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马会”好事多磨

“习马会”终于要上演了。 11月4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4日宣布,经两岸有关方面协商,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两岸关系在马英九时代发展迅速,堪称1949年后两岸经贸合作和人员交流最密切的时期。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历史最好,也不为过。不过,自2005年4月29日时任中共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后,国共两党高层每年会晤已成惯例。除此之外,两岸还有诸多机制性的合作论坛。 两党领导人有了机制性会晤和交流,但两岸领导人会晤却成险途。马英九2008年实现二次政党轮替后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舆论和观察家们就不停讨论两岸领导人何时在何场合实现会晤。但在马英九执政的大半时间里,两岸领导人会晤没有上演,人们关注的APEC峰会舞台上,迄今也没有发现两岸最高领导人握手的场景。 大陆这边迎来了新一届政府领导人,马英九执政也到了最后时刻。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方面政局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在国民党“九合一”选举打败之后,泛蓝力量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尤其是在党内遴选2016年大选候选人的时候,又遭遇了大佬无人出战,随后又遭遇“挺柱”和“换柱”风波。经过连番外忧内患,国民党要想在2016年有所作为,几乎比登天还难。2016年,台湾地区恐将迎来第三波的政党轮替。 如果马英九再不和大陆领导人会面,他就没有机会了。马英九必须赶期“习马会”。一方面“习马会”是其任期内希望达成的愿景,另一方面“习马会”亦可成就马英九在岛内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更要者,尽管国民党呈现颓势,对马英九已无后顾之忧。他的任期临近终点,必须要给台湾和后人留下痕迹。 马英九登陆演习“习马会”已经不可能。但是在第三地的新加坡两岸领导人会面,却是恰当选择。新加坡作为华人主体的国家,和两岸都有密切关系。当年两岸关系融冰的“汪辜会谈”,就是由新加坡已故领导人李光耀促成。“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凸显新加坡这个华人小国在两岸之间独特的纽带作用。 “习马会”也许形式大于内容,但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意味着,两岸关系从国共两党交流提升至两岸领导人会晤层面。这适应了两岸政治形势的新发展,有助于促进未来两岸领导人会晤机制化。更要者,由于台湾政局在2016年可能发生根本逆转,未来大陆方面可能要和民进党政府打交道。关键是,民进党一直在指责两岸关系由国共两党主导,而非两岸政府间的合作。“习马会”作出了两岸关系由党到政的转型正义,也是对民进党的交代。蔡英文作为现实主义的民进党候选人,在两岸关系上一直坚持模糊的“维持现状”政策。“习马会”的意义在于,除非蔡英文治下的台湾断绝和大陆的往来,她必须在两岸关系的政策选项上清晰和果断起来。 现实是,两岸关系经贸人文交流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岛内无论是蓝、绿、橘不同色系的政党执政,都无法阻断这一潮流大势。唯一可以标榜的,不过是空洞的意识形态宣示。独统理念之争,在岛内不同政党和民众之间,短时间内或难以消弭,但是经过每时每刻两岸频繁的人文和经贸交流,两岸统一的大市场已经形成。只有经过交流才发现,两岸同文同种不仅是文化背景,在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也大抵相若。 两岸年轻人,早就摆脱了祖辈、父辈惯性的意识形态,从而有了全球化时代的共有价值观。因而,虽然岛内独统分野,且年轻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但随着岛内人士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频次提高,两岸民众之间的误解会慢慢消解。 两岸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对方,理解对方。这也是“习马会”的现实意义--人们注意到,两岸对“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的情况达成了基本共识。“习马会”采取平等的方式进行,两人互称“先生”而不语官方身份。台湾最需要的是对等与尊重,大陆最关切的是两岸的和与合。 1949年后,一湾海峡将两岸分治。“习马会”突破时空和现实障碍,可谓好事多磨。两岸领导人坐下来,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是两岸领导人智慧的现实抉择,也有利于两岸关系的未来。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