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币“暴力”狂升:贸易战汇率战双击下的美元弱势格局 - 新闻详情

台币“暴力”狂升:贸易战汇率战双击下的美元弱势格局

来源:上报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5-05 16:32:42





美元走向长期贬值是高关税政策催化下点燃的结构性趋势。(美联社)

美国长期以来处在钜额债务的黑洞中,而美国至今并未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崩溃,背后的关键因素在于美元作为全球的主要储备货币,目前仍有57%的高比例;同时,美元作为贸易主要计价货币在全球广泛流通 ,大量美元得以在全球市场上循环。

这些因素使得美国得以输出美元,将风险在分散到全球各角落。全球流通的美元数量越多、越广,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短期内就越小,这是因为全球钜额的美元需求支撑起美国的债务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诚如GlobalData TS Lombard首席经济学家史蒂文·布利茨(StevenBlitz)所说,破坏贸易而不破坏资本流动是一种幻想。

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将造成美国进口全球商品的规模缩小,引发其他国家出口到非美国家市场,并导致美元在全球市场的需求和流通能力下降。

众所皆知,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依赖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高度需求和流通性。在需求和流通削弱时,去美元化的进程可能加速,也会反噬增添引爆金融危机的机率。

目前美国政府的负债已超过36兆美元,亦即平均每个美国人背负10万美元的债务。2024年面对债务的利息支出高达8820亿美元,佔美国政府财政收入15%。破窘的财政困境宛如像背著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在欢乐。

面对这些困局,川普欲以关税战制造汇率波动来稀释债务及改善财政收支等目标,纵使当前美元与国际主要货币如欧元、日圆等及台币的汇率变动呈现升值格局,在本质上是川普对等关税政策与市场情绪、各国经济基本面、外资热钱、央行的货币政策等多重博弈的结果,但美元走向长期贬值是高关税政策催化下点燃的结构性趋势,尤其是关税战加挂要非美国家货币升值形成的双重动能下,美元对非美国家货币贬值是难以避免的趋势。

当全球贸易流动失衡叠加资本流动转向,在对等关税引发的市场恐慌导致资金撤离高风险资产,流向相对稳定的货币或更安全的避险资产,将推动汇率偏离基本面。

依据美国财政部和联准会(Fed)发佈的国际资本数据显示,外国持有的美国证券,包括债券和股票,但不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和私募股权,从2014年的16兆美元成长至2024年的31兆美元。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在过去10年几乎成长了1倍。

但外资正在从美股、美债及美元资产转向估值具有更升涨潜力的市场,外资加速“抛售美国”加剧了美元汇率波动。外资除了是美国企业的投资人,且在持有39%的美债佔比下,外国资金流向发生转移,美元亦随之走弱。

此等因素正是美元走向弱势格局下,台币近日突然猛暴性升值的背景逻辑敍事。

从历史上回顾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重重,川普的非正统经济路线及对等关税筑起的高牆,恐导致全球贸易走向碎片化。而关税战加挂汇率战的双导弹,也在颠覆既有的全球及各国的贸易、经济、货币及财政秩序,破坏性的新秩序已然成型,财富重分配及大重置资本结构已指向全球资金在美国与非美国家的再平衡、美元贬值与财政收支平衡。

关税战及汇率战的双炸弹引信正在点燃,我们处于危险边缘,天佑台湾之外,也当重开机再格式化思考因应“川普新秩序”及大重置资本结构的未来。

※作者吴芳铭 ​为自由撰稿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