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巨震!六大國有行被召集開會,“揮別”成本法估值,各方緊急制動24小時#熱點复盤#

 v25日,理財公司、代銷行、投資經理、分析師,他們所代表的資管市場的不同機構主體、不同職責崗位,都在關注同一個問題——六家國有大行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投資的資產將不再允許用攤餘成本法和成本法(既買入成本法/歷史成本法)估值了。

領會並傳達監管精神——開會評估大概影響——制定初步整改方案,這是一家大行理財公司固收、運營等相關部門從24日晚到25日的工作狀態。

與代銷產品的管理人(大行理財公司)迅速溝通,讓對方統計潛在受衝擊的產品淨值波動幅度等事項,這是一家大型股份行負責理財銷售的部門全天的工作狀態。

“非標資產,沒有市價的,應該咋估值?按現金流折現法?我以後又該怎麼控制淨值的波動?好多沒有交易價格的資產怎麼個公允法?”這是很多理財投資經理昨天一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大行已經被管起來了,那下一個是不是該輪到股份行和城農商行理財公司?現在是債牛,振動還不會很大,可長期來看購買長期債券的需求會下降,一些中小銀行的資本債券發行難度會加大嗎?”這是某知名銀行分析師思考的問題。

銀行理財行業巨震。

重磅發酵24小時,難湊的信息拼圖

券商中國記者在8月24日午後,得知當日銀保監會大行部對六家大行定點發文,規定其理財產品所投資產不得用成本法估值。內部人士這條模糊的線索,因為所涉內容過於重磅,須極度謹慎對待。

記者從接近監管的人士處獲悉了一個數字——截至今年六月末,6家大行(集團口徑,含理財公司)管理的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約為9萬多億。所以如果上述傳聞成立,如此巨量的銀行理財運作將面臨整改。

發文,“文”是什麼文?僅是徵求意見稿,還是來函,或者乾脆就是一個有約束力的決定?發文的主體是大行部,針對的是大行,但按消息性質判斷,應該是要針對全行業,所以有沒有可能,大行部只是發文的部門之一?“理財產品所投資產不得用成本法估值”,是新老劃斷,還是存量也要整改?有無執行的時限?這些都是一一待解的疑問。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文”接觸的相關人士並不會太多。而信息在不能洩露原文的前提下口口相傳,容易產生信息偏差。而且每個被發文的對象僅能確定自己收到的指引,不能保證其他同業是否也已收到。

每個人都只是信息的一塊拼圖。所以,對這個消息本身的追問,成了一場釐清監管對銀行理財估值方法態度的複盤。

券商中國記者在25日中午求證過程中,曾從一名大行知情人士處獲得的一個較為具體的說法:除現金管理產品以外,所有理財產品投資的資產用市值法估值。也就是說,ABS、ABN和私募債成本法估值都要改。自9月1號起,所有通過專戶投資的資產,非上市公司股權除外,不能使用買入成本法(既“成本法”)估值;已經使用買入成本法估值的賬戶,10月底之前完成整改。

而到當日下午盤後,若干資管機構投資群傳出消息:大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自9月1日之後新增的直接和間接投資的資產,均應優先使用市值法進行公允價值計量,暫不允許對除未上市企業股權外的資產採用成本法估值。已使用成本法估值的產品,應於今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

兩條消息主乾一致。券商中國記者就市場消息再向上述大行人士复核,該人士幫記者又補上了信息缺失之處:需要整改的資產,是已經使用成本法,且和產品期限不匹配的資產。要同時滿足兩項條件的資產,才需要整改。

監管的指示這才有了完整的輪廓。而我們之所以在此復盤追索信息的過程,是因為直到本文發出的這一刻,記者依舊未能完整看完監管發出的文件。也就是說,上述信息拼圖,仍舊有可能存在個別重要信息缺失的情況。對這一重磅消息的解釋權,當然也仍在監管手裡。

人為平滑產品淨值波動,變得很難

“該來的總會來,其實就是要跟公募基金的管理拉平。每家銀行估值偏離度情況肯定不一樣,這個不好說究竟影響多大規模的資產,但肯定是大的。”一名銀行理財投資經理如此表達他對這一重磅信息的感受。

監管希望看到的是:銀行理財產品達到真正的淨值化,少一些前段時間被開罰單的“偽”淨值產品,在運作邏輯上更加貼合公募基金。而各家行對此也有充分認知,所以今年以來,老產品的壓降和整改確實是在提速。截至6月底,淨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0.39萬億元,佔比近八成,同比提高了23.90個百分點。

為了不至於大量流失風險容忍度低的零售老客群,監管在鼓勵使用市值法的同時,此前也為部分資產使用成本法(尤其是攤餘成本法)留有餘地。現在這扇窗要緩緩關起來了,這部分資產不能夠再用成本法計價了。

