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纪念一位普通的宿舍管理员 - 新闻详情

在夏日,纪念一位普通的宿舍管理员

来源:谷雨实验室

分类: 🏡 生活

发布时间:2025-07-10 18:35:47



张培生(此为网络上流出的大爷姓名)是青岛大学滢园宿舍区的一名宿管,我们对他所知不多。就像大多数平凡的普通人,除非朝夕相处,否则故事总是无从知晓。留存在学生记忆里的都是些日常小事,一位名为Tokaiesss的网友发帖,她记得大爷和她一起找过遗失的毕设论文,也有人记得大爷在毕业时帮自己搬行李,还有人去看演唱会错过宵禁,不得已敲醒大爷的窗户,张培生关切的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

如果不是意外发生,这只是一位颇受学生欢迎的宿管,学生们叫他大爷,图个亲切,虽然他才58岁。7月6日清晨,他被发现昏迷在值班室,经送医后抢救无效离世。在他去世前,青岛正经历着一个温度陡然升高的夏日,7月5日,青岛大学所在的崂山区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部分地区最高温超过37度。高温预警提示:对老、弱、病、幼人群要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在张培生去世前一天,学校开始在宿舍区安装空调,据悉,青岛大学原本计划在今年夏天全面安装空调,已完成采购7217台。在此之前,无论宿舍还是门卫室都没有空调,只能凭风扇降温。一位网友,向我提供了青岛大学“青椒”教师朋友陈健的回忆文章,他记得张培生曾劝学生们忍忍,“马上就有空调了”,只是谁都没想到,他本人没有撑过这样一个酷热的夜晚。

张培生住在学校储藏室改成的门卫室,紧靠学生宿舍滢园10楼的大铁门,砖红色屋檐,浅黄色外墙,一扇白色边框的小窗,屋里不过几平米的空间,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几把椅子,和一窝小猫。

在他去世之后,许多关于他的记忆,都和这一窝小猫有关。去年方糖在学校准备考研,每天早晨去教室自习,她会遇见早起的小猫们伸展,午饭和晚饭后,她去找小猫们玩,有时猫不在,张培生就给她指指:又跑外面玩去了!

学生们出入宿舍,小猫总是放松地趴在门卫室外,或是彼此打闹,张培生喜欢倚着门卫室的窗户,看学生给他的毛孩子们带冻干、猫条或火腿肠吃,他自豪于有人喜欢他的猫。门卫室只有一扇窗,夏天总是大开,散热通风,冬天不论多冷,总留有一条缝,供小猫们自由进出。作为一个只有一间逼仄的门卫室的人,他有好几只猫,第一只小猫叫“猫子”,是领导家里的猫生崽后送给他的。他很珍惜这只小猫,接回家后,就花五百块为它打疫苗。当时方糖常听到他碎碎念,“俺们家猫子是最乖最听话的,还会自己定点上厕所。”



大爷屋里的小猫©方糖

去年3月,猫子怀了第一胎,快生产时,玩跳台阶,“咕咚”摔下去,一胎五个全部流产。六月份猫子似乎又怀了,暑假时小猫们出生,方糖和朋友结伴去看它们。张培生开心地介绍,这个花色是老大,叫皮蛋的胆儿小,最腼腆的一只是小花,他笑吟吟的,打趣小花不如猫子好看。

有一晚小花在外疯玩夜不归宿,他打着手电筒到处找猫,直到第二天小花自己跑回家,有学生看见他拎着小花的脖颈佯装生气:你看你,孩子都不管了吗?那时小花刚生下她的第一窝崽。

张培生从不谈论生活窘迫,师生们只能通过衣着、生活环境流露的痕迹猜想他的拮据。陈健记得,屋里摆放着捡来的棉袄、裤子、鞋子、袜子、凉席、薄被,包括生活用品,纵使破旧,收纳有序,小屋打扫得很干净,张培生也会收集师生不要的纸板、塑料瓶,积攒卖钱,可以给小猫们加餐,买火腿肠吃。



大爷屋里的小猫©方糖

但一位学生记得,她曾在门卫室里看见大品牌猫粮,就算他顿顿吃挂面,也不会饿着小猫,或买“毒猫粮”。夏天酷热难耐,张培生买了三个小风扇,放在小猫的窝里。

她曾劝过张培生给两只母猫做绝育,每次生产时一窝又一窝,大爷只是笑笑“顺其自然”,很久后回想,她有些恍然,随之涌上来的是后悔,或许大爷只是没钱,仅此而已。

曾在这里读书的学生们,手机里或多或少都留有一张照片,是张培生和小猫们的合照,每一只猫都养得很好,很健康。一位名为“来点鱼汤吧”的网友就在手机里发现了照片,两只狸花小猫在打闹,大爷静坐在一旁长椅,慈祥地注视。

也有照片,小猫懒洋洋地侧躺,露肚皮晒太阳,张培生勾下腰,抚摸小猫干净柔软的毛发。他很自豪,告诉拍照的学生:这小猫特别听话,让它给你们展示展示溜一圈!

