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一世,坎坷一生”的習仲勳

英雄一世,坎坷一生”的習仲勳

原創黨史博采2021-01-07 13:57:00

“英雄一世,坎坷一生”的習仲勳

文/何立波 馬紅敏

 

習仲勳是我黨一位高級領導幹部,是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生涯中,習仲勳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衝破“左”傾思想的重重阻力,為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評價。

 

毛澤東: "我們要選擇一個年輕的擔任西北局書記"

 

1913年10月15日,習仲勳出生於陝西省富平縣一個農民家庭,1928年入黨,1934年11月當選為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1935年春,陝北、陝甘邊兩塊革命根據地在反“圍剿”戰爭中連成一片,合併成立西北革命根據地,習仲勳任中共西北工委領導成員,並繼續擔任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成為陝北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陝北。在村子的牆壁和大樹上,毛澤東看見張貼時日已久的《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佈告》,上面署名“主席習仲勳”。後來在瓦窯堡,毛澤東第一次見到時年22歲的習仲勳。這時,習仲勳剛剛從“左”傾錯誤路線的牢中被釋放出來,毛澤東頗感驚訝:“這麼年輕。”在陝北根據地,在少數老同志中曾有一種議論:“陝北救了中央。”習仲勳不這麼認為,他說:“這句話應該倒過來:‘中央救了陝北’。”習仲勳說:毛主席和黨中央長征尚未到達陝北前,陝北根據地外受國民黨重兵“圍剿”,內遭“左”傾路線的危害,許多優秀的黨員、幹部、知識份子和下級軍事指揮員被槍殺、被活埋。毛主席不到陝北,陝北根據地就完了。毛主席晚到四天,就沒有劉志丹和我們了。要不是毛主席 “刀下留人”,我早已不在人世。

 

1936年1月,習仲勳任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副主席、黨團書記。同年6月參加西征,8月,習仲勳受中共中央委派再赴關中,守衛陝甘寧邊區南大門,長達6年時間。期間,習仲勳先後擔任中共關中分委書記、分區專員、分區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員、中共陝甘寧邊區委員會執委、西北局黨校校長。習仲勳組織領導關中分區軍民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軍事、政治和經濟鬥爭,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贏得了黨和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擁戴。1943年1月,毛澤東親筆為他書寫“黨的利益在第一位”題詞,予以表彰。同年2月,習仲勳調任中共綏德地委書記兼警備司令部政治委員。他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培養典型,總結經驗,領導大生產運動,增強了當地的經濟實力,為鞏固和發展“三三制”政權作出了很大成績。在整風審幹和“搶救運動”中,習仲勳抵制和糾正“左”的偏向,保護了幹部和群眾。1945年6月,習仲勳在中共七大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英雄一世,坎坷一生”的習仲勳

◆1937年10月,關中特區改稱關中分區,在分區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習仲勳當選為分委書記。圖為習仲勳(右三)與關中部分領導幹部合影。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原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高崗受黨中央、毛主席之命,率領一批幹部離開延安,奔赴東北,開闢東北解放區。在遴選西北局書記一職時,毛澤東說:“我們要選擇一個年輕的擔任西北局書記,他就是習仲勳同志。他是群眾領袖,是一個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當時,習仲勳只有32歲,由此可見毛澤東對習仲勳的欣賞程度。

 

1947年冬季,人民解放軍節節勝利,各個解放區興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運動中,蘇維埃時期的老區、抗日戰爭時期的半老區,均出現與新區土改不加區別的現象和過激行為。1948年初,習仲勳在一個月內三次就“老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問題”、“要注意克服土地改革中‘左’的情緒”和“按三類地區有區別地進行土地改革”等重大問題向黨中央、毛主席致電,直言不諱地提出反對“左”傾行為。

 

在1月4日致中央和毛主席的電報中,習仲勳指出,如果按照一般做法在老區進行土改,一定要犯原則的錯誤,那種認為地主、富農占中國農村百分之八左右的觀念在老區必須改變,否則勢必犯嚴重錯誤。習仲勳認為,在老區發動群眾運動,要堅決反對小資產階級的“左”傾形式主義。

 

毛澤東對習仲勳的來信很重視,1月9日作出批示:“完全同意仲勳同志所提各項意見。望照這些意見密切指導各分區各縣的土改工作,務使邊區土改工作循正軌進行,少犯錯誤。”“華北各老根據地亦應當注意。”