到底是哪些資產將要被轉換估值方法?美國黑金 美國黑金效果 美國黑金官網 美國黑金真偽 美國黑金副作用 美國黑金有用嗎 美國黑金剛 美國黑金成分 美國黑金功效 美國黑金評價 美國黑金香港 美國黑金可以每天吃嗎 美國黑金好嗎 美國黑金真假 美國黑金ptt 美國黑金真偽 壯陽美國黑金 usa美國黑金 美國黑金無效

 

有銀行分析師幫券商中國記者梳理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估值指引(徵求意見稿),他分析稱,允許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包括固收類證券和非標準化債權類兩大類資產。固收類證券包含銀行間、滬深交易所及證監會認可的其他交易場所上市或掛牌轉讓的國債、中央銀行債、政策性銀行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公司債、商業銀行金融債、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中小企業私募債、證券公司短期債、資產支持證券、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同業存單等債券品種。

簡單來說,允許使用攤餘成本法估值的金融資產,可以理解為“固收+非標”。但必須要明確的是,並不是說固收和非標只能用攤餘成本法估值。因為它們之中的大部分資產,也可以使用市值法計量。

總之,轉換估值方法這個事,有難度,但銀行理財是肯定做得到的。比如ABS在實操里通常會被用攤餘成本法估值,因為它價格波動不大。但以後,它就得改用市值法或者第三方估值了。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也在探索多配標準化資產。比如權益類證券、證券投資基金,這兩類不涉及轉換估值方法問題,也是監管鼓勵的方向。但要個過程,受眾的接受度要先跟上。銀行理財客群的風險容忍度還是比基民低很多。”一名股份行理財人士說。

他還指出,改資產的估值方法還涉及一個待明確的問題:很多理財投資用成本法估值的資產(比如PPN、私募債、交易所非公開發行公司債、ABS、銀行二級資本債),是藉道信託和券商等專戶。以後在操作過程裡,雙方合作轉換估值方法的具體路徑還待討論。

那麼,相關資產的計價方式全部整改為市值法後,對於承載它們的理財產品,究竟意味著什麼?可喜的是,有投資經理並不悲觀。

“短期來看,對於一些產品其實是利好。因為我們之前基於牛市,積累了一些浮盈。轉為市值法後,其實是釋放出前期積累的安全墊收益。長期來看,沒有攤餘成本法'保護'後,對流動性的要求提高了,我們很難再人為平滑資產價格的波動。簡單來說,產品的淨值波動會加大。”一名理財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長期來看有挑戰,因為原來攤餘成本法可以部分控制回撤。改變估值方法後,產品為求淨值穩定,購買長期債券的需求會下降。我個人認為一些中小銀行的資本債券發行難度會加大。但好在現在是債券牛市,大家資產荒,能抵消一部分影響。”上述知名銀行分析師對記者說。

影響外溢至城商行,銀行理財過渡期困難不少

“這個文應該是會裡下給了地方局,就看各個局的執行力度。除了幾家大行,其實有幾家城商行也被傳達了一下精神,估計它們也要著手整改。”前述某銀行理財人士向記者透露。

如果其所言不虛,那麼這條消息背後代表的真正深意是——不止大行理財將被限制使用成本法,影響已經外溢,相信將來股份行、城農商行(含其理財公司)所投資產都會被要求使用市值法估值。

截至2021年6月底,銀行理財投向債券類資產19.29萬億元、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3.75萬億元、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資產1.17 萬億元。除開未上市的企業股權,也就是說,剩下的23.04萬億的存量資產,將有可能全被要求使用市值法估值(當然,據估計目前應該大部分已經是市值法估值,後續剩下的小部分也有可能轉為市值法)。

轉換估值方法這個事,還對銀行理財埋下一個較為深遠的影響——它可能會影響現金管理類產品替代品的收益。聽起來有點繞口?邏輯是這樣的:

雖然設置了延至2022年年底的過渡期,但現金管理類理財新規已低調發威。各家理財公司都已經制定或開始製定整體壓降統籌安排,現金管理產品很難再支撐全行理財規模的快速擴張了。

那麼,為了填補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縮水後,讓出的低風險、高流動性產品需求,有理財公司的初步設想是:把客戶往短期封閉、定開、最低持有期產品引導,這些底層資產部分配置成本法估值的信用債、交易所非公開發行公司債、PPN( 銀行間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ABS(資產支持證券)、銀行二級資本債等資產,以及一些短久期的市值法資產,以保證淨值處於穩定區間。

而現在,上述成本法估值的資產,都必須轉為市值法估值。也就是說,現金管理替代品的淨值波動,也很難做到平穩了。當然,這些都是目前理論上的探討。具體後續事件走向和影響,我們持續關注。

目前还没有人评论

©2023 wailaike.net,all rights reserved