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4月28日大选:谁能应对特朗普谁就能赢? - 新闻详情

加拿大4月28日大选:谁能应对特朗普谁就能赢?

来源:上观新闻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4-27 18:32:23



加拿大新一届联邦众议院选举将于4月28日登场,两大政党正进行最后冲刺。

最近几个月,大选格局出现戏剧性逆转。执政党自由党以42%比39%的平均支持率反超最大反对党保守党。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加拿大经济和主权发起的前所未有威胁,这场选举不仅将决定未来四年的政权归属,还极有可能对北美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房间里的大象”

加拿大大选实行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制。全国被划分为343个选区,每个选区对应1席,由得票数最高的候选人赢得。一个政党只有获得至少172席,才有资格组建多数政府。

在加拿大的选举舞台上,长期以来,中间偏左的自由党和右翼保守党堪称两大“劲旅”,势力此消彼长、轮流执政。其他小党则时常扮演“造王者”角色。这次选举也不例外。

4月26日,在乡村音乐伴奏下,保守党领袖波利埃夫尔大步走上多伦多北部工会总部集会的舞台。“谁在投票支持加拿大的变革?”他大喊道。

他回忆起20世纪70年代只需七年就能还清贷款的“买房往事”,将房价飞涨和经济脆弱,归咎于前总理特鲁多政府执政表现不佳,渲染卡尼上台将重蹈特鲁多覆辙。他只是在演讲开始约20分钟时提到过一次特朗普。

作为职业政客,现年45岁的波利埃夫尔已在议会任职20年,擅长演讲和“零售式”政治运作,2022年成为保守党领袖以来积极推销自身“改革者”形象。

在特朗普上任前,波利埃夫尔确实是加拿大最受欢迎的政治家,其右倾立场和对特鲁多政府的抨击,在加拿大引发广泛共鸣,帮助保守党积累了数十个百分点的民调优势。

然而,随着今年1月特朗普上台,一切都变了。

特朗普向加拿大发出关税和“吞并”威胁,使得民众焦点逐渐从执政党的失败,转移到如何应对特朗普身上。他们开始逐渐疏远持右翼立场、更亲特朗普的保守党。

与此同时,自3月“接棒”以来,新总理卡尼对美展示强硬姿态,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帮助自由党扭转颓势,逐渐抹平了保守党两位数的领先优势。

“如果不是危机,你们就不会见到我了。我在危机时刻最有用。”卡尼曾对当地媒体这样说。

与咄咄逼人的波利埃夫尔形成对比,现年60岁的前银行家卡尼从未竞选过公职,缺乏口若悬河的个人魅力。

但是,他曾在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担任行长,带领加拿大较平稳地度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并努力稳定“脱欧”后的英国经济,也被视为能抵御特朗普动荡贸易政策的理想人选。

同在26日,卡尼在安大略省竞选集会上再次将矛头对准特朗普,“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实际上撕裂了全球经济,他背叛了加拿大……我们绝不能忘记教训。”随后,卡尼向对手波利埃夫尔发起攻击,指责后者缺乏应对美国关税施压的经验和经济智慧,可能会让加拿大陷入不利境地。

有评论称,这是加拿大时隔134年再次被美国总统定义的大选。1891年大选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哈里森因边境和关税问题向加拿大施压。如今,特朗普又成为“房间里的大象”。许多加拿大人都将本次投票视为对“谁能更好应对特朗普”的全民公投。

政策主张趋同?

26日的最新民调显示,卡尼领导的自由党支持率为42.5%,保守党为38.7%。这是自1957年以来联邦选举中首次出现两个政党分别获得38%或以上选票的情况。不过,两党间差距较上月有所缩小。

有迹象表明,民调可能低估了保守党的支持率,明天的大选悬念犹存。

从地域角度看,自由党在至关重要的安大略省领先对手5%、在魁北克省领先十几个百分点,但投票不确定性仍在。而在安大略以西省份,保守党大多领先于自由党。

有评论称,在这次选举中,能否突破安大略省人口约700万的多伦多地区,或将成为保守党的“攻坚战”。

从群体角度看,保守党对生活成本的关注引发年轻群体(尤其是男性)的共鸣。与加美关系相比,他们更关心如何承受住房和日常开支压力。有民调显示,18岁至34岁选民中,49.3%的人支持保守党,而自由党的支持率仅为30%。

从议题角度看,尽管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加美关系备受关注,但益普索民调显示,生活成本上涨仍是选民最大关切。保守党在该问题上的支持率微弱领先于自由党。

不过,舆论大多认为,民调误差不足以抵消自由党的优势,自由党仍是更有可能的大选赢家。理由主要有几点。

其一,加拿大整体政治生态比美国更偏左。保守党在过去两次选举中均赢得全国普选,但仍在少数关键选区竞争力不足,最终败给自由党。

其二,保守党试图将竞选议题从特朗普身上转移,但这些努力大多失败。

其三,自上任以来,卡尼已明确拉开与前总理特鲁多之间的距离,政策主张逐渐与对手趋同:撤销自由党的碳税,并取消增加资本利得税;承诺减税;计划增加军事投入,打击犯罪、限制移民,并拒绝扩大药物保健计划。

有评论称,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人们对保守党领袖波利埃夫尔的期望,与更倾向于左翼的特鲁多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以“务实中间派”自居的卡尼对民意诉求的回应,也是自由党打出的可靠策略:“带着笑容”的新自由主义紧缩政策。

从这个角度看,即便波利埃夫尔未能赢得大选,但其政治影响力不会消失:加拿大政治生态正在“向右转”。

胜利者的重担

投票当天,加拿大多数投票站将于当晚8时30分或9时30分关闭。初步结果预计会在投票站关闭数小时后公布。

加拿大选举聚合网站“338加拿大”预测,自由党将赢得众议院343席中的195席,大幅超过172席的半数,能独自组建多数政府。

如果自由党没能拿到172席,但仍是众议院最大政党,可能需要与其他政党展开合作,共同组建少数政府,就像刚刚解散的上届众议院那样(自由党只有152席)。

面对前任留下的经济挑战以及特朗普的多重压力,卡尼此前已提出两大“复兴”战略:对内,取消省际关税壁垒,打造统一市场,升级基础设施;对外,深化与欧盟及东亚国家的自由贸易,减少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与此同时,外界预计,新政府将与美国政府围绕能源、关键矿产等问题开展更务实的谈判,力争在北美地缘政治格局中扮演更独立、更灵活的角色。

有评论称,无论最终花落谁家,新总理都将肩负起“胜利者的重担”:引领加拿大这艘“大船”直面重重风浪,穿越动荡迷雾。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