 

1月19日,習仲勳就陝甘寧邊區糾正土改中“左”的偏向再次致電毛澤東,提出由於義合會議(1947年11月西北局在綏德縣義合鎮舉行的陝甘寧邊區幹部會議)潛伏一種“左”的情緒和晉綏的影響,土改一到農村,就發生極“左”偏向,並提出整改的意見。

 

不久,中央由周恩來起草的“關於老區半老區土改問題的決定”頒發各個解放區。在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立後恢復國民經濟時期的西北局工作中,習仲勳在工作實踐中很好地闡釋了實事求是的涵義。

 

毛澤東誇讚習仲勳,“你比諸葛亮還厲害!”

 

西北地區幅員遼闊,但是政治複雜,經濟落後。習仲勳提出:一切工作都要在民族團結基礎上採取“穩進慎重”方針進行。“爭取各民族上層人士,爭取宗教方面人士,然後去發動,不可顛倒過來。”這是習仲勳當時解決民族矛盾的方式。新中國成立前後,在青海,大小叛亂很多。爭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十二代千戶項謙歸順中央政府,便是習仲勳在西北地區解決眾多民族問題中一個重要貢獻。

 

青海省地處黃河上游兩岸,地勢險要,林深山高,住著昂拉部落,實行“政教合一”政治制度,項謙任千戶職位,是青海有名的千戶,遊移不定,反復無常。藏族人民對共產黨和解放區還不了解,項謙更是心存疑慮。青海軍閥馬步芳部發動叛亂,被人民解放軍剿滅。平叛之後,殘餘叛亂分子拉攏項謙叛亂,讓他出任“反共救國軍”第二軍軍長。習仲勳認為,如何正確解決昂拉叛亂,不僅對解放昂拉藏族同胞關係重大,而且對於共產黨在青海工作關係極大,甚至對甘、川、康藏區,乃至西藏也有重大影響,因此要求必須堅持在充分軍事準備基礎上以政治爭取為主的方針,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首先要用和平方式解決;對於項謙必須採取反復爭取,實行特別寬大政策。習仲勳不是單純考慮項謙個人問題,而是從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出發,團結包括藏族在內的各少數民族。

 

“英雄一世,坎坷一生”的習仲勳

◆1943年2月,習仲勳調任綏德地委書記,把守邊區“北大門”。圖為擔任綏德地委書記期間的習仲勳。

 

習仲勳給青海省委第一書記張仲良打電話,認為決不能採取武力。為了和平解決問題,習仲勳前後數十次派人爭取項謙。項謙一度歸順,不久又反叛。受習仲勳委派,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藏傳佛教大師喜饒嘉措(後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去做項謙的工作,最終使項謙在1952年7月1日向人民政府投誠,此後再未反叛。項謙後來陸續擔任了青海尖紮縣人民政府縣長、黃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長。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向毛澤東彙報了這一事情的前前後後。毛澤東十分讚賞,稱讚道:“諸葛亮有個七擒七放,我們還多,我們來個十擒十放。”後來,毛澤東見到了習仲勳,開玩笑地說:“仲勳,你真厲害,諸葛亮七擒孟獲,你比諸葛亮還厲害!”

 

1951年春,新疆以烏斯滿為首的叛匪殘餘勢力在新、甘、青三省交界處搶劫,破壞民族團結,情況相當嚴重。加上新疆工作中出現了“左”的做法,使問題更加複雜。引起毛主席和黨中央的嚴重關切。在提出西北土改問題時,中央和西北局特別指示新疆、西藏的土改工作緩行,即現在不搞土改。但是,新疆區黨委不但拒不執行這項重要決定,反而提前進行土改,抓了一些當地少數民族及宗教界的重要人士,一時局面混亂,並出現逃亡浪潮。西北局嚴令新疆區黨委停止這種做法並上報中央。毛澤東對此非常生氣,將新疆區黨委負責人召到北京,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責令他們改正錯誤並改組區黨委。

 

“英雄一世,坎坷一生”的習仲勳

◆1949年6月,習仲勳在西安各界保衛西安大會上講話。

 