还有给小猫喂奶的照片,张培生粗糙又青筋交错的双手,举着奶瓶,给出生没多久的小猫喂奶。隔着窗户,有人记录大爷咧着嘴大笑,看着窗外小猫的温柔深情。

张培生的猫不乱跑,有时午后闲暇,他就带着小猫们去树边,指导猫子教小花爬树,照片定格在树枝间小猫回头的一瞥。

所有人都在想来日方长,陈曼琳6月毕业离开学校的那天,她不舍小猫们,哽咽地跟大爷招招手,“我会再回来看你们的”,毕业后的一个月,打开手机,收到的是死讯。

门卫室的灯光无意中成为一些学生心中的港湾。一个名为“momo”的网友发帖回忆,在2021年冬天,她正在学校经历考研冲刺阶段,整晚整晚地睡不着,焦虑与神经衰弱共同折磨着她,她经常早起去自习室,凌晨六点,头顶是浓黑的天空,偶尔零落的星星闪耀,向远方眺望,只有门卫室从里向外泛着橙黄色的灯光,映出忙碌的人影,做饭的蒸汽糊在窗上。

那时她与大爷并不熟悉,只是在每一个冬夜,看见那束暖黄的灯光,她只觉安心,支撑她度过考研前漫长的等待,“像家一样。”

她翻出当时有天凌晨拍摄的照片,想起每次路过门卫室,经常看见张培生和保洁阿姨一起围着小锅煮挂面吃。在其他学生回忆里,更多时候张培生会自己吃,没有调料,白水煮面。山东的面食种类极其丰富,从济南打卤面、临清什香面到福山拉面,色香味俱全,超市里一捆白挂面10元,能吃一周,在她印象里“挂面那寡淡又没嚼劲的东西多难吃”。

胡芊芊记忆里的大爷与电动车有关。当时学校还没有电动车统一充电的地方,也没有共享电动车,拥有小电动的学生们无处充电。张培生有一辆绿色的、烂烂的电动车,前筐里堆满各种工具,他通常骑着小电动往返在宿舍间维修,比如通下水道。

一来二去熟悉后,张培生偷偷给她们充电。张培生的床靠窗,有时他休息得早,就把插排从窗户缝里绕出,放在窗边,供晚来的学生们充电。第二天,胡芊芊等学生来骑车,赶去早八课时,大爷早已把充满电的车拔掉,推到一旁的停车区。如果电动车头松了,或是小故障,她们总是习惯性地去找大爷,张培生笑着拿出工具,不到十多分钟,解决。

张培生的生活简单而有序,被小猫、学生、日常检修与维护工作填满。也有例外,他喜欢戏曲,屋里有一个小收音机,有时不间断地播放,即使他人不在,来找小猫玩的学生会听见咿咿呀呀的声音。他也写得一手好字,没有什么机会读书,但闲下来时,会在桌前练习学生们不要的字帖。

陈健是一名“青椒”(青年教师),在他的回忆文章里,自己在学校教书三年,并不适应体制,在学校里没什么朋友,张培生胜似他的亲人。每次给学生们上完课路过宿舍楼,张培生总是认真又温暖地打招呼,聊聊家常,询问“近来过得怎么样”。心情不好时,陈健就找个角落躲着,看张培生抱着小猫们梳毛,给它们洗澡,或是支个小桌板喝茶。

自陈健结识张培生以来,他从没见过他回家。张培生的工作365天无休,陈健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拼凑他的境遇,家里情况不好,在青岛没有其他亲属,只有儿子早出晚归工作繁忙,张培生不愿麻烦任何人。他一手包办学生宿舍的大小事务,包括日常设备维护和检修。

现在这间小小的门卫室,屋里屋外堆满了鲜花,门口摆着蜡烛、猫粮和几包烟,小猫们是他的孩子,师生们是他的家园,校园里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人,自发领养了他的猫,这是他们对他的怀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