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全民恐慌的熔断原来是想让股民“静静”?

1月7日,4天内第4次熔断第2次休市,股民们表示“受到了惊吓”,然而“熔断”机制的初衷竟然是让股民们“静静”,下面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密这一机制。 操盘手下班段子手上班,“丢盔卸甲”的股民索性在网络上吐槽发泄,有的撕心裂肺、有的哀婉绵长、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大气洒脱……小编盘点了一下“受惊了”的网民宝宝们,大概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次熔断开始,有人表示不信:打开电视一看就是假新闻!不少股民犹如输了3000在赌场却不被允许去银行取钱翻盘,可谓是撕心裂肺不能接受啊。 相信了之后感到自己创造了“历史”:我炒股时间不长,却一直在见证历史,有生之年再无遗憾,见证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涨停到跌停、千股跌停到涨停、千股停牌、个股涨900%、千股盘中停盘、现在15分钟交易就结束了……,我的股市人生不知道是完整了,还是整完了!! 有人更是发出了沉痛的“领悟”:我以为我会哭,但是我没有,我只是怔怔望着熔断的速度,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让我把A股看清楚,虽然那跌停的痛苦,将日日夜夜在我灵魂最深处…… 很容易理解动不动就要“上天台”的脆弱的中国网民,有其是那些看到股市江河日下还一直“用绳命”在炒股的人儿们,现在的他们完全处于一种“大梦一场”不能接受的状态。 最多的莫过对股票交易员工作的羡慕嫉妒恨了: 谁能想到,好多人还在去上班的路上,他们已经下班了。说他们:下班赶上早高峰。 全国股民纷纷发来贺电庆祝熔断测试成功,周一仅用半天便牢记熔断规则,再也不敢忘了!“记住了吗?”“记住了。”“真记住了?”“真记住了。”“好,那我再让你记牢一点。” 也许在未来“熔断”成为新的网络热词,比如:考题不会就喊“熔断”。而作为2016年全国人民学会的第一个经济名词,相信它也会在今年频频曝光,成为各界里的高频词汇。 有网友表示:一开盘,即熔断。没人捣鬼才怪呢。这鬼是谁呢?是一种“足以与国家力量抗衡、至少敢于叫板的超级力量,仍然非常强劲。”此刻小编背后冒起了阴风阵阵……不论如何,这都是倒逼国家出手的行为。 因为刚刚开盘,很多投资者还在观望中,此时砸盘付出的代价比较小,国家的救市场资金远水救不了近火。这就叫朦胧之中的“当头棒喝”啊,敲醒股民沉睡的大脑。 当然冷静下来分析熔断机制的利弊:它确实缩短交易时间,减少流通性与此同时也保护了资金量大的股民。 其实很多政策和新闻都会引发热议成为话题,网友们有的撕心裂肺有的哭笑不得,但是在嬉笑怒骂中也得到了宽慰和自我释放。议程设置理论表明: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当“熔断”的新闻一出,它无疑成为了重要的议程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舆论”是大众社会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对个人或群体发生一定的影响,它既可以约束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同样也可以鼓励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在这些众生相之中,有人成为意见领袖,有人成为附庸者。 万万没想到吧,引发全民恐慌的熔断机制是让网友“静静”,那么就从心理学角度看看它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吧。 股票交易市场的熔断机制并不是中国的首创,美国在经历了1987年股灾之后一周年,于1988年10月19日率先启动了股市熔断机制,以控制股票市场的风险。不过,迄今为止, 美国只在9年后的1997年10月27日触发过一次熔断。中国启动熔断机制的第一个交易日,就连续触发熔断,着实让投资者惊诧。 心理学者唐映红在新京报网上解密道:在上涨或下跌超过一定的阈限暂停交易,能有效地避免投资者的非理性决策。决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作出风险决策时,会根据情境不同而选择或倾向于不同的策略。当面对压力情境时,人们更可能作出非理性的极化决策,如极端的冒险,或过分的保守;但是当时间充裕时,人们则更可能倾向于理性的决策。 就拿我们日常生活来说吧,越是接近考试结束时间越容易让我们做错题,奥运会上越是难分伯仲的比赛越容易失手。而股票投资者们面对飞流直上或者一泻千里的股市压力,更可能进行非理性抛售或追涨。熔断机制的好处就在于,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理性决策。 从以上网友的表现来,熔断机制反而激化和推高风险。在投资者普遍看空预期的情况下,熔断机制则可能出现相反的心理效应,进一步地加剧恐慌,并使风险连续累积。 “比如超过5%之后暂停15分钟的意义何在,是让股民冷静一下?我觉得15分钟肯定是不足够使他冷静下来,使他更恐慌倒是有可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万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