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机关刊谈干部受处:同志该适应新常态了

11月24日,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召开了一场颇为尴尬的全体处级以上干部会。会上,陈文申传达了教育部党组对三位校领导的处理决定。尴尬的是,三位校领导也包括他自己。“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陈文申等人就在“一直违规超标使用公务车辆”“办公用房严重超标”等自己长期不当回事、不以为然的“平流处”摔了个跟头。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没有“路人甲”不把自己摆进去迟早挨板子不只是中国传媒大学这几位党员干部,11月中央纪委公布的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汇总表显示,今年10月查处问题数仍有3808起,处理人数4993人。中央八项规定已经出台三年了。三年里,中央领导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中央纪委抓住关键节点鸣警钟、向顶风违纪者严问责、对典型案例勤曝光、对纠风不力者打板子……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传递出的信号不可谓不强,措施不可谓不严,可为什么还有人依然对中央的要求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我当这么大的官,你们要调查的那些事都不叫事。”广东省国资委原主任刘富才的话,也许能够反映这些党员干部的心态有的干部从心里就没把作风问题当回事,认为只要没往兜里揣票子,吃点喝点犯不了多大错。有的干部知道十八大后该收敛、收手了,可是坐惯了奥迪不想再坐帕萨特 ,喝惯了茅台不想再喝二锅头,带卫生间的大套间的办公室多敞亮,隔出一间憋得慌……舒服惯了,刹不住了。还有的干部打起了小算盘。全国这么多地方、这么多单位、这么多干部、8700万党员,即使是九级大风,就那么倒霉地刮到自己头上?再说风头过去也就没那么严了。有的干部侥幸心理、观望心态严重。“排排坐,吃果果。”有的单位为给自己营造一个“安全”的违纪环境,让掌握权力的干部均享违纪的“利益”,大哥莫说二哥,五十步莫笑百步。这些违纪的党员干部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关注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并非感知不到形势的变化。但在上述心态的驱使下,他们更像是看别人家的事,更像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一幕幕正风反腐大剧。“哎哟喂,付晓光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了”,他们也会对某位干部的违纪违法情况品头论足,可是就忘了低头看看自己是不是清爽,忘了把自己摆进去。这些十八大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的党员干部,归根结底,是对中央“玉宇澄清万里埃”的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所低估;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写入党纪负面清单意味着什么认识不深刻;对派驻、巡视全覆盖等党内监督体系越来越完善、监督越来越有力了解不到位;对执纪越来越严、问责成为常态化趋势不明确,错误地选择了“岿然不动”。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不能置身事外。若还没认清形势,没适应新常态,想做个事不关己的“路人甲”,想甭管风云变幻风景这边独“好”,板子迟早会打在身上,成为别人吸取教训、唏嘘感叹的新闻“头条”。守纪不是应付上级责任须压实更须主动落实认清形势还要担起责任。“曾经有一个改正的机会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好好珍惜……”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用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身上,也是恰如其分。此番驻教育部纪检组曝光的该校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而是今年1月教育部巡视组发现的老问题,并且中国传媒大学在今年4月曾上报教育部称巡视整改基本完毕。有的领导干部和单位把守纪当作应付上级,巡视、检查等压力来了装模作样管两天,甚至舞弊糊弄,压力一离开就像弹簧一样故态复萌。比如,有的国企在巡视组进驻之前就开会要求9月份一律不许打高尔夫;有的单位在巡视组入驻前一周,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换掉。出现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从根本上说,是有的领导干部没有从心里树立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面对责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想做一条“黄鳝”,既是软骨、又想滑过去,缺乏担当。甚至还有像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一般,面对采访时连连摆手“你们搞错了,我不是局长”。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指的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履行管党治党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追责问责,成效明显。压实责任是由上而下传导压力,督促责任落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有的党组织总是被动地等待责任被压实,推一下才动一下。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中,不应被动等待,更不能“溜肩膀”、做甩手掌柜,要真正主动把责任担起来。从被压实责任到自觉落实责任再到主动担当责任,这才是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员领导干部的应有之义。对了,那位不敢承认自己是局长的局长,现在真的就不是局长了。贵阳市委近日研究决定,由于保障房配套设施未能如期竣工,启动问责程序,免去他的住建局局长职务。“为官避事平生耻”。缺乏担当,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已经不再被看作小缺点,而被视为领导干部的重要缺陷。为不敢担责的领导干部“卸责”,把他们从重要岗位上拿下去,也就成了当前政治生态下的一种必然,这也是党员领导干部需要认清的新常态。猛击一掌更为治病救人严管其实是厚爱在一些学生眼中,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校长是一位好校长。这个“好”字,不知道在学生们心中怎么界定,学术科研好?对老师学生好?管理水平高?无论千般好,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顶风违纪、违反廉洁纪律恐怕就算不得“好同志”。不可否认,受处理的一些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贡献,但“贡献不能替代错误”。也正是对这些违纪党员干部一分为二地看,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避免违纪干部从自己不以为然的作风问题滑到更严重的腐败问题,避免让“好同志”变成“阶下囚”,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机关才及时挺纪在前,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该扯袖就扯袖,该红脸的就红脸,大喝一声、猛击一掌,希望能使之警醒,使之悬崖勒马、改过自新,重新回到“好同志”的队伍里来。严是爱,宽是害。长远来看,通过巡视等监督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正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纠正风气、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解决发展隐患的重要契机。日常监督管理加强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减少了,不但事业能够健康发展,干部也能健康成长。相信这些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声誉受损的地方、单位,一定能正视问题,立行立改,知耻而后勇,适应新常态,有个新的开始。(打虎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干部违纪 袁贵仁谈高校干部违纪:个别人言行挑战政治底线 2015.12.03 湖南临湘3名市级干部接连违纪 市委书记被追责 2015.12.01 天津通报文广系统6名领导干部严重违纪典型案件 2015.11.23 公安部首次大规模通报违纪 22名现役干部被审查 2015.11.04 相关搜索: |xGv00|4ebdf3cefbb99bf214a8f1151f40d04b|xGv00|a9258e18ad6f57f4be7ea2f9f5c79bb8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