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警交委公布拥堵报告 六成网友支持“限外”

  新快报记者 张亮/文 新快报记者 孙毅/图   召开广州交通拥堵情况研讨会,现场投票表决结果20票赞成1票反对   “广州2016年1月1日起实行限外"的传言3日在网络疯传之后,广州是否应该“限外”再成焦点。市交委3日回应称,广州存在限行可能,但不会突然宣布。昨日下午,广州市重大城建项目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就广州交通拥堵情况召开研讨会,讨论修改《关于广州交通拥堵情况的专题报告》,21名委员参与现场投票表决,结果20票赞成1票反对,建议实施有条件的“外地车错峰出行”,将形成专题报告呈交市政府。   此外,本报昨日通过微信对广州“限外”进行调查,截至今日零时已有1042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65%网友支持广州“限外”。   通过两周的调研和市民意见收集,昨日广州城建公咨委再次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专题研究广州交通拥堵问题,并对专题报告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和表决。会上,市交警支队、市交委、市住建委先后对全市交通拥堵现状、治堵对策、全市道路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会议最后,公咨委常设委员25人,有21名委员参与现场投票表决,全部有效,其中20票“同意”,1票“不同意”,0票“弃权”。另外,还有4位因公不能到会的委员也通过网络表达了“同意”的意见。所以本份专题报告最终获得24票同意,1票反对,0票弃权,原则通过。建议在特定区域、路段、时段下,引导外地牌机动车错峰出行,并加快制定和出台网络约租车管理的试行办法。   据城建公咨委主任曹志伟介绍,3日网上的“限外”传言肯定不实,因为连昨日这个专题研究广州交通拥堵问题公咨委全体委员会议都还没开,还没投票,怎么可能是真的?其实,早在11月19日,城建公咨委紧急召开了广州拥堵情况研讨会,由于是临时召集,到会人数仅过半。但根据城建公咨委章程,“表决需要25位常设委员四分之三或以上到会才能进行”,所以当日现场表决以及会后通过网络、电话征询委员意见而形成的统计结果,仅作为内部调查意见参考。   此次会议与以往有所不同,城建公咨委会后不仅会提交综合了集体意见的专题报告,还会特意将每位委员的个人意见作为报告附件一并提交给市政府,确保每位委员收集整理的的意见都能得到充分表达。会上,城建公咨委汇总了专题报告,主要提出了有管理外地车、管理网络约租车、清除“制造堵塞”和加快建设采用PRMC模式的交通枢纽综合体共四个具体建议,并综合了二十多位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归纳出7条其他建议。   1   外地车特定区域时段错峰出行   由于广州限牌不限外,结果导致车主(包括部分广州市民)在周边城市上牌后回广州使用,广州大量道路资源被占用,限牌并未起到预期的作用,并且相应的税费、收入也流失了,所以限牌之后必须完善配套的交通管制措施,引导外地车错峰出行。具体来说,建议引导外地牌机动车在7:00~9:00和17:00~19:00时间段内,避开环城高速以内的区域出行。这既解决了广州目前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又维护了广州包容开放的城市形象、发挥了省会城市的作用,所以要做好政策宣传与沟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建议通过降低或取消部分外环外的道路、桥梁收费,引导过境车辆避开穿越城区道路;在入城各路口设置换乘公共交通的站场和停车场。   此外,公车改革后,省内各城市公车大幅减少,为减少引导外地车错峰出行的压力,可给周边城市有要求的公务用车配发广州本地牌,方便来广州办公,同时允许应急车如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印有明显标志的车辆进入。   2   出台办法纠正网约车无序发展   尽管对是否严管打击外地车在本地做专车,仍有部分公咨委委员有保留意见,但绝大多数委员认为广州要加快制定和出台网络约租车管理的试行办法,甚至不少委员认为广州不能靠等,应该有担当、敢作为。   报告认为,广州一方面因为交管部门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增加出租车数量,从而让出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由于约租车的管理办法从去年11月听证至今都未能出台,造成了网络约租车蓬勃又无序地发展。加上其中还有大量外地车参与网络约租车运营,不熟悉路网、“龟行”、路边违停等客等现象频发,直接加剧了广州交通拥堵。所以广州要主动在权力范围内作出改变,探索网络约租车有序管理和出租车制度改革,尽早将市场网络约租车纳入政府统一、免费、开放的约租车平台,为合法的企业经营的和个体经营的网络约租车提供服务及引导,依法进行有序管理。   3   尽快清除“制造堵塞”的因素   会上,有多位公咨委委员提出要大力发展立体停车场,尽可能裁撤甚至禁止拥堵路段设立占道停车位,还路于民。加强对交通黑点治理,并在高峰期派出交警,研究拥堵原因,解决瓶颈,有序解决交通黑点问题。具体包括三点:   1.禁止在中心城区(如内环高速以内区域)设立占道停车位,尤其是工作日的7:00~19:00,恢复道路功能,增加通行道路面积。   2.重点治理交通黑点,并加大对“五类车”的执法力度,限售“五类车”,从源头治理,同时将禁摩的范围扩大至番禺全区。   3.改革市政道路投资建设审批流程,科学编制施工计划,错开每季道路建设的开工和开挖时间,控制开挖总量和占道施工面积。   4   加快建设PRMC交通枢纽综合体   除了引导外地车错峰出行之外,与会委员还一致认为,必须解决接驳问题。引导外地车停在外围的地铁站,外地的高铁站,搭乘地铁和高铁进入市中心。综合规划、建设路网及交通枢纽,并不断完善,推广智能化交通引导。   他们认为,治理广州拥堵问题,并不只是公安交警和市交委的事情,而是包括规划、城建、城管等多个部门。必须发挥“多规合一”对交通规划的支持作用。必须加快建设交通枢纽综合体,建议采取P+R+M+C模式(Park+Ride+Mall+Community,即停车场+换乘+商业办公城+住宅社区),这既是交通综合体(合公交、地铁、机动车和人行道于一体,最好能连接机场、港口),又是商业综合体(集商业、办公、会展于一体),更是区域的城市中心,能将交通转换减少到最少,实现“工作就在家门口”、“消费就在家门口”。   报告还以正在建设的天河公园站为例,它是21号线、13号线2期以及11号线的大型交会点,占地面积达8.0454万,而建筑面积只有7.8558万,没有充分发挥综合功能,建议增加商业面积、市民公共配套设施面积,增加通向黄埔大道南侧、中山大道北侧的地铁出入口,以及增加综合体通向天河公园的出入口。   此外,报告还建议广州综合运用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信息广播、手机APP等方式,实时准确提醒路网运行状况,给车主加以引导。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