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力拼“稀土去中国化”有可能吗?专家这样说 - 新闻详情

全球力拼“稀土去中国化”有可能吗?专家这样说

来源:中时新闻网

分类: 🌐 国际

发布时间:2025-07-09 09:35:46



中国近期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引发全球关注关键矿物供应安全。(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中国近期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引发全球关注关键矿物供应安全。各国政府与企业陆续展开行动,试图分散供应链、降低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长期依赖。然而,有专家指出:“北京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全球虽早已展开去中化布局,但进展有限,谈不上中方主导地位的终结。”

综合《南华早报》与其他外媒报导,中国商务部6月宣布,将审核合格的出口申请,并表示愿与各国就相关限制进行对话。然而,随著稀土成为美中地缘战略竞争的新前线,全球多国企业纷纷启动新计画,以摆脱中方的主导地位。

除了企业以外,各国政府也积极介入供应链建设。印度《印度时报》报导,政府预计投入350亿至500亿卢比(约合4.08亿美元)以扩大稀土产能。美国与乌克兰5月签署矿产合作协议,基辅方面将争取美国长期投资。澳洲稀土地质研究公司(EarthRarest)则预估,澳洲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轻稀土来源,供应15%至20%的钕与鉨,但仍难以全面取代中国在17种稀土元素的主导地位。

分析指出,北京仍控制全球约90%的稀土加工产能与69%的产量,印度独立凯尔卡尔(VivekKelkar)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全球虽早已展开去中化布局,但进展有限,谈不上中方主导地位的终结。”

上海太德维商务咨询(TidalwaveSolutions)也指出,稀土去中化之路面临时间、资金与人才的三重挑战,因为推动一条完整的供应链需10到20年,投入金额以兆计,且全球多数国家缺乏熟悉精炼与纯化流程的人才。

凯尔卡尔更指出,当前只有少数国家提出具体的国家投资策略,“若无法有效引导全球资金,中方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掌握主导权”。中国的市场占比也意味著其具备订定价能力,凯尔卡尔认为,中方可藉由操控价格、制造金融不确定性,拖延其他国家的稀土项目进展。

同时,美国总统川普虽直叙强调供应链安全,但在补贴与资金政策上仍未明确表态。凯尔卡尔认为,未来美中之间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重点将转向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稀土资源区域,并点名美方在安哥拉、卢安达与沙乌地阿拉伯等积极拓展稀土合作关係,意图掌握全球稀土战略主导权。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