1952年7月,奉黨中央和毛澤東的命令,習仲勳親赴新疆解決民族糾紛事件,穩定了新疆政治形勢。除撤換區黨委主要負責人外,毛澤東還兩次交待習仲勳要將另一位負責人開除出黨,措辭嚴厲。當時習仲勳對此事因特殊原因作了冷處理,未將此人開除出黨,最後只以暫時降級使用了事。曾任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主席的李瑞環同志曾講過這樣一句話:“李維漢和習仲勳同志關於民族統戰工作方面的講話和著作,是我們當今民族統戰工作的法寶。”

 

文藝工作者的貼心人

 

1951年秋,毛澤東準備讓習仲勳擔任中宣部部長,他在同胡喬木、林默涵兩位同志談話時說:“告訴你們一個消息,馬上給你們派日本藤素  日本藤素屈臣氏

日本藤素正品   japan tengsu

日本藤素進口   日本藤 素 價錢

日本藤素官網   日本藤素哪裡買

日本藤素評價   日本藤素ptt

日本藤素副作用   日本藤素吃法

日本藤素官網總代理   日本藤素香港屈臣氏

日本藤素臺灣官網入口

 

一位新部長來。習仲勳同志到你們宣傳部來當部長。他是一個政治家,這個人能實事求是,是一個活的馬克思主義者。”1952年初,毛澤東在與薄一波談話時問道:“你講講,習仲勳這個同志怎麼樣?”薄一波的回答是:“年輕有為。”在延安時,他就聽到過毛澤東以此語讚譽過習仲勳。毛澤東說:“如今已經‘爐火純青’。”

 

擔任中宣部部長前,習仲勳曾真心實意地向毛澤東反映,按照他的經歷和水準,難以擔當起領導全國宣傳文教的重任。毛澤東打了個比方:“蛇,看起來十分可怕,但印度人耍蛇,得心應手,關鍵在於真正謙虛地摸到事物的客觀規律,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好!”

 

1952年9月,習仲勳調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兼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書記。他主持制定“整頓提高、重點發展、提高品質、穩步前進”的16字方針,指導了建國初期的文教工作。在1953年3月第一屆電影藝術工作會議上,習仲勳發表了長篇講話,在文學藝術界引起強烈反響,受到作家藝術家們的交口稱讚。

 

習仲勳是一位內行的文藝領導者。他認為,一些作家進城幾年不出作品,作家有責任,但是黨的領導也有責任,領導應為作家創造條件到群眾中去。為給文藝工作者創造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習仲勳認為,對有些作品不是基本立場觀點上的錯誤,不能完全否定。即便是立場觀點上的問題,也要耐心幫助,而不是亂上綱上線,扣大帽子,要善於引導作家前進,要鼓勵作家的旺盛士氣,要激發作家的創作熱情。

 

習仲勳對於文藝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可以追溯到主政西北局的時候。1947年4月5日,西北局召開陝甘寧邊區文藝工作者座談會。西北局書記習仲勳到會講話,他號召文藝工作者配合西北人民解放軍,槍桿子到哪里,筆桿子就到哪里,動員廣大人民為反蔣(介石)、胡(宗南),反封建而鬥爭。習仲勳關心文藝工作者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排憂解難。同年l0月,著名豫劇演員常香玉在西安組建香玉劇社,自任社長。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後,全國上下掀起了支援抗美援朝正義戰爭的捐獻熱潮。朝鮮戰場傳來消息,我軍某高地遭受百餘架敵機的喪心病狂的狂轟濫炸,全連戰士壯烈犧牲,陣地失守,常香玉聽到廣播後悲憤難眠。翌日清晨,她把丈夫陳憲章拉起來說:“憲章,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打得很艱難,咱能不能為他們做點事?”陳憲章理解她的心情:“咱倆用義演的辦法為志願軍捐一架飛機吧!”不久,習仲勳知道了這件事,充分肯定了常香玉的愛國熱情,他指示說:“就用‘香玉劇社’號戰鬥機的名義進行捐獻演出吧!”為了幫助常香玉搞好義演,習仲勳委派西北局文化部的馬運昌、毛雲霄、荊樺三位幹部協助劇社從事捐獻演出工作。對在建國後“左”的路線中受到打擊、經歷坎坷的丁玲、胡風等作家,習仲勳也給予了很大的關心。丁玲和胡風去世後,因為悼詞問題,家屬和有關方面存在分歧,習仲勳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肯定了他們的歷史貢獻,使得追悼會順利召開。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