朝抵禦遊牧民族的重要防線。忻州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平型關是萬里長城重要的邊關隘口。抗戰時期,建立於忻州的晉察冀、晉綏兩個革命根據地,成為全國抗戰的出發點,平型關大捷、忻口戰役等在這裏發生,為全民族抗戰和新中國成立作出重大犧牲和傑出貢獻。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華大地,忻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升。剩餘的貧困人口大多散居於偏僻山區。

 

到2012年,全中國貧困人口還有9899萬,貧困發生率為10.2%。貧困現象集中在中西部山區、邊遠地區和自然環境惡劣地區。

 

無論是對於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地區來說,反貧困鬥爭行進至此,就已進入最艱難的時期,剩下的都是頑固的堡壘、難啃的硬骨頭。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提出精准脫貧方略,對貧困堡壘發起總攻。

 

戰鼓擂起,衝鋒號吹響。作為山西省脫貧攻堅的最大主戰場,忻州幹部群眾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力度,投身火熱的戰役。

 

與深度貧困鏖戰正酣之際,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忻州市岢嵐縣考察,給奮進中的忻州人民帶來強大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不管任務多麼艱巨、還有多少硬骨頭要啃,這個承諾都要兌現。

 

忻州人民以百倍信心踐行總書記囑託,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勢,掀起脫貧攻堅決戰高潮。

 

2016年,忻州脫貧8萬餘人,退出555個貧困村;

 

2017年,忻州脫貧13萬餘人,退出640個貧困村;

 

2018年,忻州脫貧12萬餘人,退出707個貧困村,繁峙、神池、五寨、岢嵐、河曲、保德6縣脫貧摘帽;

 

2019年,忻州脫貧5萬餘人,退出296個貧困村,五臺、代縣、寧武、靜樂、偏關5縣脫貧摘帽。至此,忻州這11個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

 

2020年,忻州剩餘的4203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據忻州市扶貧辦統計,忻州在過去5年間累計減少45.7萬貧困人口,222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6550元增加到9183元,年均增幅8.8%,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要求,忻州貧困人口民生保障水準全面提升:學前教育資助貧困子女5.06萬人;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9570戶;貧困群眾住院醫療費用個人報銷比例90%以上,大病、慢病門診醫療費用個人報銷比例80%以上;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733處、水質檢測中心15座,安全飲水達標達質;12.7892萬農村低保或特困供養貧困群眾的保障標準逐年提高。

 

忻州市委書記鄭連生說:“我們始終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針對區位欠缺、設施落後、產業不足、天災人禍、文化低下、工作不力等原因,實行整村搬遷、設施改善、產業培育、技能培訓、救濟救災、改進工作等措施,走出了一條具有忻州特色的減貧之路。”

 

“走西口”故地的反貧困決戰:革命老區忻州脫貧攻堅紀實

忻州市區一角。張存良攝

 

5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瞬間,卻是忻州近代史上減貧人口最多、群眾增收最快、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忻州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擺脫了長期困擾的絕對貧困,站在了小康社會的新起點上。

 

這次遷徙不帶走鄉愁

 

黃河流入山西,在偏關縣老牛灣與長城相遇。5000多年前,老牛灣人就開始在黃河岸邊開墾旱地良田。這裏出產的小米顆粒飽滿、色澤金黃,是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產品;用偏關小米釀制的陳醋風味獨特,現已成為電商平臺上的“明星特產”。

 

黃土地最適合種植五穀雜糧,耐貧瘠、耐旱、容易成活。忻州是山西最大的小雜糧產區,到2019年,雜糧種植面積達369萬畝,總產68萬噸以上。神池的亞麻籽、五寨的甜糯玉米、岢嵐的紅芸豆、靜樂的藜麥、忻府區的甘甜紅薯、寧武的高原蓧麥,“一都六鄉”,優特品牌為忻州托起了“中國雜糧之都”的桂冠。忻州市將雜糧作為脫貧產業納入財政補貼,雜糧成為忻州農民脫貧的“當家花旦”。

