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工的“春运”:幽暗隧道中的光明使者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李拓)2016年1月28日,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南部的小蒜沟镇迎来了一个好天气。当地人说,前两天这里有零下三十多度,"风刮得人脸上疼"。在小镇旁边的山坡上有一座小楼,这里就是北京铁路局北京通信段在2011年6月设立的小蒜沟通信工区。 小蒜沟通信工区是北京铁路局的"西大门",从这个海拔超过1100米的地方向西走70公里,就进入了内蒙古。如今,通过这里的火车大多承担着"蒙煤外运"的任务,每天还会有14对客车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从这里通过。 工区一共有7名职工,平均年龄39岁。工区的办公室在平日里就显得冷清,与此时如火如荼的春运比起来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而对于这里的工人来说,"春运"每天都在进行,只是他们要服务的不是普通的"旅客流",而是连接着铁路系统、不能间断的"信息流"。 工区里年龄最小的职工汪涛是三年前来到这儿的,他是北京铁路局第一批直接分配到工区的大专生。因为不是"铁路子弟",初来乍到的他对铁路系统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陌生。于是,工区工长周鹏就成了汪涛的师傅,在手把手传授技术的同时,也让王涛认识到了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工区承担的巨大责任。 小蒜沟工区共管辖着长途光缆、电缆各59公里,无线铁塔5个,漏缆20公里,区间通话柱86个,此外还有3座车站。火车要在小蒜沟辖区内经过38个高架桥和十个山洞,其中最长的桥有2.7公里,最长的山洞有9.6公里。要维护、抢修架设在铁轨旁的通信设备,靠的就是小蒜沟工区的这7个人。 周鹏向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在小蒜沟工区,每年、每月甚至每天的工作计划都是被提前制定好的,职工会严格按照日程表安排进行工作。 每周一、周五是小蒜沟工区固定的"步巡"时间。虽然早上八点才上班,但工人们大多六七点钟就已经整装出发了,因为"早点走就能早点回来"。其实,大家嘴里的"早回来"一般是下午四五点钟。巡线的时候,一个装着各类工具、重有十几斤的工具包是"标配"。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工人们还需要配上一些替换配件,负重三五十斤的时候也是常有的。 因为辖区地形复杂,工人们和工区的汽车不得不爬上爬下。工人们的鞋平均两个月就会磨坏一双。在高架桥上巡查时,平均比地面大三四级的强风也是工人们作业时的巨大障碍。冬天最冷的时候,工人们要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中徒手作业。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