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大書房藏書萬餘冊南充百歲老人傳承忠厚

百歲老人楊林由和曾孫女一起閱讀     

楊遠成家的藏書

“讀書不僅是立身之本,也是興家之道,我們一大家子的共同愛好就是讀書,特別是我的父親,今年105歲了,還一直堅持讀書。”日前,記者來到楊遠成的家,只見他家收藏的1萬餘冊圖書分門別類整齊擺放在書櫃上,整個書房儼然成了一個小型的“圖書館”。讀書、愛書、藏書、用書……楊遠成的家庭以讀書為樂,曾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書香之家”。

No.1藏書萬餘冊·105歲老人堅持讀書

為什麼熱愛讀書?這一切還要從楊遠成的父親楊林由說起。

楊遠成告訴記者,他們家在當地是遠近聞名的“書香之家”,他的父親是新中國成立初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今年已105歲高齡,一生致力於文化教育工作。

“讀書、愛書、藏書、用書,這是一個'書癡'的循環。”楊遠成說,他父親的言傳身教影響著一代代後人。

“父親從5歲啟蒙至今,堅持每天閱讀,他看過的書說能'武裝'成一個圖書館都不為過。”說起父親,楊遠成滿眼崇拜。

“父親愛讀書,更愛惜書,他認為書籍是智慧的源泉,是能夠陪伴人一生的好東西。”楊遠成說,在閱讀中,父親總是小心翼翼地翻閱書籍,書頁要是褶皺一點,他都會心痛很久。

“遇到好的書,父親總要反复閱讀,並想方設法將其收藏起來,溫故而知新。”楊遠成說,家中,他們專門把最大的一間屋子佈置成書房,書房也成了父親最常待的地方。

楊遠成家的書房古色古香,

一萬多冊各式各樣的書籍分門別類地放在書架上,並做好了分類標誌,方便第一時間找到。

“兩年前,父親的視力開始衰退,已經不能自主讀書了。”楊遠成說,“'書癮'犯了時,父親就叫我給他讀書、讀新聞,我念他聽,父子一起其樂融融。”

“這個書房,就是我們家最大的'財富',父親年齡大了,不能像以前那樣為了藏書東奔西走。但藏書的習慣卻傳承下來。現在,書房平均每個月都會增加10本左右的藏書。”楊遠成說。

No.2讀書破萬卷·為本土文化奉獻一生

“父親退休後,繼續發揮著

餘熱,為閬中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大量的寶貴資料。”退休後的楊林由參加編制《閬中地理志》,創編了公元前314年秦建閬中縣至1996年閬中市歷史沿革簡表並創繪閬中縣歷代境域地圖15幅,獲四川省地方志辦公室與地方志學會特等獎;此外,還編著有《閬中歷代詩詞選》《閬中名勝古蹟考釋》《科舉制度述評》《北宋三陳籍貫之爭文輯》《零爪集》等。因對社會作出重大貢獻,楊林由曾被評為“感動閬中十大傑出人物”。

楊林由老先生曾說,“我以後準備再出本書,印上幾十本,只傳給兒孫。書名都想好了,叫《平澹的一生》。我們都是平凡人,要把名和利看得淡一點。”老人的這一說法,在他著寫的《零爪集》中有所體現。在書的前言部分,楊林由這樣形容自己的一生:“人生百歲,風雨兼程,留得零星爪痕。可以想見過雁,於願足矣……”

“父親最佩服的作者是司馬遷,不僅是因為撰寫了'史家之絕唱',更是因為司馬遷為人剛正不阿。”楊遠成說,每每提到司馬遷忍辱負重編寫《史記》,父親便悲從中來,似乎能夠通過《史記》,感受到司馬遷的心境。

正是在海量的閱讀中,楊林由習得了先賢的處世態度:淡泊名利卻心憂天下。而老人也將這種優良傳統繼續發揚,將讀書的好習慣代代相傳。

No.3書香為指引·曾被評為“全國書香之家”

“父親經常教育我們:'做人要自力更生,要多學知識,做好常備才有所為'。”楊遠成介紹,家訓就在讀書中不斷傳承下來。“我有3個哥哥和1個弟弟,受父親熏陶,大家都愛讀書,除此之外我女兒也以讀書為榮。”

“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爺爺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研究文史、為了某一段文史的真偽,不厭其煩,反复推敲。”楊遠成的女兒楊雪汀告訴記者,這種踏實治學的精神,感染和影響著家裡每個人。“老爺子的閱讀習慣給家庭帶來良好的氛圍,曾孫女看見曾祖父在看書,自己也會馬上拿起書本閱讀。”楊雪汀說,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能力,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學習與工作,以樸實無華的理念看待生活,這就是他們家的“文”風傳承。

因家庭濃厚的書香氛圍,2016年,楊遠成家庭還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書香之家”。雙效犀利士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家風'傳承的重要性,不亞於血緣的傳承。”著名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曾如此評價楊遠成家庭:“忠厚”與“詩書”,就是中國古人所強烈追求的理想精神與文化特質。古人渴望這種精神與生活方式能夠世代相傳,也就把它作為家族興旺與驕傲一種圖騰符號。楊遠成家裡的大書房應該就是這樣一種符號,它上承祖輩修身齊家的理想,下啟晚輩們詩書報國的夢想。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伍羅文博文/圖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