 

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規劃和有序引導下,雜糧、養殖、蔬菜、林果、中藥材、電商、旅遊、光伏等產業增收行動,帶動32.24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通過技能培訓、挖掘公益性崗位、加大勞務輸出等辦法,引導和支持全市30多萬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明天,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收入占比上升,轉移性收入占比下降;堅持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退耕還林工程獎補8.5萬貧困人口增收,造林專業合作社承擔人工造林綠化任務,貧困戶獲得務工收入4.4億元。

 

“走西口”故地的反貧困決戰:革命老區忻州脫貧攻堅紀實

神池縣八角鎮川口村 30 MW 光伏扶貧專案 。李儒攝

 

古人說:“病有標本”,“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者,是謂妄行。”忻州各地因地制宜、因戶施策,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詮釋了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本質要義。

 

面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千古困境,面對貧困村多、小、散、窮的根本頑疾,忻州把“整村搬遷”作為精准扶貧的關鍵舉措,將“挪窮窩”作為解開深度貧困“死結”的突破口,集中力量打攻堅戰。

 

趙家窪村是呂梁山深處一個小村莊。由於戰亂和饑荒,從寧武、河曲、靜樂等地逃荒的人們遷居於此,掘土而居,刨食謀生。隨著外部社會環境漸好,年青一代又陸續遷出,2017年全村只剩6戶13人,其中5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幾乎都是留守老人。

 

在晉西北的大山裏,散落著上千個這樣的山莊窩鋪,有的甚至是“一戶村”“一人村屈臣氏藥局 日本藤素屈臣氏 日本藤素藥局 日本藤素正品 日本藤素哪裡買 japan tengsu 日本藤素官網 日本藤素進口 日本2H2D 美國maxman 德國黑螞蟻生精片 春藥 媚藥

德國必邦 德國必邦正品 德國必邦副作用 德國必邦持久 美國黑金 美國黑金正品 美國黑金屈臣氏 日本藤素 日本藤素金標 日本藤素陰莖增大 日本藤素藥局 日本藤素哪裡買

https://jpwatsons.com/

”。耕地大多在山坡上,廣種薄收。過去幾十年的扶貧工作解決了大部分人的溫飽“兩不愁”,真正擺脫貧困,難的是要做到“三保障”。

 

當地算過一筆賬,按照國家的扶貧標準,要讓趙家窪這樣的村莊實現飲用水安全、公車通達、動力電接入,完善一應公共設施建設,花費相當於重建一個新村,沒有上千萬元投入是不可能的。

 

當一方水土無法養活一方人,與其在貧困中煎熬,不如徹底掙脫束縛,謀劃另一種生存方式。2017年,忻州市將797個深度貧困村全部列入整村搬遷計畫,其中,岢嵐縣將包括趙家窪在內的115個自然村列入整村搬遷計畫。

 

70多歲的趙家窪村村民劉福有搬到了岢嵐縣城邊上的廣惠園新村。新居比原來的三間老屋大得多,傢俱家電都已配備好。社區裏健身設施、醫院、學校一應俱全。登上城外山坡俯瞰,縣城裏最大、最整齊、最漂亮的建築群就是這一片移民搬遷安置點。

 

岢嵐縣縣長侯俊生說,易地扶貧搬遷不是把農民“趕”進樓房,而是圍繞“人、錢、地、房、樹、村、穩”7大問題實施的一套複雜系統工程,任務非常艱巨。精准識別對象、新區安置配套、舊村拆除複墾、生態修復整治、產業就業保障、社區治理跟進“六環聯動”,是“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關鍵保障。

 

忻州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楊志勇介紹,“十三五”期間,忻州市完成整村搬遷810個村,搬遷8.45萬人;撤銷603個行政村,優化了鄉村空間佈局,節約了社會管理成本,帶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忻州整村搬遷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