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不敌她弯道超车,本科学经济也能给你做手术 - 新闻详情

寒窗苦读不敌她弯道超车,本科学经济也能给你做手术

来源:新闻哥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4-28 21:02:58

“我把麻醉后的病人晾在手术台40分钟,但我医德没问题。”

这是中日友好医院宣布开除肖医生后,肖医生对媒体发表的“异议”。

妻子实名举报他婚内出轨,1号护士长、2号行政员、3号小护士、4号规培生……

图文并茂的ppt传了好几天,相关医院一直没有回应,4月27日白天新闻哥聊这事的时候,都只敢说是“北京某知名医院”。

当晚,中日友好医院终于发文,肖某确实违反生活纪律和医德医风,开除党籍并解聘。



在举报材料里,肖某对4号规培生、也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董同学”过于袒护。

以至于她因操作问题被手术室一护士斥责,肖某就对该护士大吼大叫,丢下手术台上已被麻醉的病人不顾,带她一起离开手术室。

病人:hello?

整个手术室等了40分钟才重新开始,排在后面的手术病人也只能被迫延误。

而在肖某的辩解中,是他跟那个护士积怨已久,多次在手术室发生争执,那天他被气到“头晕、手抖得厉害”,离开是去跟领导协商能不能换掉护士。

不是大哥,都手抖了难道不是换掉你吗?



这不是肖某唯一一次冲冠一怒为红颜。

大伙儿应该有所耳闻,规培生需要在医院的各科室轮转,但董同学不用。

她在肖某所在的胸外科呆了一段时间后,本来该去脊柱外科,她不愿意。

先是肖某跟那边的教学秘书打招呼,被拒绝。

(一个彩蛋,这位教学秘书麻昊宁是盘尼西林乐队的键盘手。)

她又通过自己的关系找了医院大佬,成功留在胸外科,导致脊柱外科只有一个独苗苗使唤。

麻大夫替独苗苗主持公道。

肖某:还敢有意见?等他轮转到胸外科,有他好果子吃。



尽管私生活上所托非人,需要先上车后补票。

但医学牛马代入董同学会发现,真的很爽。

家里有背景有人脉,高中就出国,随意申请个大学,大二转到哥大下属的巴纳德女子学院读经济学。

2019年本科毕业后,再被北京协和的“4+4”项目录取——专门招收非医专业学生,4年本科后再接受4年医学教育就有博士学位。

于是董同学第一年因疫情影响还在上网课,第二年就能参与癌症手术,或许真的是天才。

虽然博士论文只有30页,但实力斐然,毕业典礼上还有幸被校长提及。



妹的本科论文都不止30页……

普通医学生规培3年,而她只需要1年。

不过肖某的瓜盖棺定论后,协和医学院校长对23届毕业生的寄语里又没有董同学了。



再往深了扒,很难说协和的4+4一点问题没有。

虽然在理论上,这是参照美国医学生培养模式、在八年制本博连读基础上的学制改革。

要求也非常严格,本科要么是国内985,要么是国外知名高校,还需要有一些必修课程。

目前国内只有协和、上交、浙大三所顶级大学开设该项目。

信息差肯定有,但只要严格按照要求来,没那么容易出幺蛾子。



去年有个新闻。

北大光华的尖子生陈如月,为学医,毕业三年后再次高考进入上交。

她也申请过协和4+4,但“竞争激烈”未被录取。



北大光华懂的都懂,掉块招牌能砸到一堆高考状元,想必录取的董同学更为优秀吧。

但要知道,这都是“理论上”,国内这种抄作业抄一半的情况咱也不是没见过。

国外的4+4在读了4年医学院后,通常还要做3年住院医培训、3年专科培训,再考核。

国内的4+4说是要求本科要有一些必修课程,但妹抠破脑袋也想不通。

经济学、西班牙语、传媒学这种专业有什么课程会跟医学专业重合。

——而22级协和4+4项目就录取了这几个专业的本科生。



更离谱的是双标的规培时间。

规培生的现状我们讨论过很多次:苦学八九十年医,活得不如拉磨的驴。

在新闻哥公众号里一搜,光是2024年就写过四五个因压力过大自杀的规培生:

26岁的曹某某,心率150+、咳嗽胸痛却还不能休息,拿起手术刀扎向自己的颈动脉;



27岁的林某某,毕业想跳槽去其它医院却被卡住规培证,在洗手间割颈自杀;

还有两个被发现在出租屋烧炭自杀的。

他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拿着一个月600块的国家补贴和20块一晚的夜班补助,挣扎在温饱线上,唯恐哪天被退培。

而有的同学却可以绕开高考、申请4+4,考取医师证,在顶好的医院进行短了很多的规培,毕业要求也远低于传统医学博士。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凭什么”。



张雪峰那段“家境一般的不要学医”的建议,含金量还在上升。

那么问题又要抛给协和了。

董同学的录取和毕业有经过严格审核吗?

4+4项目从2018年开始到2023年6月录取的148人,录取名单和就业去向可以公开吗?

不摊开说清楚,真的很怕以后千辛万苦挂上号,却要在手术台上喊救命。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